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例人體冷凍完成,未來50年或將復活

想必只會出現在科幻電影當中的人體低溫冷凍技術,隨著近年來的科技發展,已然可以在現實當中應用了。

我國首例人體冷凍完成,未來50年或將復活

2017年的5月份,中國便開展了第一次人體冷凍技術。一位身患癌症的婦女去世不久,她的遺體就被山東醫學院臨床人員進行程序性降溫。最後他們將這名婦女的遺體,放置在容積2000升,溫度在零下196攝氏度的液氮罐內部凍存。

我國首例人體冷凍完成,未來50年或將復活

此前,醫學人員先在婦女體內注射抗凝和抗氧化及其中樞神經營養物質,用輸注冰鹽水的方法將婦女的身體進行物理降溫。這樣的手段是為了保障婦女身體內部的供血供氧,使得機體具備相應的生理功 能。而且還使用專門的防凍劑替換人體內部的血液和水分物質,免得身體內部的水分低溫成冰,刺破身體內部細胞。最終以頭朝下、腳朝上的姿勢放置於液氮罐內部。

我國首例人體冷凍完成,未來50年或將復活

畢竟身處在特製的極寒溫度,時間對於她來說是沒有意義的。而人體在低溫保存過程期間,還需要每隔半個月的時間補充液氮氣體。別看僅僅是冷凍遺體,每年的花費金額就足足高達5萬。經過這樣的低溫保存屍體,也許在不久的將來,運用高科技可以將她復活,治療她的癌症。

我國首例人體冷凍完成,未來50年或將復活

目前這種冰凍試驗,可謂是十分的大膽。即使最後試驗以失敗為告終的話,也將會為未來的醫療領域做出寶貴的參考案例。對此,你們是怎麼看待這項人體低溫冷凍技術呢?

我國首例人體冷凍完成,未來50年或將復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