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七篇解讀|梁惠王篇(1.3)

【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兇,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兇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 則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

“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 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 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孟子·梁惠王上》

梁惠王曰:“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

梁惠王說我對國家應該算是費盡了心力了。“寡人”是君王的自稱。

“河內兇,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兇亦然。”

當時魏國分成河內和河東兩個區域,河內這個地方碰到凶年收成不好,就把河內的人民遷移到河東去住,河東的收成好,把河東的糧食運一部分到河內來救災。若是碰到河東這個地方年成不好、鬧饑荒的時候也是採取這樣的辦法。梁惠王是想以此來體現自己的盡心。

“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我看鄰國的政治,沒有像我這麼用心的,可是鄰國的人民也沒有減少,我的人民也沒有增多,這是為什麼?梁惠王想,我的國家治理得好,鄰國的人民就會跑到我的國家來,我的國家人口就會增多了。古代追求廣土眾民,一是追求領土疆域的擴大,一是追求人民的增多。可是事與願違,這是為 什麼?孟子這樣回應:

“王好戰,請以戰喻。”好戰就是喜歡征伐、戰爭,王喜歡戰爭,請允許我用戰爭做比喻。“填然鼓之”,填然,是鼓聲。“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交戰雙方敲響戰鼓,然後兵刃交接,丟盔卸甲、拖著兵器逃走這樣的狀況在戰場上也出現了。在逃走的人裡面有的逃了百步停下來了,有的逃了五十步也停下來了。 “以五十步笑百步”,指逃了五十步的人笑話逃了百步的人是逃兵,大王怎麼看這個問題呢?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梁惠王說,不行,只是沒有達到一 百步而已,但是逃跑是一樣的。“是亦走也”,走,是逃跑的意思。

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

孟子說,您如果瞭解五十步笑百步的道理,那您國家的老百姓沒有增多,也應該是可以理解的。

這是梁惠王和孟子的對話,梁惠王提出了問題,孟子用一個比喻作答。下面是孟子對於梁惠王的問題做的正面解答。梁惠王提出的問題,實際上是治國理政的根本問題,到底什麼是治國理政的根本和要法?那個根本在哪兒?治國理政是有本有末的, 要辨明本末,要抓住根本。關於這個根本,孟子講了下面幾條:

“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谷代表糧食,是糧食的總稱。 只要你不違背農時,糧食是吃不完的。

“數罟不入垮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數,是比較細。罟,是一種網。如果不用比較細密的漁網去池子裡面撈魚,那麼魚鱉是吃不完的。

“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農有農時,山林也有山林的時。砍伐樹木掌握一定的時間,而不是濫伐,那麼木材的使用也是無盡的。

“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糧食、魚鱉都吃不完,木材都用不完,這樣人民生養死葬就沒有什麼不滿的了。這樣的情況,孟子認為是“王道之始也”。

這段話的重點講的是什麼呢?是“王道之始”,治國理政的根本在孟子來講就是王道。王道首先表現在上面講的這幾句話, 這裡我們看到更多的是強調“不違農時”“數罟不入垮池”“斧斤 以時入山林”這些,其中所表達的是一種農林之政,很類似於我們今天在保持生態和可持續發展方面的一些思路和做法。農林之政,重在掌握農時、掌握季節,把這些作為王道的開始,而不是王道的全部。

孟子認為這些農林之政作為王道的開始,已經起了一種保障的作用。接下來孟子講: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 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這一段孟子講的仍然是王道,前面講了王道之始,這裡講的是王道之本。首先,要保證人民有五畝之宅,有雞豚狗彘之畜,有百畝之田,也就是要有產業基礎,即後面講的制民之產。有了這些, 百姓才能夠達到溫飽的狀態,在我們今天講就是小康。對於孟子而言,能使所有的人民不飢不寒,達到溫飽,這就是一個理想的社會了。

孟子講有恆產者有恆心,五畝之宅、雞豚狗彘之畜、百畝之田就是人民恆產的基本建設。除了這些恆產的保障之外,他也談到 了一些屬於農林之政的層面,比如說“百畝之田,勿奪其時”,要能夠按照天時去耕種,不能干擾,雞豚狗彘之畜也是要“無失其時”,都很強調“時”的概念。“樹之以桑”則是具體的指導,你如果有五畝之宅,就可以種植桑樹了,這樣五十歲以上的人就可以穿帛了。

這是王道基礎的建設,但還不是王道的全部,王道的全部還要加上一條,“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即要有教化,庠序是古代的學校。學校裡講什麼呢?這些學校都是地方上的,像我們今天的社區學校,主要是講孝悌之義,以孝順父母、敬愛兄長等家族倫理道德為主要內容來教育家族的成員,特別是家族的子弟。教導好了,孟子認為就不會有頭髮花白的人頭頂、揹負著重物在路上奔波了。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認為,前面這幾條都做到了, 王道就完整了,即使這個人原來不是王,他也可以完成一個王的事業。

最後孟子說: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 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狗彘,就是豬狗。檢,這裡可以作禁止來理解。豬狗吃人的糧食,你不禁止,路上有餓死之人的屍體,你還不知道把倉庫打開放糧;老百姓死了,你說這個不怪我,這得怪老天爺年成不好。這就好像你殺了人,卻說人不是你殺的,是兵器殺的。君王如果不把這些政治上沒有做好的事情歸罪給年成不好,也就不用擔心自己國家的人民不加多,因為天下的百姓都來歸附於你了。但如果你不自己承擔自己的責任和罪過,而把責任推給上天,這就和殺人的人說是兵器殺人一樣。

《孟子》七篇解讀|梁惠王篇(1.3)

1.3的重點是在後面所講王道的內容。“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這句話則是這一章的關鍵性、提示性語句。這提示我們,這一段表達孟子關於王道的思想,對什麼是王道之始,什麼是整個的王道,至少表達了三個層次。最後講,這幾條如果都做到 了,“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可以說,孟子是想用這樣的王道思想來替代當時流行的合縱連衡、以殺伐為上的道。從1.3我們可以看出來,孟子在治國理政方面有他自己的理想、方法,他希望用他所理解的王道,後面又叫王政,也可以叫仁政,來說服當時的統治者,實現他關於社會的理想。

《孟子》七篇解讀|梁惠王篇(1.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