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31沒來航展真是因為要當四代艦載機?孫聰院士這番話或是答案

這幾天,珠海航展上,以殲-20、殲-10B推力矢量版驗證機為代表,中國國產四代和三代半戰鬥機前所未有的展示著自己的實力。

其實,中國現在研發了2種四代機,在航空工業集團展臺上,殲-20和FC-31的模型是居於中心位置的,但對於後者是否真的已被我軍特別是海軍列進裝備序列、“上戶口”,網絡說法眾說紛紜,但近期在航展上,“鶻鷹”戰鬥機總師孫聰院士一番表態,算是一個明確信號。

殲31沒來航展真是因為要當四代艦載機?孫聰院士這番話或是答案

這是在中國航空報對於航空工業諸多廠所負責人的一次“群訪”中披露的,在回應媒體對殲-15之後中國下一代艦載機的發展路線這個問題時,中國工程院院士、航空工業科技委副主任孫聰就指出“說到下一代艦載機,隨著作戰理念和技術的發展,未來的海空戰場將會呈現出許多新的特點和變化。瀋陽廠所近幾年也針對上述特點開展了大量的、系統性的研究和積累。”

殲31沒來航展真是因為要當四代艦載機?孫聰院士這番話或是答案

但他話鋒一轉,提到“一旦軍隊有需要,瀋陽地區一定會全力以赴完成好研製任務。”這段話引起了軍迷廣泛的關注,它至少有兩層意思,第一是瀋陽廠所對下一代艦載機進行了不少的前期預先研究工作,這是我軍新裝備在立項前的一個普遍的積累過程,比如直-10項目,1999年正式立項,但預研是1989年開始的,但他同時也指出“一旦軍隊有需要,瀋陽廠所就會完成好研製任務”,這句話其實潛臺詞是軍隊暫時還沒有需要。

殲31沒來航展真是因為要當四代艦載機?孫聰院士這番話或是答案

圖片:FC-31目前仍未獲得軍隊立項

這個“軍隊”應該就是指中國海軍,孫聰這番話也側面證實,中國海軍對於下一代艦載機的選型,還處於比較初級的階段,至少並沒有像一些軍迷臆測的那樣,進行了競標,甚至是跳過競標階段,就“欽定”由瀋陽所、沈飛的FC-31“鶻鷹”擔當大任了。

殲31沒來航展真是因為要當四代艦載機?孫聰院士這番話或是答案

圖片:本屆航展AVIC展館內的FC-31,注意沒有標“J-31”,烏龍親攝

這個結果並不意外。現在中國海軍是已經一隻腳步入了雙航母時代,但兩艘基於俄羅斯的庫茲涅佐夫級復建和新建的滑躍起飛、攔阻降落型航母,使用的是殲-15戰鬥機,在殲-15基礎上研發的殲-15電子戰飛機也將成為“飛鯊”的好搭檔,剛剛在遼寧艦上完成了最複雜的夜間起降科目,初具戰鬥力了,短時間內更換“海四”上艦,戰鬥力還得重新摸索,畢竟我們不是要2艘科研訓練艦,而是要2艘能打仗的航母。

殲31沒來航展真是因為要當四代艦載機?孫聰院士這番話或是答案

圖片:殲-15依然是前2艘航母的標配

當然很多網友認為,現在美軍在東亞部署了以F-22和F-35為核心的四代機群,實現了隱形化,殲-15早已力所不逮。其實,面對F-35的壓力,區區兩艘航母上那幾十架殲-15,全部都換成大家臆想中的完全版採用渦扇-19的FC-31,也只是杯水車薪而已,與其大動干戈,不如加速列裝完善度更高、可用於遠海作戰的殲-20戰鬥機,搭配反隱形防空作戰體系見效更快。

殲31沒來航展真是因為要當四代艦載機?孫聰院士這番話或是答案

圖片:殲-20才是對抗F-35的主力,@沉默的山羊截圖

長遠來看,“海四”的到來,的確會讓中國海軍航母戰鬥群的制空、對海作戰能力有很大的提升,但能用得上“海四”的,恐怕最早也是使用彈射起飛、攔阻降落的下一艘常規動力航母在設計之初才會考慮的事情,而它能用起碼都是5年以後的事情了,因此中國海軍對於“海四”不急,完全可以理解。

殲31沒來航展真是因為要當四代艦載機?孫聰院士這番話或是答案

圖片:殲-15電子戰機優先度都高過海四,感謝原作者

現在,國產新型高技術武器,普遍都要經過各廠所PK競標,有一個“大浪淘沙”的過程。“海四”對於中國海軍未來的航母建設是一個很大的事情,不太可能直接省略了競標過程,FC-31能夠真的如一些軍迷所願,變成“殲-35”上艦,“打鐵還需自身硬”,渦扇-19進度快慢或許是一個關鍵因素,海軍恐怕也會在FC-31這樣的“中型雙發”和殲-20艦載型這樣的“重型雙發”上進行仔細權衡。

殲31沒來航展真是因為要當四代艦載機?孫聰院士這番話或是答案

圖片:FC-31還需在出口市場尋求突破口

孫聰院士作為航空工業集團科技委副主任和“鶻鷹”項目的直接牽頭人,這一番表態是“重磅”的,足以能夠對FC-31目前是否已經“參軍”這個話題下定論了,所以不論是“鶻鷹”上艦的鐵粉,還是殲-20艦載型的死忠,都不要難過,“海四”這件事兒,根本還沒有見分曉。

殲31沒來航展真是因為要當四代艦載機?孫聰院士這番話或是答案

與此同時,對於FC-31來說,大概率還需要在國際市場找到突破口,通過巴基斯坦或者一些中東國家國際用戶的高要求完善自身,是否能夠逆襲“海四”項目,像L-15、K-8等多種國產戰機一樣實現“出口轉內銷”,還得看自己在市場歷練中進步有多快,印證一句“寶劍鋒從磨礪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