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风筝的人成为追风筝的人,是选择逃避,还是踏上救赎之路

放风筝的人成为追风筝的人,是选择逃避,还是踏上救赎之路

从小时候到现在,第一次一口气阅读完了一本书以及看完了小说改编的电影《追风筝的人》。我不知道从哪里看到了这部本,并且决定要去读一遍它。在网上搜索的时候,我看到了这一本书。他在网上和《摆渡人》以及《偷影子的人》都被称为治愈系的书。但是在阅读《追风筝的人》的时候,才发现这是一个悲情的故事,但他确确实实是一条救赎自己的道路。起初我不明白,一切都很和谐,很圆满的家庭,会发生什么需要自我救赎的事情。在看完整本书我就知道了,但是看完书我又在网上看到了电影版,就又去看了电影。作为第一部阅读的小说,它带给我的震撼又再次用电影带给我不一样的感情。

放风筝的人成为追风筝的人,是选择逃避,还是踏上救赎之路

看书和看电影并没有什么区别,但是看完书的你会对电影有着导演一般的眼光。你会认为那处合适,哪处不合适。但是他们都散发着共同的无法抵挡的魅力,这也是为什么无数读者去阅读这部书并且一次又一次的沉迷其中。其实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风筝,无论他是什么形状亦或是怪异的形状,但是只要你真情实意的为它,它就会为你指明你要前进的道路。也许这是书和电影都想表达的一个理念。

放风筝的人成为追风筝的人,是选择逃避,还是踏上救赎之路

故事的开篇地点在阿拉伯,讲述的是两个孩子纯净的友谊。在这所庄园中主人公是以一个少爷的身份出场叫做阿米尔。而自己的好朋友却是家中的一个仆人叫做哈桑。两人在年幼时就已经认识。但是一句话却展现出两个人身份的差距,阿米尔有个好爸爸,而哈桑的爸爸确是阿米尔爸爸的仆人,但是阿米尔的爸爸却从未把他们当作外人。文章有一句很讽刺的话是阿米尔一出生会说的第一句话是爸爸,而哈桑在一出生第一句话确是少爷,这暗示了两个人的阶级差。

放风筝的人成为追风筝的人,是选择逃避,还是踏上救赎之路

他们是朋友,但是阿米尔从未真正的待见过哈桑。因为在他的眼中哈桑只是一个仆人,他在快乐的时候从未与他分享过快乐,但是伤心与痛苦的时候常常来找哈桑诉说。阿米尔这个人物在前期让我们看到,没理由的一阵厌恶,但是后期我们会对他有所改观。电影的第一部基本都是在讲哈桑与阿米尔的童年,基本上与书上无误。但是书上介绍了大部分的童年时光,而后的救赎之路就相对的有点少。

放风筝的人成为追风筝的人,是选择逃避,还是踏上救赎之路

哈森是一个悲情的人物,他自始至终都是一个被人唾弃的角色。无论是出身还是其他方面都让人心疼。但是电影中出演哈桑的小男孩,演出了书中哈桑应该的有感觉,那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因为他就像书中描述的那种,简直就像从书中走出来的一样。书中的悲剧人物哈桑时时刻刻都带给人一种想让人疼爱却又让人心痛的感觉,而这个小男孩带给观众的第一眼就表现出了这种感情。

放风筝的人成为追风筝的人,是选择逃避,还是踏上救赎之路

而电影的第一部分也仅仅是描述两个孩子纯净的友谊,以及阿米尔对爸爸的爱的渴求。还有爸爸对哈桑那让人不理解的关心与爱。并且时时刻刻都在拿自己与哈桑进行对比,并且直面说出他不如哈桑那样有勇敢的一面,这都让阿米尔对哈桑产生一次又一次的怨恨。这些都是导火索,导致哈桑离开这里的原因。

放风筝的人成为追风筝的人,是选择逃避,还是踏上救赎之路

而风筝大赛就是所有剧情的一个大的转折点,无论从什么样的角度来看。这一幕都是让人的感情掉到低谷的一幕。阿米尔是个不喜欢的暴力手段的一个男孩,他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写故事看书。但是每每受到欺负都是哈桑第一个站出来,无论能否打得赢,他都会为阿米尔两肋插刀,这就是前期的主题。阿米尔是哈桑心中那一把在天空中飞翔的风筝,他一直在追赶,但是阿米尔从未落下过。所以爸爸的话并不是说说而已,确实是这样,阿米尔少了哈桑的勇敢,这是无法反驳的,而这一些都在风筝大赛中体现出来。

放风筝的人成为追风筝的人,是选择逃避,还是踏上救赎之路

在书中风筝大赛之前,哈桑做了一个梦,梦到了哈桑溺水好似被什么样的东西拉近湖底,而阿米尔就在旁边看着。但是电影中却没有把这一幕表现出来,这一幕是对后来的风筝大赛阿米尔的袖手旁观的一个验证。在哈桑为阿米尔去追赶那掉下来的风筝的时候,却遭受到了暴徒的侵犯与羞辱,意料到发生什么事情的阿米尔去寻找哈桑却看到了这一幕。这时候的阿米尔并没有像哈桑保护他一样站出来去保护正在受辱的哈桑,他退缩了,他在暗处看着一幕幕直至结束,还要装作不经意的寻找到哈桑前去询问。

放风筝的人成为追风筝的人,是选择逃避,还是踏上救赎之路

但是当阿米尔知道了哈桑知道他躲在暗处后,内心受着极大的谴责。无时无刻的都在痛苦着,即使哈桑选择了原谅阿米尔,但是埃米尔还是在躲避着哈桑。因为他无法原谅他自己,只好用一种极端的方式去赶走哈桑一家。

放风筝的人成为追风筝的人,是选择逃避,还是踏上救赎之路

紧接着是第二部分家乡发生了战争,成功又正义的父亲失去了一切带着阿米尔远走他乡。这一幕不在刻画成功人士形象的父亲,而是一个充满普通人气息,为了受难的人敢于勇敢站出来维护正义的父亲形象。这一幕幕都让我们看到了哈桑的感觉,哈桑也是这样的正义。而后这一部分讲述了阿米尔在美国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爱情。

放风筝的人成为追风筝的人,是选择逃避,还是踏上救赎之路

然后第三部曾经爸爸的好朋友来找到阿米尔告诉了当年哈桑的对他所说的一切,并且劝告阿米尔现在救赎还不晚。也正是这样,阿米尔再次回到了家乡寻找着哈桑。在这位叔叔告诉他真相的时候,他的父亲告诉他一个事实,哈桑其实是阿米尔的兄弟。这都坚定了阿米尔去实现自我救赎,但是一切都晚了。

放风筝的人成为追风筝的人,是选择逃避,还是踏上救赎之路

哈桑已经死了,只留下了他的儿子索拉博。这时候他又要面对幼年时候的困难,他这一次宛如哈桑保护他一样,站出来保护了他的儿子。即使我已经无法对你好,那就把我剩下的救赎都给予你的儿子。之后一系列的故事让索拉博成功卸下了心里的防备,这时候阿米尔成为了追风筝的人,而他心中的风筝是哈桑的希望也是现在他救赎之路的希望索拉博。

放风筝的人成为追风筝的人,是选择逃避,还是踏上救赎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