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經濟正處於「陣痛期」,幻想大放水來刺激經濟已不可能!

北風蕭瑟,近期的國際資本市場風雲突變,貿易摩擦的加劇、國際經濟錯綜複雜,美聯儲的持續加息,造成人們對於經濟大勢的擔憂有所顯現,也正是在這種經濟行情下,全球經濟彷彿又走向了一個似曾相識的十字路口,

這個十字路口需要謹慎、正確的去選擇。

從表面上講,美元作為全球貨幣霸權,世界主要經濟體把美元作為國家儲備貨幣,全球貿易的主要結算貨幣也是美元,因此,美元的一舉一動不僅僅是影響到美國的經濟,(“美元是美國的美元,卻是世界的麻煩”),同樣美元往往會產生溢出效應,一般來說這個溢出效應有時是向好的,有時存在巨大的風險隱患,而這一次加息溢出效應,對一些新興市場國家來說,正面臨著風險和挑戰。

還是老生常談的話題,美元如期加息後,並且市場已料到一些新興市場國家將遭到衝擊,主要是對於新興市場國家經濟來說並不是首次了,在今年來一些新興市場國家已經經歷了好幾波。

我國經濟正處於“陣痛期”,幻想大放水來刺激經濟已不可能!

忽視的風險,潛移默化的到來

以前曾說過,今年來全球經濟同步復甦的腳步已經發生變化,已經由全球經濟同步復甦轉變到全球經濟復甦分化,美國經濟一枝獨秀,我國經濟穩中有變,歐元區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而一些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出現低迷、衰退、市場高通脹等,這種變化是應該引起警惕的,為什麼引起警惕?

因為全球一體化中,任何一個國家出現危機,其他國家都不能獨善其身,更不能置身事外,最多能把風險衝擊降低一些。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說一些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受自身經濟結構、市場體制等影響,經濟屬性上存在脆弱性,那麼最近一段時間,一些發達國家經濟也出現了問題,首先傳來悲鳴聲的是作為全球經濟風向標的韓國,韓國三季度GDP同比增速僅為2%,較二季度的2.8%大幅回落,創下2009年三季度以來最低。

其次是日本,日本央行下調了2018財年GDP預期。

最後是IMF下調了全球經濟增長率,也下調了對明年的經濟預期。這三個事件連在一起來看很有意思,看起來明年經濟不太樂觀。

重要的一點是,今年來的全球經濟跡象顯示,從一些新興市場國家到部分發達國家,經濟都感受到了困難,也就是說,從最容易滋生危機的經濟體,逐漸在蔓延到一些小型發達經濟體,這種現象的背後是存在很大風險的。

前央行行長周小川在最近的演講中提到:“我們記得金融危機最怕的事是什麼呢,就是怕傳染。但一旦傳染,一旦共振,可能會有更大的危險。而且在共振和傳染的高峰期可能就會出現恐慌”。

很認同周說的這句話,現在的全球經濟情況從分析當中,確實存在有傳染的“可能”,這是被全球市場忽視的風險。(多說一句,這種情況要蔓延到哪裡才出現經濟“大調整”呢?當然是經濟體量大的經濟體了,經濟體量越大,對全球經濟釋放的能量衝擊就越大)。

最後說一點我國經濟,應對這種被全球忽視的風險,最佳的辦法是立足於國內經濟(“辦好自己的事情”),防範於未然。看起來簡單,但是做起來很難,因為按照過去的兩大老辦法不太好走了,(一個是放水,一個是水泥製品,這兩個你曉得伐?)。

幻想大放水來刺激經濟已不可能!

央行行長易綱曾在發言中指出:“當前中國經濟增長穩定,預計今年能夠實現6.5%的目標,也可能略高”,“中國經濟增長已主要由國內需求推動,消費和服務業成為主要驅動因素,對外盈餘不斷縮小”。

這句話或給我國市場帶來信心,完成國內經濟增長的目標,說明我國經濟大體上正持續向前發展,而且,經濟增長已經轉變為內需推動,從經濟結構上來說更加合理。“貨幣政策方面,當前貨幣政策保持穩健中性,既未放鬆,也未收緊”“貨幣政策工具箱中有足夠的政策工具可以運用”。

今年來我國央行多次降準,給市場釋放了不少貨幣流動性,目的是為了給實體經濟提供資金支持,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這從而引起一部分市場人士不切實際的幻想,幻想央行大放水來刺激經濟。

通過央行行長的這次發言,可以更明確的看出我國貨幣政策依然保持穩健中性,而且,在給予實體經濟資金支持方面,還有很多“工具可以運用”,一句話道出央行對於拉動實體經濟的信心。

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我國央行貨幣政策保持穩健中性,把好貨幣總閘門,不過通過降準所釋放的流動性來看,市場流動性“不緊”是可以肯定的,而且有種邊際放鬆的情況,當然,這種邊際放鬆是在貨幣穩健中性的政策範圍之內的。

央行行長在貿易摩擦方面提到:“關於貿易摩擦。我認為貿易摩擦給經濟帶來的下行風險巨大”。這個經濟話題比較那啥,關於分析不多贅述。

關於去槓桿問題,這是今年來市場十分關注的話題,畢竟其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很重要,央行行長在提問環節中提到:“如果你看一下中國數據,你會發現去年和今年中國整體槓桿率已經平穩,不再快速上升。這是我們取得的一項成績”。

從國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的五大任務之一的去槓桿任務,到結構性去槓桿,再到當前的穩定槓桿率,每一步都不容易,而且,現在已經取得“成績”。從最新的進展來看,穩定的槓桿率可以明確是定調。但是並不意味著一部分企業可以去“大膽的加槓桿”去擴張生產。

從央行行長易綱的發言來看,央行對於我國經濟依然保持著信心,雖然我國經濟目前既有國內經濟下行的壓力,又存在海外經濟不確定風險的影響,但立足於國內經濟,央行依然有”充分“的工具來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最後,我想說的是,在這艘我國經濟的大船上,每一個人都不是旁觀者。

穩中有變的經濟,部分企業經營困難

早些時間,高層開會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當前經濟工作。會議認為:“前三季度,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繼續保持在合理區間”。

從這方面來講,對於當前經濟的發展是比較認可的,畢竟我國經濟體量擺在那,6.5%的經濟增速雖然無法跟過去經濟增速相比較,但是拿在世界經濟範圍內,這個成績依然是世界前列。

會議指出,“當前經濟運行穩中有變,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部分企業經營困難較多,長期積累的風險隱患有所暴露。對此要高度重視,增強預見性,及時採取對策”。

眾所周知,當前我國經濟外部環境發生變化,全球貿易摩擦加劇,美聯儲持續加息帶來的經濟影響,國際經濟競爭關係錯綜複雜,都多多少少的對我國經濟有所影響。同時,我國經濟正處於經濟調結構轉型升級的陣痛期,在人口紅利遞減、加槓桿空間減小等客觀背景下,對短期經濟發展有所制約,經濟產業中需要新動能來增加活力,目前新經濟新產業正在萌芽中,經濟高質量發展取得新進展。

需要指出的是:部分企業經營困難,長期積累的風險有所暴露。這樣的經濟問題我們已經意識到,並且已經著手解決,只要能意識到問題,並尋找方法方式下決心去解決落實,那麼我們要抱著堅定的信念及信心去迎接。

多說幾句,在解決經濟問題的過程中,時間跨度上是不確定的,正如我們去到達成功的彼岸,路途或充滿荊棘,但終點是美好的,我們要做的是,做好迎接困難的準備。

會議強調:“要切實辦好自己的事情,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實施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做好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有效應對外部經濟環境變化,確保經濟平穩運行”。

大家關心的貨幣政策沒有發生變化,依然是穩健的貨幣政策,對於“貨幣大放水”不要有幻想。積極的財政政策依然是託底當前經濟的重要手段,包括給市場企業減稅降費,一些合理的基礎建設項目上馬等。另外,在當前經濟形勢下,“六穩”還是經濟工作的重點。

深秋的天氣,有點寒冷凌冽,目前環境下要做好過冬的準備。春天一定會來,至於什麼時候會來,沒有人知道。有時候,保持合理的現金流,減少不必要的負債,顯得很重要。

所以說,現在到了經濟“啃硬骨頭”的時候了。相信我國的經濟優勢,相信國內經濟在短時間內調整後,長期會獲得更持續的經濟繁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