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齋臨證心法:四診並重尤精脈診

王靜齋臨證心法:四診並重尤精脈診

王靜齋臨證心法:四診並重尤精脈診

先父嘗說:凡診病,四診缺一不可,問診更為重要。有的患者隱其所患以求診脈,以驗醫者之能否,而醫者亦不問病情,但憑診脈即可知癥結所在,皆是自欺欺人。

蘇東坡曾說:吾平生求醫,必先盡告以所患,而後求診,使醫瞭然知患之所在也,然後求之診虛實冷熱,先定於中,則脈之疑似不能惑也。

故雖中醫治吾疾常愈,吾求疾愈而已,豈以困醫為事哉。

沈括亦說:

古人云:視疾必察其聲音,顏色,舉動,膚理,情性,嗜好,問其所為,考其所行,已得其大半,而又遍診人迎氣口十二動脈,疾發於五臟,則五色為之應,五聲為之變,五味為之偏,十二脈為之動。

求之如此其詳,然猶懼失之,此辨疾之難也。(《蘇沈良方》)蘇沈是儒而兼通醫者,面其對四診的重視,誠萬古不易之定論。

我初學醫時,先父即教導說:

持脈須令患者平臂,勿使高低側斜,以免脈道來去有礙。醫與患者不可對面坐,以免氣息傳染。

以三指之端積起處謂之指目(此處敏感度較強,故稱指目),長人指須疏,短人指須密,定呼吸,慎容止,靜心平辨,會二十八脈於胸中,心領神會,庶不致心中了了,指下難明。

最要者脈貴有神,即不徐不急,從容和緩之象也。

李東垣以脈有力為有神,無力為無神,此說雖近情理,但亦不盡然,如微弱濡細等脈,雖知為力之不足,亦不能認為是絕脈,夫神者精聚之謂,不論脈之大小,只要指下聚而不散,清楚自如,而無頹靡不振懶散徘徊之象即為有神,非但有力之謂也。

例如病極虛,脈極有力,或傷寒瘟病汗下後,脈不為汗衰,或大病之後,新產之後,脈反博大有力,此病脈不符,屬危險之象,雖有力不得謂之有神。

況脈有稟賦之異:有生成六陰者,即細小緩弱沉遲,勿認為虛寒,有生成六陽者,即洪滑實大浮長,勿認為實熱。

曾治一女同志,診其脈正部反關均無脈,觀其症則嘔吐,似為暑熱,乃問其家屬其常脈如何,則雲平素無脈,何部脈見,何部有病,可見脈有稟賦之不同,知其常然後知其變。又有一種經氣結脈,兩關脈滑實如豆,中有一線硬如刀刃,此為陰虛肝旺,金衰土敗之象,春得秋死,秋得春死。

一九三零年前後,歲在己巳,清狀元王壽彭於季春患咳嗽,左關即見經結,右寸滑實。遂謂其家屬曰:現症雖僅咳嗽,然脈實不佳,若不速治,恐至秋堪虛,竟弗聽,至仲秋而歿。

又治一徐君,時在初秋,左關亦見經結,當時患者只覺心煩,不覺有其他徵象,遂直言相告,囑其速速治療,否則至立春恐難倖免,並囑其弟勸之,弗聽,果然至春而歿。

按經氣結之脈,皆由七情所傷,胸中非有大忿怒,大不如意事,不能使三經之氣結於一處也。初見此脈,病人強自寬解,醫者施以養陰柔肝,解結和脾之法,可不致鬱郁以終。

曾有一患者邀出診,先父曰:今日暫不開方。病人問何故。先父曰:今日脈證不符,至晚間恐有吐瀉之患,如藥後適逢其會,將謂藥不對證,歸咎於大大矣。

果然至晚間上吐下瀉,幸預留一丸藥,囑其吐瀉後服之。其診脈之精如此。

本文摘自《名老中醫之路》,版權所有歸原著作者。如有使用不妥請聯繫小編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