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过了,降准来了,如何保住我们的钱袋子?

长假过了,降准来了,如何保住我们的钱袋子?

于无声处听惊雷,国庆长假的最后1天,央行降准了,一下就是1%。

而这也是今年以来的第四次降准了,释放资金约1.2万亿元,前三次降准分别在1月,4月,7月。

长假过了,降准来了,如何保住我们的钱袋子?

降准原因,官方有回复,各路人马也有解读,在此就不赘述了。

毋庸置疑的是,每次降准,对于股市、楼市以及实体经济,算是利好。对于投资理财来说,可谓是有利有弊。

长假过了,降准来了,如何保住我们的钱袋子?

余额宝等货币基金收益要“凉凉”。

因为余额宝等货币基金,主要投向主要是银行协议存款,国债,央行票据等低风险产品,这其中,银行协议存款占了最大比例。

降准后,银行的自由资金会增加,缺钱压力得到缓解,对协议存款的需求会不断减少,在金融市场中,余额宝等货币基金的议价能力会不断被减弱,收益也会随之降低。

数据显示,在国庆假期前的一周中,有74只互联网“宝宝”产品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为3.25%,连续十周下跌,至去年2月以来最低水平。

此次央行降准1个点,对于余额宝等货币基金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其实,不只“宝宝”日子不好过,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也在走低。

据经济日报报道,近期,银行保本型理财产品“量价齐跌”,收益率也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其实也不难理解,降准之后,银行的资金变得不那么紧张了,所以对存款的需求就不那么迫切了,这就给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下降提供了可能性。

既然如此,有什么渠道可以让大家方便又稳妥地赚钱呢?

长假过了,降准来了,如何保住我们的钱袋子?

长假过了,降准来了,如何保住我们的钱袋子?

保守型的投资者可以结构性存款。

结构性存款,会把大部分或者全部的本金拿去投资银行存款,小部分用于投资外汇、黄金、指数等其他金融衍生品。

银行存款部分保证了最低收益率,金融衍生品这一块,使得投资者有获得较高收益的机会,如果亏损,对前一部分也没有影响。

因此,结构性存款,也被称为“保本理财接班者”。

根据央行数据,截至今年8月末,我国商业银行发行的结构性存款余额已经突破了十万亿大关。

目前,发行结构性存款的银行有许多,其中,部分地方性银行及民营银行的结构性存款,利率上限很多在5%以上。

如果手里的钱多些,能达到20万,那么也可以了解下大额存单

有数据显示,2018年7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和5年的定期存款利率分别为1.44%、1.69%、1.97%、2.60%、3.25%和3.25%;而同期限大额存单的市场平均利率分别为1.64%、1.94%、2.28%、3.18%、4.15%和4.19%。

两相对比之下,大额存单的利率明显比银行存款高,3年期的大额存单利率,更是超过了货币基金的平均收益率。

长假过了,降准来了,如何保住我们的钱袋子?

长假过了,降准来了,如何保住我们的钱袋子?

稳健型投资者可以选择纯债基金。

纯债基金可是今年市场上表现最好的一个投资品类,因为其只投资债券,所以风险波动也低。

关于纯债基金,之前也给大家介绍过:

除了余额宝跟银行理财,还有个靠谱的赚钱路子!

另外,也可以考虑下保险理财,比如说之前备受关注的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产品。

目前,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产品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灵活型产品,灵活存取,随时可申赎。

另一类是定开型产品,封闭期在7天、30天、180天甚至是2年不等。

封闭式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产品1万元起投,相比同类型的封闭式银行理财产品5万元的起投标准,投资门槛更低。

更重要的是,安全度相对较高,本金一般都能得到保障;同时还有产品以中短期为主,流动性佳;此外就是收益率一般略高于货币基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