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七篇解讀|梁惠王篇(2.10)

【原文】

齊人伐燕,勝之。宣王問曰:“或謂寡人勿取,或謂寡人取之。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五旬而舉之,人力不至於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

孟子對曰:“取之而燕民悅,則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悅,則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 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豈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熱,亦運而已矣。”

——《孟子·梁惠王下》

齊人伐燕,勝之。宣王問曰:“或謂寡人勿取,或謂寡人取之。

齊國伐燕取得勝利後,齊宣王就請教孟子有的人勸我不要吞併燕國。取,就是吞併的意思。也有人勸我吞併燕國。因為戰爭結束之後,就有一個戰勝國怎麼處理戰敗國的問題。

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五旬而舉之,人力不至於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

然後齊宣王就講他自己的想法,說一個擁有萬輛兵車的大國去討伐另一個擁有萬輛兵車的大國,五十天就拿下了。這個如果僅僅靠人力,恐怕是做不到的。如果不是人力造成了這樣的結果,那一定就是天意了。因此,如果不取,恐怕會有 “天殃”,就是天要給你降下災禍。還是取了吧,你看怎麼樣?

這是齊宣王的意思,他顯然是想“取之”。

孟子對曰:取之而燕民悅,則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悅,則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

孟子的回答是這樣:“取之而燕民悅”,如果你吞併了燕國,燕國的老百姓都很高興,那就取之。周武王就是這樣。武王伐殷就是取代了殷商的統治。“取之而燕民不悅”,如果你想吞併它,可是燕國的老百姓都不高興,則勿取。周文王便是這樣。文王在三分天下有其二的時候,他仍然服事商紂王。

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豈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熱,亦運而已矣。

然後孟子就解釋,一個大國攻打另一個大國,為什麼會“五旬而舉之”。他說你看戰場的情況,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人民“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簞是一種竹筐,壺是一種瓦壺、陶壺。老百姓用竹筐裝著飯食,用壺裝著酒水來迎接 大王的軍隊,那有什麼其他的原因呢?只是“避水火”,要逃避這種水深火熱的生活。如果取之的結果是水益深、火益熱,老百姓得到的是更加水深火熱的生活,那燕國的老百姓“亦運而已矣”,“運”就是躲避而轉移,他們就要轉到其他的地方去了。

這一章就齊國伐燕的事,齊宣王與孟子都發表了看法。關於“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五旬而舉之”到底怎麼解釋,齊宣王是訴諸天意,認為這是上天的旨意,但是孟子採取了相反的立場,孟子是訴諸民意。孟子說:“豈有他哉?”其中就包括了對齊宣王天意說的否定。哪有什麼天意呀,就是老百姓水深火熱的生活過不下去了。人民的意願就是要逃避這種水深火熱的虐政。

應該說,齊宣王這種訴諸天意的解釋,在當時還是一個普遍的情況。戰國時代的很多故事裡邊,很多人,包括帝王、智者,都用天意來解釋戰爭的勝負。《國語•越語》裡就有這樣的話:“天予不取,反為之災。”天予,就是上天給予。天給予你,你如果不取,那就要受到災禍。所以,對齊宣王來講,取或者不取,就是天給你的你到底要還是不要。某種程度上,這種思維方式也反映了當時人們信仰的一種狀態,就是將一些大事都歸結為天意。

我們知道,孟子其實並沒有完全否定天這個概念,但是在取與不取的問題上,他的立場是非常鮮明的,他完全摒棄這種天予的思想,認為取還是不取一定要根據民意。就是說,勝負的結果不是天意,也不是軍力的差異造成的,而是老百姓的心願造成的。 再看歷史上齊國對燕國的這場戰爭,士兵根本不願參加戰鬥,城門都打開,這就表示了人民對戰爭的態度。所以,孟子的講法,確實也是有根據的。

《孟子》七篇解讀|梁惠王篇(2.1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