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最短命”的王朝,從建立到滅亡僅3年,卻出了3位皇帝

歷史的車輪是不斷前進的,而朝代更迭也是再正常不過的,即便是維持了上百年的朝代,最終也盛極而衰走向滅亡,更不用說那些短暫存在的王朝,還沒走向興盛就淹沒在歷史中。像後漢就屬於後者,它是中國歷史上“最短命”的王朝,從建立到滅亡僅存在了三年時間,但在這三年裡後漢卻出了三位皇帝。

中國歷史上“最短命”的王朝,從建立到滅亡僅3年,卻出了3位皇帝


如此快速的朝代變換髮生在五代十國,後漢屬於五代中的第四代,在它之前的王朝是後晉,在這個時期戰爭紛亂,地方政權林立,所謂的五代也就只是掌握了中原政權的朝代。五個朝代和十個主要割據政權的建立都只發生在短短的54年裡,五代十國的混亂程度由此可見一斑,而這也給不少人帶來了耀升的機會。

中國歷史上“最短命”的王朝,從建立到滅亡僅3年,卻出了3位皇帝


後漢的開國皇帝是劉知遠,他生於唐昭宗乾寧二年,自小面貌奇特、沉穩寡言,有著超出同齡人的成熟和高遠志向。少年時他在李嗣源也就是之後的後唐明宗手下當兵,後來他因為屢次解救李嗣源的得力將領石敬瑭而被提拔,從此便開始跟隨石敬瑭做事。而後在經歷了明宗登基和去世、後唐閔帝被殺、末帝繼位的壓迫後,石敬瑭在劉知遠等人的幫助下成功建立了後晉。

後晉在建立後就忙於抵抗契丹的騷擾,但奈何契丹勇猛再加上後晉內部渙散,從而導致了公元947年的遼滅晉之戰,同年劉知遠以中原無主為名建立後漢。後漢建立後,劉知遠的首要任務依然是收復中原抗擊契丹,最終在百姓的團結抗擊和劉知遠的領導下中原局勢趨於穩定。

中國歷史上“最短命”的王朝,從建立到滅亡僅3年,卻出了3位皇帝


公元948年,劉知遠因長子之死傷心病重逝世,其二子劉承佑繼位為後漢隱帝,並由幾位權臣輔佐,雖然輔政大臣給予了後漢隱帝不少的幫助,但畢竟是大權在握,皇帝怎麼會對他們安心。果不其然,後來劉承佑就將猜忌化為行動,直接殺死了楊邠、史弘肇、王章和郭威的家人,郭威被逼起兵反抗。

中國歷史上“最短命”的王朝,從建立到滅亡僅3年,卻出了3位皇帝


而劉承佑還是太過於年輕,最終不敵久經沙場、重兵在握的郭威,950年漢軍大敗,劉承佑出逃西北,但在逃亡途中,隨行的茶酒使郭允明誤以為追兵趕到,為了保命他就殺了劉承佑,誰知到達的是劉承佑的親兵,但皇帝已死也無力挽回了。

此時郭威因為沒有合理的名號登基,所以他就擁立劉知遠的養子劉贇為帝,由李太后先代為掌管朝政。之後郭威在出征討伐遼軍之際,在半路被士兵黃袍加身擁立為帝,950年郭威返回都城推翻後漢,於翌年建立了後周。

中國歷史上“最短命”的王朝,從建立到滅亡僅3年,卻出了3位皇帝


就這樣後漢在經歷了三年三帝后退出歷史舞臺,而後漢這三年的歷程也是五代十國甚至是整個封建王朝的縮影,由權利的爭鬥無休無止,由此引起了動盪、謀殺、戰爭,上至皇族下至百姓都被捲入其中,不禁令人嘆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