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皇帝曾怠慢朝政,長達30年,權力卻始終抓在手中

自古以來皇帝寶座之所以那麼誘人,全在於那個寶座所象徵的權力,只要得到那個寶座就可以指點江山,定人生死,一言一行無人不敢遵從。所以坐上這個位置的人,一旦品嚐到權勢的妙處,不管如何的清心寡慾也很難丟開手裡的權力。明朝的萬曆就曾經有30年不理朝政,可最後權利仍然是掌控在他手中,並未旁落。

這位皇帝曾怠慢朝政,長達30年,權力卻始終抓在手中

最初的導火索是與內閣大臣爭執太子人選,萬曆皇帝希望冊立貴妃生的兒子,可惜兒子排序靠後,不是長子,被內閣大臣們否決。可是內閣大臣擁護的長子是宮女所生,血統不高貴,皇帝十分厭惡他,從沒把一星半點的父子之情給這個兒子,哪裡會想要把皇位傳給他?可惜除了大臣們,就連萬曆皇帝的生母,當朝的太后也堅持讓大孫子當太子。當時能壓制萬曆的張居正早已經死了,這個問題僵持了長達十餘年時間,萬曆也沒能獲勝,火上心頭,索性來了招避居後宮,從此不出。

這位皇帝曾怠慢朝政,長達30年,權力卻始終抓在手中

最開始他是不願意每天上朝,好歹對於官員們呈上來的奏章,還是會做一些批覆。可到了後來,他連奏章都不看了,按明朝當時的制度,皇帝是整個政府班子裡唯一有資格拿主意定乾坤的人。萬曆皇帝不願意主持朝政事務,但是他又不願意把權力給予太監或者是大臣,每天有那麼多事情需要處理,他都是通過諭旨來傳遞信息。從此大臣們就迎來了一個很特殊的情形,稟告事情再也不能君臣面對面交流了。

這位皇帝曾怠慢朝政,長達30年,權力卻始終抓在手中

當時的國家重臣于慎行,趙志皋等人每天憂心不已,可對方是皇帝,勸說無效還打罵不得,簡直毫無辦法,他們每天就盯著太陽影子,根據影子的長短來判斷是否到了下班的時候。各個崗位的都出現官職空缺的現象,到了萬年皇帝執政後期,內閣的新成員和朝中一些新臣子從來都不知道皇帝長什麼模樣,因為從來沒有見過皇帝。這種狀況在歷史上恐怕就僅此一朝,別無他家了。

這位皇帝曾怠慢朝政,長達30年,權力卻始終抓在手中

這麼奇葩的事情也只有萬曆做得出來,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明朝還是在三次大規模的戰爭上取得了勝利。他在位的中後期,雖然沒有正常上朝處理事情,卻對朝中各種大事心有成算,權力也一直掌握在他的手中。這個時期既沒有宦官外戚干政,也沒有很出挑的大奸臣,可見他還是有本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