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再无金镛!先生千古!


世间再无金镛!先生千古!

世间再无查良镛!

秋风萧瑟的十月,果然弥漫着离别的气息,继李咏后,金庸也走了。

他本不叫金庸,一切的一切源于1955年的灵机一动。搁笔预备交稿时,却发现缺了个笔名。于是便将查良镛里的镛一拆为二,金字在前,庸字在后。

他有着显赫的身世,徐志摩是他表哥,表姐嫁给钱学森,姑父蒋百里撰写《国防论》,琼瑶是他表外甥女,串联起来,构建起一个庞大的名人家族。

他最有代表性,也是最得意的14部作品,其实并非部部经典。射雕三部曲、《天龙八部》与《笑傲江湖》必然是极品;那么《鹿鼎记》、《白马啸西风》、《侠客行》、飞狐系列与《连城诀》便稍逊一筹,堪为良品;而《鸳鸯刀》、《书剑恩仇录》与《碧血剑》,便只能是中品了。但这也恰恰体现了金先生的伟大之处,历经沉淀,笔力愈发醇厚,进而写出传世杰作。何为传世杰作?信手拈来,便是一段又一段,盒饭里的《金庸异闻录》系列,稍加整理,或黑老汉,或讽晓武,竟毫无违和感。

一如《笑傲江湖》,你满以为这是武侠世界,细细一看,实则政治版图。所谓大侠,掌门,宗师,教主,个个都是政治人物。左冷禅要并五岳,岳不群要扮猪吃虎,任我行妄图一统江湖,冲虚方正冷眼旁观,便是二流人物的青城山余观主,也要不惜代价夺那辟邪剑法。权力如春药,足以令人癫狂,倒衬托出挥刀自宫,痴心莲弟的东方教主有那么点儿可爱了。凝视着着群魔乱舞的江湖,令狐冲唯有轻轻一笑,隐居梅庄,与任盈盈琴瑟和鸣,共度余生。

一如射雕三部曲,你满以为这是武侠世界,细细一看,实则家国情怀。郭靖死守襄阳,杨过击毙大汗,无忌举兵反元。三大主角的性格有憨直,有叛逆,有寡断,可无论哪个,都是顶天立地的的汉子,都配得上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一如《天龙八部》,你满以为这又是武侠世界,细细一看,通篇做人道理。萧峰大好男儿,一生光明磊落,从无瑕疵。他历经艰险,蒙受奇冤,恶战群豪,出生入死。有道是大侠本该倜傥风流,偏偏萧峰对阿朱用情极深,正所谓阿朱就是阿朱,四海列国,千秋万载,便只有一个阿朱。临到末了,直面难以抉择的惨烈命运,断箭自刎,不负族人亦不负大宋。每每翻阅至此,总会叹息不断,不忍再读。以至天龙真正的结尾,那小丑般沉迷乡间童子万岁万岁万万岁的慕容复,倒像是金先生为平复读者情绪而特意设置的黑色幽默了。

而更多的金书里,又穿插着各式各样的无奈,如李文秀的“那些都是极好极好的,可我偏偏不喜欢”;如凌霜华拼尽最后力气刻下的“丁郎丁郎,来生来世,再为夫妻”;又如越女阿青一人一枝,尽破两越甲,却被西施倾国倾城所震,失望,沮丧,惊奇,羡慕进而崇敬,一声清啸,破窗而出,神剑自此不现江湖。

这些无奈,又恰恰对应了那句台词: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他的书里有豪情万丈,有百折千回,有江湖险恶,有人心叵测,有温情脉脉,也有尔虞我诈,但更多的,却是给读者灌输价值观与人生观。一如金庸在自传散文《月云》里所自述的的那样————

挺奇怪的吧,一位笔下刻画出无数大侠的作者,却用这份细腻与纤柔,教会了我们良知、仁德、善恶、正邪,并在读者的内心深处植下一颗种子。待到发芽之时,便会让整个社会获益良多。现代社会里,读者们当然没机会一壶酒,两斤牛肉,拔刀亮剑快意恩仇,更不会成为顶天立地的大侠;可读者们却会时时刻刻,以大侠们为榜样。毋庸置疑,榜样的力量。而这,便是金庸留给这个世界,留给我们的,最大一笔财富。

先生千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