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方劑:四物湯的衍生之道

中藥方劑:四物湯的衍生之道

中藥方劑:四物湯的衍生之道


張秉成曰:“一切補血諸方,又當從此四物而化也。”(《成方便讀》)王晉三曰:“四物湯,物,類也,四者相類而仍各具一性,各建一功,並行不悖,芎歸入少陽主升,芍地入陰主降,芎窮鬱者達之,當歸虛者補之,芍藥實者瀉之,地黃急者緩之。”(《古方選注》)本方皆補血入肝之品,共四味相類藥物配伍,故名“四物湯”。

現代女性追求獨立,生活工作壓力大,容易血虛,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貧血,以及血瘀、月經不調。這三種常見的女性病徵時常困擾著女性。而“四物湯”專門針對以上所說的女人三易的生理特點,具有非常好的補血活血調經的作用,可以說是女人三易的剋星。四物湯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宋•太平惠民和劑局),後來根據此方劑衍生出多個方劑,如聖愈湯、八物湯、安榮湯等,詳見下圖。

中藥方劑:四物湯的衍生之道


“四物湯”為傳統基礎方劑,其配方組成有:當歸(10克)川芎(8克)白芍(12克)熟地(12克);擁有衝任虛損。月水不調,臍腹疼痛,崩中漏下。血瘕塊硬,時發疼痛。妊娠胎動不安,血下不止,及產後惡露不下,結生瘕聚,少腹堅痛,時作寒熱等功效。

中藥方劑:四物湯的衍生之道


這幾味中藥材的組成為補血配活血,動靜相伍,補調結合,補血而不滯血,行血而不傷血,但四味中藥材不僅可組成四物湯,還能組成以下的中藥方劑:

中藥方劑:四物湯的衍生之道


圖片來源:藥智中成藥處方與經典方劑大數據可視化分析

在“四物湯”中加本方加人參、稱之為“聖愈湯”(《蘭室秘藏》),治一切失血,或血虛煩渴燥熱,睡臥不寧,五心煩熱,作渴等症。因其藥味皆醇厚和平而滋潤,服之則氣血疏通,內外調和,合乎聖度,又能愈病;而隨著“四物湯”中的4味藥物的比例不同,四物湯可以發揮廣泛的功能。如重用熟地、當歸,輕用川芎,則是一個補血良方;當歸、川芎輕用或不用時,可以幫助孕婦保胎;重用當歸、川芎,輕用白芍則能治療月經量少、血淤型閉經等等。此外,四物湯衍生出的無數“子方”、“孫方”在治療婦科病方面也功不可沒。較著名的有桃紅四物湯,該方劑是由四物湯加桃仁、紅花而成,專治血虛血淤導致的月經過少,還能對付先兆流產、習慣性流產;四物湯加艾葉、阿膠、甘草後取名為阿艾四物湯,用來治療月經過多,是安胎養血止漏的要方;四物湯加四君子湯後,名“八珍湯”,能氣血雙補;在八珍湯的基礎上再加上黃芪、肉桂,則成為老百姓非常熟悉的十全大補湯。

對於女性朋友所熟悉的“複方益母草膏”其實也是通過四物湯為原料來研製出的中成藥膏,除此之外還有“四物顆粒”、“安胎丸”如圖可詳細瞭解:

中藥方劑:四物湯的衍生之道


對於中藥方劑資深中藥專家未必能從一味方劑中找到如此多的衍生功效方劑,小編藉助藥智中藥方劑數據庫工具,可以快速讓您瞭解到方劑的一些演變路徑,從而也能讓您瞭解中國上下五千年的中藥發展與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