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原諒我不想成爲你們的「升級版」

“我還不是為你好”不過是父母

自我成全的藉口

中國孩子可以說幾乎是在“為你好”+“你應該.......”這種組合句式的無窮種變化下,成長起來的。

“多穿衣服,我還是為你好!”

“讓你多學點東西,還不是為你好!”

“我們做這麼多,還不是為你好!”

... ...

彷彿“為了你好”是一把尚方寶劍,中國孩子所有的不情願和小情緒都要在這把寶劍下掩旗息鼓,不得不低頭服軟。

然而,父母口中的“好”究竟是什麼標準?它應該由誰來定義?

父母的“好”是希望孩子能聽話,父母的“好”是希望孩子能按照自己的價值觀成長。

“為你好”不是真的為了孩子好,更多的是為了父母好。

“為你好”不過是父母自我成全的藉口。

父母用自己的那一套價值觀,去指導孩子的成長,所有的“為你好”不過是自己的“一意孤行”。

自己成全了自己而已。

那麼,“好”究竟該由誰來定義?

爸媽,原諒我不想成為你們的“升級版”

父母只是一個

不再更新系統的機器人

《圓桌派》談論過這樣一期話題,“人工智能時代還要回家過年嗎?”這期節目裡幾位嘉賓分別從人工智能機器人討論到過年回家“各種被逼迫”的常態。

多米媽個人認為從現在開始,“被逼婚生子”在將來,會和李谷一老師的《難忘今宵》,手牽手成為春晚節目清單上的“雙霸”。成為春晚“固定嘉賓”。

節目中嘉賓提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觀點:如果拿機器人來比喻父母和子女,父母更像是被輸入了固定程序的機器。

例如他們的指令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那麼他們所有的程序都只有一個目的,就是用各種方法勸你結婚。

----“媽,你看這是我登上泰山頂的照片!”

----“有什麼用,旁邊都沒個男朋友。”

----“爸,我今年又升值加薪啦!”

----“有什麼用,隔壁家孫子都三歲了!”

你會發現,很可怕的一點是,他們似乎除了按照既定的程序,進行任務,不再關注你其他方面的成就了!

更可怕的是,他們已經沒有了深度學習的能力,他們像是不再更新的機器人,永遠只按照既定的程序執行他們的“任務”。

而孩子作為新時代的產物,必將擁有更新的觀點和自己的“新程序”!

這種機器人的比喻,實際上恰恰體現除了父母的侷限性。

隨著社會的發展,父母終將會因為自身的侷限被out出局。

而時代本身,才是那個定義“好”的主體。

爸媽,原諒我不想成為你們的“升級版”

不想成為父母的複製品

即使是2.0升級版

基於自己的狀況,父母會幫孩子制定一套自己人生的2.0版本路線。

我沒有上大學,那麼我的孩子上了大學就夠了。

我是個普通公務員,我的孩子要是當個幹部就挺好了!

父母基於自己的認知,只能照的自己的2.0版本去培養自己的孩子,在自己已有的基礎上升級那麼一點,就滿足了。

不是不想幫孩子在往上走,而是他們在往上就無能為力了。

看過這樣一張圖:

小學階段

初中階段

高中階段

家長

對知識體系駕輕就熟,對待孩子脾氣暴躁,連吼帶罵

節奏開始紊亂,著急上火,偷偷翻資料才能輔導孩子

乾瞪眼,連題目都看不懂,退居二線當保姆

孩子

委曲求全一聲不吭

在一次次失望中摸清了父母的文化水平底細

獨立學習,學習和父母沒有關係,他們是文盲

爸媽,原諒我不想成為你們的“升級版”

(家長與孩子輔導學習共生關係圖)

這張圖告訴我們,大多家長只有在小學階段陪讀才會情緒暴躁,那是因為家長的認知水平有限,小學知識還能對付,到了高中就愈發困難了。

你見過哪個爹媽能隨口咆哮而出:楞次定律、布爾代數、閉曲面分類?

不客氣的說,家長們除了加減乘除啥都不會了。

所以家長想指導,可以,前提是家長自身也要不斷突破侷限,才能給孩子更好的指導。

但孩子是否想成為你的2.0版本,還未可知。

也許他們甚至不會選擇從事一個單一的職業,而是成為“斜槓青年”

(斜槓青年,指的是這樣一個人群:他們不滿足單一職業和身份的束縛,而是選擇一種能夠擁有多重職業和多重身份的多元生活。這些人在自我介紹中會用斜槓來區分,例如,張三,記者/演員/攝影師)

家長們所做的所有努力,不過是自我滿足,他們始終無法承認一個事實:孩子早已經從你為他營造的世界中飛出,飛到更廣闊的天地了。

在更廣闊的世界裡,他們有無窮種可能性,他們可以超出你的想象,去到你不曾到過的地方,生根發芽,長成參天大樹。

爸媽,原諒我不想成為你們的“升級版”

“教養”對於父母子女而言

都是一個新命題

如何維繫一段關係,是人際交往中劃重點的難題。

市面上經常會有各種社交理論,各種工具書,卻沒有一本是講如何維繫親子關係的。彷彿這是一個信號失聯的地帶,維繫全靠緣分。

我們常常能聽到孩子被這樣誇獎:

“你家的孩子真孝順!”

“你家的孩子真聽話!”

中國人長期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孝和禮變成了評價孩子與父母關係的標準。

孝順孝順,奉養父母,順從父母的意志。這是中國文化對於孩子的期待。

反觀國外的親子關係,似乎我們的親子關係有些“恭敬有餘,愛不足”。

“教養”對於任何親子關係中的父母與子女都是一個全新的命題。

有人學習怎樣當父母,有人學習怎樣當孩子。而雙方需要更加努力的部分是,如何維護這段親子關係。

當我們對父母的感覺不再是“孝順”,而是“愛”的時候,那才是最好的親子關係。

英國詩人紀伯倫說:“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藉助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於你。”

“任何父愛母愛,終是要退出。”

養育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讓孩子成為他自己想成為的人,

而不是成為你的複製品、附屬品,更不是你的2.0升級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