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罗股份:用科技对话“科技咖”先贤詹天佑

森罗股份:用科技对话“科技咖”先贤詹天佑

(图:詹天佑纪念馆)

詹天佑这个名字,伴随着的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这个记忆,它打破了外国对中国铁路修建、运营的垄断,是中国人的骄傲。在北京的时候,还曾特意坐火车去八达岭长城,想看看青龙桥车站和人字形铁路。

森罗股份:用科技对话“科技咖”先贤詹天佑

(图:詹天佑纪念馆地处八达岭游览区内,可在参观世界文化遗产之余对我国近代工业遗产进行了解)

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之外还有工业遗产

2018年初,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一批)名单,入选理由是:“不使用外国资金及人员,由中国人自行设计,投入营运的第一条干线铁路,打破了外国对中国铁路修建、运营的垄断;由詹天佑负责设计、建造,在国内最早使用“人字形”展线;开凿八达岭隧道使用中间竖井法,依靠人力建成了中国筑路史上第一条长大隧道”。

工业遗产的概念对不少人来说相对陌生,它指包括具有历史、技术、社会、建筑或科学价值的工业文化遗迹。工业遗产不仅仅是文化遗产,也是记忆遗产、档案遗产。

作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批人,“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的詹天佑,为我们留下了可供学习观摩的宝贵工业财富。早在1962年,铁道部就在京张铁路青龙桥火车站设立詹天佑临时陈列室,而后经过近60年的蝶变,如今的詹天佑纪念馆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陈列面积1850平方米,馆藏文物2000余件。

展陈通过实物、图片、图表、沙盘模型、场景复原及多媒体视频、触摸屏等多种形式和手段,翔实生动地展现了詹天佑先生爱国、创新、奋斗、自强的光辉一生,也展示了现代化和谐铁路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是百年中国铁路史的缩影。

森罗股份:用科技对话“科技咖”先贤詹天佑

(图:詹天佑纪念馆内大量珍贵文献资料)

从“干工业”到“看工业”

作为呈现国家工业遗产参观的代表,詹天佑纪念馆经历了近60年的发展,从临时陈列室发展成为今天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在詹天佑纪念馆展馆内存放有大量有机文物,其中包括詹天佑当年使用的测绘用具、图纸、图书、手稿、勋章、奖章、学会证书、詹天佑建议全国推广使用自动车钩的建议书史料和自动车钩模型、詹天佑祖先在广东省南海县申请入籍获准的史料、詹天佑遗著、生活用品以及他所保存的辛亥革命历史照片(与孙中山合影、孙中山视察京张铁路照片)等。

然而经过近60年的发展,除展馆外部建筑展示空间逐步提升之外,馆内陈列空间布置以及文物保护手段也急需提升。2018年5月14日,一家名为天津森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提供方顺利完成了詹天佑纪念馆30台升降式和3台立式低氧气密恒湿展柜系统的安装和交付试验。

森罗股份:用科技对话“科技咖”先贤詹天佑

(图:詹天佑纪念馆气密恒湿展柜系统设计阶段)

森罗股份:用科技对话先贤

由于文物保存需要“防虫、防霉、防酸化、防氧化、防腐蚀”等多项功能予以辅助,此次森罗股份为詹天佑纪念馆量身定制的气密恒湿展柜系统依据藏品的类别不同,展柜内氧含量可在2%~21%范围内调控,湿度控制在30%~60%RH范围内,调控精度控制在±3%RH,静态封存状态下展柜内日较差不大于3%RH。现场检测结果表明,展柜内日均氧含量变化<0.2%,湿度日较差约2%RH。此次森罗股份采用的是专有的气密处理工艺、多级带压复合过滤和分子级氮氧分离等技术,气密性小于3% ,实现了文物长期在“恒湿、洁净、低氧”环境中储藏展示。展柜全部采用低反夹胶玻璃,透视性好、不反光、具有高透光性,确保了良好的视觉展示效果。

森罗股份:用科技对话“科技咖”先贤詹天佑

(图:詹天佑纪念馆气密恒湿展柜系统施工现场)

工业遗产是人类文明和历史发展的见证,其所具有的历史文化价值、知识价值、科学技术价值、经济价值和艺术价值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受到普遍重视。

过去由于自然条件和主观意识的原因,被损毁的文物不计其数,令人痛心。希望随着我国文物保护意识、制度和科技手段的不断提高,我们的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得到越来越好的保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