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七篇解讀|梁惠王篇(2.11)

【原文】

齊人伐燕,取之。諸侯將謀救燕。宣王曰:“諸侯多謀伐寡人者,何以待之?”

孟子對曰:“臣聞七十里為政於天下者,湯是也。未聞以千里畏人者也。《書》曰:‘湯一徵,自葛始。’天下信之,東面而徵,西夷怨;南面而徵,北狄怨,曰:‘奚為後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雲霓也。歸市者不止,耕者不變,誅其君而吊其民,若時雨降。民大悅。《書》曰:‘ 徯我後,後來其蘇。’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徵之, 民以為將拯己於水火之中也,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若殺其父兄, 繫累其子弟,毀其宗廟,遷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齊之強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動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 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謀於燕眾,置君而後去之,則猶可及止也。”

——《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七篇解讀|梁惠王篇(2.11)

宣王曰:“諸侯多謀伐寡人者,何以待之?”

宣王問孟子:其他諸侯國都在謀劃準備來討伐我,我應該怎麼辦呢?

臣聞七十里為政於天下者,湯是也。未聞以千里畏人者也。《書》曰:‘湯一徵,自葛始。’天下信之,東面而徵,西夷怨;南面而徵,北狄怨,曰:‘奚為後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雲霓也。歸市者不止,耕者不變,誅其君而吊其民,若時雨降。民大悅。《書》曰:“ 徯我後,後來其蘇。”

孟子說:我聽說,有方圓七十里的土地,就可以以此為依據推行王政,而統一天下。我沒有聽說“以千里畏人者”。齊國的土地就有方圓千里。有方圓千里的土地,還懼怕別人,這我沒聽過。然後他就引了《尚書》,說湯開始在周邊進行征伐活動的時候,天下都對他非常信任,各個地方的人民都盼望他來。他向東面去征伐,西面的夷人就抱怨;他向南面去征伐,北邊的狄人就抱怨;都說為什麼把我們放在後面,不先來征討我們這塊地方?這種對湯的征伐的盼望,“若大旱之望雲霓也”,就像大旱時節盼望著烏雲、虹霓來到一樣。各地的老百姓都是這樣盼望。

湯所到之處,“歸市者不止,耕者不變”,就是趕集的照樣趕集,種地的照樣種地。湯每到一個地方,就“誅其君而吊其民”, 把那裡的暴君殺掉,撫慰那裡的民眾(吊,是慰問的意思)。老百姓都非常高興。

《尚書》裡面也說:“徯我後,後來其蘇。”徯,是等待的意思。 蘇,就是復甦。表達了那時候人民的一種心態,就是等待著我們的君王,君王來了能夠獲得新生。

孟子就用這樣的話來回答宣王的顧慮。

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徵之, 民以為將拯己於水火之中也,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若殺其父兄, 繫累其子弟,毀其宗廟,遷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齊之強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動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 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謀於燕眾,置君而後去之,則猶可及止也。

前面講了湯救人民於水火,受到各地民眾歡迎的例子,然後孟子就比照這個例子說,現在燕國也是同樣的情況。燕國的君王虐待他的人民,大王您前去討伐,燕國的人民以為您像當時湯征伐一樣,是拯救他們於水火的,所以他們就用竹筐子盛著糧食,用壺盛著酒來歡迎大王的拯救之師。但是齊國的所作所為跟湯不一樣,戰爭勝利以後,齊國軍隊“殺其父兄,繫累其子弟,毀其宗廟,遷其重器”,就是殺害了他們的父兄,囚禁了他們的子弟,毀壞了他們的宗廟祠堂,還搬走了他們國家的寶物重器。這怎麼能行呢?人民怎麼能夠歡迎你?天下本來就對齊國的強盛心懷畏懼,你現在“倍地而不行仁政”,通過戰爭增加了土地(倍地,是說增加了一倍的土地),卻沒有行仁政。你的這些所作所為,等於是促使了各國再出兵來討伐你。現在您應該趕快下令,把燕國的老人孩子都放回去,要停止遷走他們的那些寶器,然後跟燕國的民眾商量,給他們選一個新的國君,再離開。如果把這些事都做到,諸侯國出兵討伐的局面還是來得及阻止的。

這一章,孟子用湯的征伐得到各地人民的歡迎這個故事,來肯定湯的這種征伐的正義性。這個故事和孟子對它的態度,表達了古代儒家對於戰爭的一些看法。當時的國家跟今天的國家還是不一樣的。我們現代是民族國家為本,當時則是周天子所領導的一種近似於聯邦的形態。對諸侯國之間的兼併戰爭,孟子是持反對態度的。他反對一個國家通過戰爭征伐來擴大自己的利益, 在這點上,他跟墨子的立場應該說是一致的。

但是,孟子的思想跟墨子又有所不同。墨子講非攻,非攻就是一種反戰的口號。但是孟子不一樣,從他所講的故事和他對齊伐燕的態度來看,他並不是一般的非攻,一般的反戰。他對於救民於水火的征伐之戰,還是給予肯定的。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講, 孟子肯定的是有正義性的戰爭。從孟子的角度來看,這場戰爭正義與否,標準就在於民,就在於這場戰爭的目標是不是救民,它的結果是不是民悅,老百姓是不是歡迎,是不是高興。所以,比起絕對的反戰、絕對的非攻,孟子的反戰具有一種分析的特點。

孟子對戰爭肯定的條件,除了上面講的,它的目標應該是救民,戰爭的勝利得到了人民的擁護和喜悅,還有第三點,就是戰爭如果勝利,統治者採取了“取之”的政策,並且得到了人民的肯定,那麼在“取之”以後,一定要行仁政。孟子說,“倍地而不行仁 政,是動天下之兵也”,增加了自己的土地卻不行仁政,還是會招來災禍的。

所以,綜合而言,孟子這種對戰爭的態度,一方面符合他自己 一貫的以民為本的立場,任何事情都是以人民的意願為基礎,為轉移,為標準,另一方面,在戰爭結果的處理上,特別強調仁政。 救民,民悅,仁政,無論從哪一方面,與前面所講孟子的思想都是一致的。

如果從我們今天講的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分析,孟子的態度也可算是一種歷史唯物主義的萌芽。一方面,在當時面臨統一和王天下的大環境下,他沒有對戰爭不加區分地予以否定,另一方面,他堅持以民本主義的立場來對待戰爭和戰爭的結果。所以這個故事應該說還是很不錯的。在這個故事裡面,孟子留下了一些很好的語句。比如說“簞食壺漿以迎王師”,這句話在後來的歷史中,經常用來形容得到人民擁護的戰爭。凡是能夠得到人民簞食壺漿以迎之的王師,就是正義之師,一定能夠取得戰爭勝利的 結果。另外,把救民於水火這樣的舉動,包括征伐,看作“若時雨 降”,好像及時雨一樣,這樣一種比喻,在後來也是常見的。所以說,這一章也為後世留下了很好的語文資源。

《孟子》七篇解讀|梁惠王篇(2.1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