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七篇解讀|梁惠王篇(2.12)

孟子》七篇解讀|梁惠王篇(2.12)

2.12是講鄒與魯發生了小規模的軍事衝突

【原文】

鄒與魯哄。穆公問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誅之,則不可勝誅;不誅,則疾視其長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則可也?”

孟子對曰:“凶年饑歲,君之民老弱轉乎溝壑,壯者散而之四方者,幾千人矣;而君之倉癝實,府庫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殘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夫民今而後得反之也。君無尤焉!君行仁政,斯民親其上,死其長矣。”

——《孟子 梁惠王下》

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誅之,則不可勝誅;不誅,則疾視其長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則可也?

鄒與魯發生了小規模的軍事衝突。這時鄒穆公就問孟子:鄒國跟魯國的軍事衝突裡邊,我的官員死了三十三個人,可是人民一個也沒有死。這個“民”可能不是指一般的人民,而是很大一部分是當時的士卒。有司是率領士卒的長官,士卒“莫之 死也”,可以說是莫為之死也,沒有為自己的長官去死、去賣命。 其次,這個“民”也包括普通的百姓。怎麼處理這件事呢?如果你殺了這些人吧,人數太多,多到不可勝殺;可是不殺,這些人又非常可恨,他們眼睜睜看著自己的長官死了,也不去救。這該怎麼辦?

穆公講的這個事件涉及官民關係,即官員跟老百姓的關係。

凶年饑歲,君之民老弱轉乎溝壑,壯者散而之四方者,幾千人矣;而君之倉癝實,府庫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殘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夫民今而後得反之也。君無尤焉!君行仁政,斯民親其上,死其長矣。

孟子做了這樣的回答:“年景不好的時候,饑荒嚴重,你的人民,年老體弱的屍體就都散在那個山溝和山坡上面,壯年的就逃散到四方去找生活。這樣的人幾乎達到千人之多。而大王的倉庫裡邊堆滿了糧食,庫房裡面裝滿了財物,官員也沒有一個向您報告老百姓的災情。這就是這些有司瀆職怠慢、殘害老百姓的表現。”

在孟子看來,這場衝突並不是偶然出現的,它是有來歷的,它的根源就在於官民關係的惡化。一方面是君民生活形成強烈的對比,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老百姓荒年中餓死的餓死,逃散的逃散,可是君主的倉庫裡面裝滿了財物。另一方面,這些官員平時“上慢而殘下”,“上慢”就是不向上報告,怠慢自己的職責; 同時又“殘下”,不僅不上告並救助百姓的困苦,反而殘害百姓。這樣,就造成了官民關係的緊張。這種官民關係,你還能希望在與外國發生軍事衝突的時候,百姓會對官員有救助的行為嗎?

“君無尤焉”,你也不要怪罪這些人民,尤就是怪罪的意思。“君行仁政,斯民親其上,死其長矣”,只要君主您(這裡指的是鄒穆公)能夠行仁政,那麼人民自然就會親近君上,也能夠為他的長官去賣命。

這一章涉及君民關係,孟子並不是就事論事,不是僅就魯國和鄒國這場邊境軍事衝突中那種君民關係作討論,而是把它放在當時整個鄒國的君民關係狀況裡邊來看。因此,他的這個講法, 鄒穆公應該是肯定的。特別是他引用了曾子的話,“戒之戒之! 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我們今天經常用“出爾反爾”這個詞, 但就曾子的原話來說,出爾反爾,就是從你身上出去的,還要還回到你身上來的意思;具體到這裡講,還要還回來的,那就是報應和報復。“夫民今而後得反之也”,你君民關係已經壞到這樣了,今天人民給你報復,還給你了。所以,君主不要歸罪人民,應該反省你自己的政治,反省你治國理政的這些政策推行,反省你治下的君民關係。

當然,很多古書上的話後來都變成成語,成語在引用的時候往往脫離了它原來的具體的意思,把它抽象化、一般化。但是,我們一定要具體地瞭解曾子這句話在這裡的意思。另外,孟子所講的 “凶年饑歲”“老弱轉乎溝壑”,這是在《孟子》全書裡邊經常用到的,是描述當時社會狀況的語句。在這一章裡,他特別把它跟當時的君上和長上的生活做強烈的對比,應該說說服力還是比較強的。

孟子》七篇解讀|梁惠王篇(2.12)

解讀專家:陳來

朗誦:市政德辦 邢巍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