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有500個孩子意外致死:家中的危險遠比外面多!爸媽趕緊檢查

文 | 筱泓

上週末,鄰居萌萌一家在驚心動魄中度過。

在奶奶進廚房準備午飯的時候,萌萌剛滿4歲的調皮兒子爬上臥室的飄窗玩耍,可能是玩具不小心扔出了窗外,想伸手去抓卻因重心不穩整個人翻了出去。

每天有500個孩子意外致死:家中的危險遠比外面多!爸媽趕緊檢查


巡邏路過的小區保安正好看見,想跑過去接住孩子已經來不及,趕緊叫120,通知大人。

奶奶慌張下樓,著急的想抱起孩子,幸好保安培訓時學過一點急救知識,極力阻止,直到救護車到了,才用擔架把孩子抬起來。

孩子被診斷三處骨折,輕微腦震盪。醫生說:多虧了保安!孩子大腦皮層出血,如果當時莽撞抱起來,就可能變成大出血,嚴重可危及生命。

每天有500個孩子意外致死:家中的危險遠比外面多!爸媽趕緊檢查

昨天萌萌兒子出院,我買了水果去探望,萌萌給我講了醫生強調的墜樓後最重要的兩點,在這裡也分享給大家,但希望永遠用不上。

  • 墜落的搶救黃金時間只有1-2個小時,必須馬上送醫救治;
  • 在情況未明時,不要急於把孩子抱起來。儘量找個硬板架子,把孩子固定好,避免造成頭頸和脊柱的二次損傷。
每天有500個孩子意外致死:家中的危險遠比外面多!爸媽趕緊檢查

全國醫院急診數據裡,因意外送醫急救的患兒中,排名第一的就是墜樓。

5月初,浙大兒院也發佈相關統計:4月份以來,共收治34個高處墜落的小患者,其中4個孩子搶救無效死亡。

如果不是身邊孩子確實發生墜樓,我也和大部分家長一樣,覺得這類小概率事件只存在新聞中,離我們遠著呢。

可是,我們眼中的小概率事件,一旦發生在自己身上,便是任何一個家庭都無法承受的災難。

所以我回去就對家裡的防護措施和孩子的安全教育做了如下自查,防患於未然。

  • 給窗戶、陽臺、樓梯安裝防護網;
  • 陽臺、窗戶邊,不要放置桌椅等能借助攀爬的物品;
  • 反覆提醒孩子,高處的東西讓大人幫忙拿;
  • 做好安全教育:不可以趴在窗臺上,不可以在陽臺爬高高。必要時讓孩子從窗戶或陽臺上,扔個西紅柿下去,再帶著孩子下樓,觀察西紅柿摔壞的樣子,讓孩子明白從樓上墜落的後果(注意不要砸中行人,及時清理地面);
  • 最最重要的,不要將年幼的孩子單獨留在家裡。

每天有500個孩子意外致死:家中的危險遠比外面多!爸媽趕緊檢查


據人民日報的報道,中國每年有20萬孩子因為意外傷害而死亡,而根據《中國青少年兒童傷害現狀回顧報告》披露的數據,有46.34%的意外傷害是在家裡發生!


每天有500個孩子意外致死:家中的危險遠比外面多!爸媽趕緊檢查



家,不是最安全的地方,反而是最容易出意外的地方。

那些最常見的、再普通不過的家居設備及物品,卻暗藏危機,傷孩子最深。

1.床、沙發、餐椅

俗話說,十個寶寶九掉床。

孩子墜床真是防不勝防,幾乎所有的爸爸媽媽都遇到過寶寶不慎從餐椅或床上摔下來。

越小的孩子,越不能忽視。孩子墜床後,我們要學會正確處理和區分:

  • 千萬不要馬上抱起孩子,這樣不容易判斷孩子到底哪裡受傷了,有些損傷不容易發現,馬上抱起可能會造成二次傷害;
  • 靜觀幾秒,看看孩子有沒有直接的創傷,如果有出血,立即用乾淨紗布按壓在傷口上,直至停止出血;
  • 如果沒有出血,引導孩子動動胳膊動動腿,觀察有沒有運動功能障礙,一定不要人為地去幫孩子活動,或許本來只是小小的傷害,我們反而會把傷害加重;
  • 確定孩子沒有直接創傷,肢體運動也正常,動作輕柔地抱起孩子,安撫TA,最大限度地減少心理傷害;
  • 掉床後的24小時,密切觀察精神狀況,如果有嗜睡、不安、噴射性嘔吐、失常動作等症狀,馬上送醫院尋求醫生幫助。

去年《媽媽是超人》裡有一期,伊能靜因一時疏忽導致女兒小米粒從餐椅跌落,當即自責得抽自己耳光連說“對不起。”

每天有500個孩子意外致死:家中的危險遠比外面多!爸媽趕緊檢查

每天有500個孩子意外致死:家中的危險遠比外面多!爸媽趕緊檢查

這一幕讓每個當媽的都無比揪心,在當時也成為了熱門話題,在眾說紛紜中有一個網友評論讓我印象深刻:

“抱抱米粒媽,太能感同身受。話說回來,大到汽車安全座椅,小到餐椅、推車,一定不要偷懶忽略了扣安全帶。當媽很辛苦,別讓那些本能避免的事情觸動了我們那根敏感的神經。”

家有小寶寶,建議給嬰兒床或大床安裝護欄,可以有效預防孩子墜床。另外,床的高度最好小於50釐米,可以在床、沙發四周鋪一層厚厚的地毯,萬一墜床,也能有緩衝減輕傷害。

寶寶在床上、椅子上或沙發上玩耍時,一定要在家長視線範圍內,即使短暫離開,也請先把孩子抱到爬行墊上。


2.熱源、火源

5月27日,杭州一位媽媽給4歲的孩子準備洗澡時,孩子一屁股坐進放著熱水的桶裡,造成65%以上大面積燙傷,軀幹、臀部、生殖器全部燙傷,水桶裡都是他身上燙下來的皮。

看到這個新聞,我心痛得幾乎窒息。

我國每年有近7萬兒童因意外傷害而死亡,因意外燒傷燙傷死亡的約2萬餘人。

每天有500個孩子意外致死:家中的危險遠比外面多!爸媽趕緊檢查


媒體一直有報道孩子燒燙傷的新聞,但似乎警示作用微乎其微,每一年,照樣還是有許多孩子被燒燙傷,有些甚至因為燒燙傷後的處理方式不當導致孩子失去寶貴的生命。

醫學界有個“燙傷急救五原則”,我們一定要牢記在心:

  • 冷水緩衝:立即用自來水沖洗至少15分鐘至疼痛明顯緩解,不能冰敷,否則會加重皮膚損傷,影響癒合。
  • 脫掉衣物:把燒燙傷部分的衣服輕輕脫掉,脫下有困難時可以用剪刀剪開衣服。如果衣服與皮膚黏連,不要強行去除,以免造成二次傷害。
  • 冷水浸泡:經過前兩步的處理,用一盆冷水浸泡30分鐘,同樣不要用冰塊。
  • 保護創面:將乾淨紗布覆蓋在燙傷處,以保護創面。千萬不要塗醬油、牙膏、紅藥水等,不僅對治療燒燙傷無用,更是影響了醫生對燒燙傷程度的判斷。
  • 送去醫院:處理完以上四步,及時送醫診治。

以上急救措施都是後話,最重要的還是預防。我們一起來看看如何保護孩子免受燒燙傷的傷害:

  • 務必要讓孩子遠離熱源火源,包括冬天的小太陽、暖風機、熱水袋、暖寶寶等;
  • 洗澡時,放水一定要遵循先涼水後熱水的順序;
  • 不要讓低齡孩子獨自進入廚房,孩子個子小、廚房擠,我們有視角盲區, 一旦孩子擰開煤氣灶或打翻熱鍋,極易引起火災、燙傷;
  • 餐桌、茶几上不放桌布,容易被孩子扯下,桌上的熱飯菜或熱水就會燙到孩子;
  • 嚴厲禁止孩子玩明火、打火機、火柴等,煤氣灶開關安上防護罩,安裝煙霧報警器和一氧化碳報警器,儘量做到萬無一失。


3.電插座、老化破損的家電設備

六一節那天,小桂圓想看電視,就拿著插頭往插座上插,但無論怎麼用力就是插不上,她就順手拿過電視櫃裡的螺絲刀,學著平時爸爸的樣子往裡捅,幸好我們看見,立刻阻止了她,當天我就在網上買了電插座保護盒。

孩子年紀小,對於電的危險並不太明白,因此觸電是家庭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意外傷害,每年兒童因觸電死亡的人數佔兒童意外死亡總人數的10.6%。

每天有500個孩子意外致死:家中的危險遠比外面多!爸媽趕緊檢查


安全無小事,我們必須小心防範“電老虎”:

  • 插座一定要裝上保護盒,預防孩子用手指去摳或把尖銳器具插進去;
  • 使用電熱水器時,一定要關閉電源,若家用電器電線老化,請及時更換;
  • 手機和玩具不要邊充電邊給孩子玩,以防短路或爆炸。

觸電急救,只要動作迅速、救護得法,分秒必爭,90%的傷員都能挽回生命。所以萬一遇見有人觸電,一定要記得:

  • 切斷電源,如果離開關較遠,先用不導電物品(木棍、竹竿、橡皮帶等)把傷員與電源分離;
  • 對呼吸、心跳停止者,馬上就地進行心臟按壓和人工呼吸;
  • 處理電擊傷時,不要隨意移動傷員,若確實需要移動,搶救中斷時間不應超過30秒;
  • 不要用不乾淨的布料包敷傷口,如果沒有乾淨的紗布,那就馬上送醫院。


那麼多孩子因意外而離去,其實,有時候就差一點點,只要大人多小心一些,多明白些急救知識,一切就都不一樣。

改變我們生活的,往往就是一個瞬間。

每個孩子都是上天賜予我們的天使,當他們投奔我們而來,我們應如何待他們?

愛他們,就請用心一點、再用心一點。安全沒有僥倖,更沒有運氣。

親寶寶APP:一家人的親子空間,千萬家庭的選擇。懷孕、育兒必備,輕鬆記錄寶寶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