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当年在香港票房失利的《大话西游》却在中国大陆得到追捧?

百味君君


1995年,一部叫《大话西游》的电影在香港上映。

影片分为上下集,总投资为2500万港元,但是影片的最终票房收获如却只有20万港元。为避免损失,上映不过几天,就被影院迅速下档了。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2年后,这部电影开始通过网络和光碟在大陆传播,并且好评如潮。而20年后,这部影片已经成了很多大陆人心目中的神作。

一边是口碑票房惨淡,一边是被奉为神作,为何差异会如此之大呢?

根本原因在于文化步调的不一致。1995年的香港是当时的东方之珠,是全亚洲面向世界的窗口,那里汇聚了全世界各种各样的文化,

因此所谓的“荒诞学”、“后现代风格”在他们眼中并非新鲜事,所以《大话西游》这样的影片在港人看来只是一部充满冷笑话的“类喜剧”。

但是大陆却不一样,1997年的大陆,各种消息还相对落后,大部分民众接受的是正统教育,所以《大话西游》这种类型的影片自然显得非常的与众不同。

更重要的是首先对《大话西游》予以肯定的是大学生群体,作为整个社会阶层里最有活力、最有思想的群体,他们对于社会的文化传播是有导向作用的。

可能周星驰拍摄《大话西游》时并没有想得太多,但是经过影迷们的分析和解读,这部电影的内涵已经上升了好几个层次。

这时候,大家看到的可能已经不再是《大话西游》,而是“改良版”《大话西游》。这也就是所谓的文化跟随性。

总而言之,这是因为文化步调、大众文化的差异而造成的。

不过其实这些都无关紧要,你觉得好看,能够成为你心中的经典,有时候会忍不住翻出来再看一遍,对于你而言,这就足够了。

(文丨皮皮电影)


皮皮电影


我也是一名电影爱好者,所以对此还稍有一番了解,与君分享。

首先来看一下《大话西游》当时在香港的境况。

当年在拍摄《大话西游》时,几乎剧组所有人都在骂周星驰和刘镇伟是个疯子,当时的剧组成员大都来自于西安电影制片厂,开工的时候一大堆人站得远远的,看着刘镇伟和周星驰拍戏,跟看耍猴似的:“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玩意儿!”

而刘镇伟那时是很伤心的,因为他觉得自己写了一个天才的剧本,结果全世界都在骂他,很多人觉得这种片子居然跟堂堂《西游记》挂钩是一件极其可耻的事情。

就比如说《仙履奇缘》开场时,朱茵划船时的那段《芦苇荡》,创作这首配乐的人叫赵季平,是圈里数一数二的配乐大师,当年拍《大话西游》时特意让赵季平来谱曲。

结果赵季平一看剧本,脑袋就大了,当时电影还叫《大话东游》,没有完全成型不说,而且逻辑写得乱七八糟,于是赵季平就去片场探班,正巧碰上剧组拍摄牛魔王和春三十娘打架的那场戏,当时片场到处挂着五脏六腑肠子内脏什么的,赵大师一看就恶心坏了,后来做了配乐,还到处找人请客送礼,请求片方不要在片尾出现他的名字,来败坏他的名声。

西安电影制片厂的群演更是罢工不想演这样的垃圾剧,好不容易拍完了,6000万港币成本的《大话西游》只收回了不到5000万港币,内地票房更受益惨淡,只有不到20万的票房。

所以看到没,从票房来看,《大话西游》在大陆和香港没任何区别。


为什么内地票房也这么惨呢?

据说当年《大话西游》上映时,一场就没超过10个观众,唯一一次超过10个的,还是一群小伙伴相约喊着退票,结果刚上映两天就被撤下来了,刘镇伟一气之下去了美国做了家庭煮夫,星爷更是赔了个底儿朝天,刚成立的星彩公司也倒闭了,剧组碰头开会,也把失败原因归功于周星驰和刘镇伟,刘镇伟没有成行的本子,边拍边改,星爷更是一个天马行空的主。

那么问题来了,当年成为反面典型的一部电影,票房还惨败,咋后来就变成经典了呢?它的转折点到底在哪里又归功于谁呢?

其实周星驰和刘镇伟最要感谢的是一群人,而这群人就是大学生。

1996年,片方将《大话西游》的拷贝送给了北京电影学院,没成想,电影在学校一放映,大学生们瞬间就疯了,立刻把这部电影当做自己的宝,大学老师一看这架势,也立刻把它当做一部伟大的学术作品来研究,说里面包含了大量的后现代主义,而事实上周星驰和刘镇伟听到这个词后就蒙圈了,啥玩意儿?后现代主义?我们根本没听说过好嘛!!

后现代主义是啥呢?

简单来讲,就是对给定的一个文本、表征和符号,可以有无限多层面的解释可能性。放在电影里,就是假如导演放了一只袜子,观众可以解读为孤独,可以解读为整蛊,它不再是导演的单一指向性思想,而倡导观众自由解读。

自此,《大话西游》就因为“后现代主义”,成为了经典流传在了中华大地上……


马丁马小虎




我走在香港的街道,走累了想骑共享单车,对不起!没有共享单车。

中午肚子饿了,到哥哥乐吃个快餐,支付时候不自觉拿出了手机,对不起!没有移动支付!

坐公交不熟悉路线,问了几个中学生,对不起!不会说普通话!

和联交所合伙人,谈共享经济模式,对不起!太复杂了,不符合规定!

大话西游,后现代主义了,对不起!什么玩意。



从改革开放大陆用了30年脱下了计划经济和阶级斗争为纲,同样大清律例在香港废除了30年,对于德先生和赛先生的思考?对于民族的文化就是世界的认同?狮子山下成长的一代,正在消逝创新精神和进化功能,苦苦守着自己是有丁还是有权?除了TVB那些经典IP的炒剩饭,大陆吃瓜群众致那些逝去的青春,香港青年正在被泛民主思想带入混乱,渐行渐远民族的本源,丧失了自我的认知,拿来主义的批判犹在昨天,仿佛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之中国,把自己装入套子里作茧。



周星驰说其实我是一个演员:王晶说我是一个导演,演员明白了艺术来源于生活服务于人民重新找到了自己,导演知道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所以有了格局和境界。一部西游电影,映射文化主权丧失意识下,民众的悲哀。


我认为流行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其贴近时代生活,后现代主义表现形式如同互联网+,它们代表了科技与生活结合产生数列组合的无限想象,在中国大学生电影节上周星驰与大学生交流,谈到了后现代主义时说自己也不清楚,什么叫做后现代主义?

不知道那就先探索起来,生活需要改变以便保鲜,香港也需要跟进时代以免落后太多,在民族文化认同上保持自信,才能更好继承和发扬,如同美国黑帮电影教父系列,教父更新换代总能找到一个让所有人无法拒绝的理由,还有速度与激情系列,漫威英雄系列,站在美国自由民主包容价值观上,兼容并蓄,让文化产生撞击,让流行变得时尚,让传统得到发扬光大。


唐俊龙55398571


准确地说,“大话西游”确实具备烂片的各种元素。包括票房,口碑,技术,音乐都有问题。

那么,为什么这部影片后来出现巨大的反转,反倒被大陆影迷认成经典呢?

首先,大陆观众对周星驰不太熟悉。

“大话西游”出炉时间是1995年,而1995年春晚,最火的喜剧小品是赵本山的“牛大叔提干”。

正在我们沉浸在赵本山东北式喜剧的时候,周星驰突然出现了。

他颠覆了我们对喜剧的既成观点,他那无厘头的“哈……哈……哈”,有些人感到恶心,有些人感到好奇,有些人如获至宝。

这些好奇的人和如获至宝的人成全了周星驰和“大话西游”。



其次,歪打歪着。

这部作品最厉害之处在于有“后现代元素”。而作为导演,刘镇伟也不是后现代派文学的大师。甚至起本人,在面对凤凰卫视的记者时,也坦承他根本就不懂什么是后现代派艺术。

但是,这部作品确实厉害。

当时的大学生无论看得懂还是看不懂,都看了n遍。

一步作品能够歪打歪着到这种程度,这是什么精神?据说,日本有一位本因坊丈和下棋稀烂。某日,这个人在外地旅游时,遇到鬼。从此以后,棋力大进,成为一代宗师。

刘镇伟,就是中国的本因坊丈和。


吉林大福圆


曾踏着大话西游的足迹流连于贺兰山下,从镇北堡到西夏王陵,走过看了不知道多少次的电影场景里,摸着那熟悉却又从未触碰到的,脑子里电影开始回放。


也许,这部电影只是无意中拍成了经典,上映那时候,社会的氛围还没有今天的铜臭味。我们还很单纯,相爱还是件很简单的事。看不懂这部电影。

当自己渐渐长大,开始看不懂这个世界。在一起,未必是因为相爱,分开,未必是因为不爱。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象狗一样活着!

明明相爱,却要遥远的思念……

大话西游,演进了每个伤心人的心里!

坐在王陵旁,思念着曾经属于自己的紫霞


午后红茶174696300


首先是观看方式的原因。香港人看电影都是真金白银,买票进电影院看的。而大话西游分为上下两部,摆明了是想圈钱。这种分上下两部的电影,在华人区是绝对没有市场。吴宇森的《赤壁》和《太平轮》,就是这方面最好的例证。而《大话西游》在大陆传播完全是网络,花钱看和不花钱看的心情是完全不一样,如果好看,那我觉得,你只是对得起我的票价,而不花钱看的话,如果还好看,那我觉得我是赚了。所以这就是为什么香港和大陆口碑完全不一样的原因之一。


其次是文化的差异。在香港,文化圈对于经典的颠覆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他们早已经,耳熟能详,见怪不怪了。而在大陆,则完全是另一番天地,每年暑假,我们都要重温一遍西游记。那如果突然有一天有人告诉你,西游记还可以那么拍,而且拍的还挺搞笑的,挺煽情的,那么这种反响是,如暴风般剧烈。这就是为什么香港和大陆翻译不同原因之二。

第三点还是与网络的兴起有关。网络的传播已经不同于以往的口口相传,他的速度几乎是以毫秒来计算。有些人可能觉得大话西游可能并不那么好看,但是在网络面前,每天受到这些舆论的熏陶,即使不好看,也能背上来了。

最后我想说的是,《大话西游》可能创造了一个纪录,我没有全面的考证,所以只是推测,那就是一部电影了,在赔钱的情况下,还能拍出两部续集,这可能是很罕见的一种现象。这也是大话西游的一个过人之处吧!

那大话西游到底有没有它值得追捧的地方呢?首先我觉得它在叙事逻辑上是失败的,他近乎达到了一种失控的状态。但是在演员表演上面,我觉得他是值得肯定的,周星驰,他家孙悟空这个角色完全演绎出了另一种味道,如果当时在大陆敢有人这么演绝对会被骂死,我估计连送审都通过不了。当然,幸好我们有香港,香港幸好有一个叫周星驰的演员。我不知道他在演孙悟空,之前有没有看过我们大陆拍的西游记。我个人推测他是有看过的,而周星驰的性格是,别人有的,我一定要拍的,比他更好,至少是跟她不同的,所以至尊宝这个角色,不管他是有意为之,还是无意创造,他绝对是一个立体的,有血有肉的角色。从这一点来说,他已经足够成功,多年以后我们,肯定是记不住他这部电影到底讲了什么,但是那个在城门楼上,夕阳之下,落寞的背影,将永远留在观众的心中!

以上就是我对贵问题的解读,谢谢!


影海泛舟


大话西游我看了有几十遍,是我心目中最经典的电影之一。

说一下我的感受,

第一次看,吵吵闹闹拍的什么玩意,孙悟空怎么能那么丑。

第二次看,很搞笑,情节也很吸引人。

第三次看,忍不住眼泪掉下来。

第四次看,原来还有那么多经典的细节。

第五次看,外景的选择也很赞。

第六次,有那么多出彩的配角。

第七次,为什么说他好像一条狗。

第八次,牛魔王和关二爷。

第九次,彩星公司。

所有人最开始都是当一部闹剧或喜剧的心态来看的,有多少人看到后来眼泪忍不住掉下来?


的地得的地


不要说香港人认为《大话西游》是烂片,我在2004年看的时候也觉得不知道拍的什么,觉得也是烂片,看不懂的同时还TMD完全颠覆了我对西游的认识 ,我对西游的认识来自西游记哈!



我个人有通行证和护照,请原谅我没有去过香港一次,倒是在深圳上班遇见很多香港人和香港同事。这个电影最后也是北京电影学院作为课件来讲才受到人们的关注,也许是人们开始对自己爱情的一个总结吧!让我记住的还是周星驰的那句对白:曾经有一份真挚的感情放在我的面前,我没有好好的珍惜,等到失去后,我才后悔莫急!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老天能再给我一次机会的话,我会对那女孩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加上一个期限的话,我希望是一万年!


其实还是那首《一生所爱》,卢冠廷唱出了死了老婆的感觉,让我联想起来!


Tyler梁州笑笑生


谁说《大话西游》是香港人公认的大烂片了?

《大话西游》在1995年入围过第十五届“香港金像奖”最佳编剧和最佳男主角奖,周星驰也因此片获得过第一届香港电影金紫藤奖最佳男主角。和第二届香港电影评论协会奖最佳男主角奖。

不知道道的可以自己去百度。当时这部理念超前的片子我想能看懂他好的人不多,但懂行的人都能看出这个是一个好电影,起码香港当年拥有一一批电影行业的精英。

如果拿票房来衡量一部电影的好坏就太不全面了,其实有人多经典电影的票房都不高,因为种种原因在市场推广和商业运作上的不足,导致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也没在影院看过,但后来通过其它途径看到的时候也许是多年以后了。

记得我当年第一次看周星驰的《大话西游》是在部的干休所。干休所是部队老干部离休退休住的地方,像一个小社会,什么设施都有,包括一个大礼堂,每周末都会放电影,并且当时有很多电影院还没播出的电影,就能提前在那里放映了。

第一次看大话西游,我那会也就十几岁,当时和院子里小伙伴,当兵的战士一起看的,当然还有老干部们,那会九几年那会,大家不管男女老少都是全神贯注的从头看到尾很欢乐。一个不大的礼堂大家没有座位的都站在过道边上看。从当时的观影效果来看,大家的反应程度证明大话西游放在当时就是一部好片!不管在内地还是香港!


凡哥杂谈fan姜


什么时候香港人的看法,成为了审美和正确与否的标准?


95年的时候,第一次看《大话西游》,看不懂,既没有笑也没有哭,完全是非常失望的离开了录像厅,内心甚至认为周星驰的电影退步了,更不用说里面的其他演员“二当家的、瞎子、葡萄”等。


突然,《大话西游》火了,至于为什么火,在当年并不清楚,甚至是从哪里开始火起来的,是谁带的头……也完全不知道,只知道《大话西游》火起来了。


然后又去看了一遍……请记住:去看第二次的时候,只知道这部片子火了,其他的一概都不知道,甚至不知道里面的那句台词有什么含义。


第二遍的时候,竟然感觉到了幽默的所在,也确实发现了以前从未留意的笑点“抢劫脚底板、老婆,出来看上帝了、没事,你继续”。但是对片尾曲也没啥感觉。


后来又看了第三遍……竟然落泪了两次。一次是在至尊宝不顾金箍在头上的不断收缩,头痛欲裂下依然奋力去拉紫霞的手,另一次当然就是“他,好像条狗啊”。


转眼20年过去了,我看《大话西游》应该有6遍吧,虽然很多桥段都已经烂熟于心,但是依然会落泪,依然会笑出声。当然,我并不认为我看懂了周星驰想表达什么,但是从他的电影中,我看懂了我能懂的地方,这就够了!


至于香港人不喜欢……呵呵,我又从来没把香港人的审美观、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当做我的目标,当做我的标准;甚至可以说:我尊重你的看法,但是我更尊重的内心,仅此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