沒上班的人,買社保划算嗎?爲什麼?

最近社會民生的大事,就是社保劃歸稅務徵收。

不管算法怎麼樣,在工資卡里體現的應該就是工資少了,因為社保繳的錢多了。許多人認為這次社保歸稅之所以會增加企業和個人負擔,就是因為在沒歸稅之前有很多不合規的繳納情況,比如少繳人數,或者按最低工資標準繳納。

一旦劃歸稅務,按照實際人數、實際工資標準繳納,企業將繳更多的錢。

沒上班的人,買社保划算嗎?為什麼?

但那是在公司單位上班,社保是強制繳納的。如果沒上班,就是按照靈活就業人士的方式繳納,繳不繳是個人意願。

沒有了公司,社保中的統籌賬戶和個人賬戶都需要個人進行繳納。也就是說600元的社保,原本公司400元,個人200元,現在600元都需要個人來承擔。

雖然說需要個人來承擔,但只需要繳納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社保金額一般不會太高。根據個人意願選擇高、中、低三檔,繳費基數一般為上年度當地社會平均工資的60%-300%這個區間內,最後按照20%的比例進行繳費。

例如X市上年的平均工資是5000,選擇最低檔的60%,也就是繳費基數是3000,按照20%的比例進行繳費個人要繳600塊。選擇最高檔300%的話,也就是說繳費基數是15000,按照20%的比例進行繳費個人要繳3000元。

其中的選擇空間還算是比較大的,建議個人考慮下自己的收入狀況,如果說真的600元已經形成比較大的生活壓力了,那沒辦法。

但如果在能力範圍之內,這邊還是建議進行繳納。特別是其中的醫療保險,等同於是每個月存一點錢作為對家庭重大意外、疾病事故的開支。所以如果沒有繳社保,也建議購買一些商業醫療保險。

會存在爭議的是養老金。因為我們知道,我國的人口結構逐漸形成漏斗形的老齡化。最上面可以領養老金的人越來越多,中間繳納養老金的人卻越來越少。

這會給養老金的發放形成不小的壓力,許多人就在擔心現在繳了養老保險,以後也沒法領到退休金,白白浪費一筆錢。更何況,按同樣的基數進行繳納,靈活就業人員能夠領到的退休金,是會低於就業人員的。

即使這樣,我們還想需要考慮一些金錢之外的因素。

社保作為一種制度,其實也是一種信息傳遞的載體,影響的是你所在的城市對你的“友好度”。所以,如果你決定了要在這個城市長期生活下去,繳納社保會讓這個城市對你更“友好”一點。

那什麼是“友好度”呢?

有社保的人會更容易辦理信用卡和貸款,而且也會影響申請下來的速度和額度;

社保是許多城市積分落戶制度的重要考量,一般是“連續或累計繳納X年社保”;

社保也是積分入學的重要考量,許多城市如果父母沒有繳納社保的話,孩子是不能入讀公辦學校的;

現在樓市的限購政策,非本地戶籍也是需要“連續或累積繳納滿X年”才能買房。

所以,社保的繳納不僅是個人的保障,在許多時候也是城市資源的置換。如果真的繳納社保並不影響日常的基礎開銷,你又決定在這個城市長期(10年以上)呆下去,還是建議進行繳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