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农村出来的大学生混得比较差?

货币战争19901010


其实,不只是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城市普通家庭出来的大学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

从主观上讲,农村出来的大学生,能够考上大学,主要靠的是勤奋,靠的是苦读书,书本之外的知识相对贫乏。尤其是社会知识,更是严重缺乏。山东那位被电话诈骗的女大学生,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而且,由于缺少锻炼,交往、表达,甚至表现自己的能力也较差。因此,大学毕业走进社会,很有可能两眼一抹黑,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难度较大。

从客观上讲,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大多没有关系,没有人脉,更没有权力保障。所居住的也大多是穷人区,接触不到能够让自己有更好岗位和发展的机会。如果创业,也缺少资金和资源,无法给自己机会。自然,要想实现与他人一样的目标,可能要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努力。

这就是现实。

但是,一旦给了农村出来的大学生机会,靠他们勤奋踏实作风,一定会做得更加突出。所以,农村出来的大学生,也不能气馁,要善于发现机会。


谭浩俊


我们单位就来了两个大学生,一个农村的,一个城市的。

刚来的时候都是两千多块钱的工资,又都是男孩,所以成了好朋友。

很快,差距就出来了,城市里的小伙的工资是不够花的,每月家里还资助他。农村的小伙就不一样了,这些工资大部分给了家里。

紧接着,他们有了一个投资机会,城市里的小伙马上拿钱做了投资,农村的小伙失去了这次机会,出现了这种情况,他们经济收入的差距越来越大。

这倒没有影响他们的关系,在以后的投资中,城市小伙给农村小伙出谋划策,农村小伙才犹犹豫豫的、东拼西凑的投了一点资。

我觉也不是农村人和城市人的思路问题,真的问题是农村的孩子不敢呀。

多少个农村的大学生,是背负着全家人的希望啊,他们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这正是让他们做事缩手缩脚的根本。


书伴茶


我就是农村的大学生,上的一所还挺好的大学,现在杭州,混的一般吧。就自己的经历来说,我觉得有几点吧。

一、眼界有点低。农村孩子,从小接触的环境就是小富即安,没有长远的眼光。

二、人穷志短。相比城市孩子,农村孩子太可怜了,别人大学毕业父母给钱买房买车,自己只要努力工作就好了。农村孩子呢?毕业了还一堆债务,还要面临买房成家,这一切都要自己在短短的几年里完成,容易吗?

三、负担太重。城市的老人大部分有养老金和医保,农村的只能靠儿女。农村的孩子工作了,都图稳定,因为他根本不敢失业,他每月的工资意味着太多东西了。为什么创业的大部分是家庭条件好的,真的都是因为眼界问题?


你说你一定不要说


我刚毕业工作那会儿,找了一份工作,工资在6000左右,不算太高,但对于我这样的小白来说,还是很不错的。我是外地人,因为机缘巧合结识了当地的几个朋友,平时经常出去聚会参加活动。平时也会谈到买房的事情,对于他们来说买房就跟买菜一样,他们出于好心,劝我乘着现在房价不高的时候,赶紧买房落户,这样以后也方便找女朋友。当地房价在1.2万左右,而我的工资连这一半都不到,我父母虽然做个小生意,但是都是血汗钱,对于他们来说能够毫不费力做到的事,有可能搭上的就是我全家的性命和未来。



你要说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大多混的差,我有点不太认同。先天的出身条件,所处的地理位置也决定了你以后的发展。一个上海本地人即使刚毕业那个2000工资,也比外地人拿10000活的更加有尊严,更加滋润。本地人不需要担心房子问题,而外地人想要落户买房就得耗尽三代有可能更多的代价才能立足。不是农村出来的就混不好,而是起点和平台差距太大了,你用尽一生的努力,也许才能勉强达到别人一出生就拥有的东西。这不是他们自己所能选择的。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胶卷记忆




为什么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大多混的比较差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是农村人关系少,毕业后会长期找不到工作或找不到好的工作,只能从最低行业做起,也就是输在了起跑线上。

二、自身的能力差。城里的孩子从小就接受的是文明礼貌教育,见了男生叫叔叔,见了女生喊阿姨的,显得文质彬彬又谦恭礼貌,为人处事也是有理有据又适度。所以会被人喜欢和赏识。而农村的孩子一生下来就被乡亲们逗来逗去,文明话说的不多,粗鲁话学的不少。在接人待物上更是粗野豪爽,不知进退,很难受到领导的重视与培养。

三、无业可承。城市的大学生,毕业后可以子承父业,在一个比较髙的平台上发展,资金雄厚,关系宽广,业务成型,只要稍加努力就会登上更高的台阶。农村的学生要创业,一没资金,二没技术,三没关系,运作起来歩履维艰。当你成功的时候,早已经被人落下很远。

农村孩子不容易,举目无亲,拿着一张文凭闯天下,虽然非常刻苦努力,却仍然难以达到最理想的境界。


石韮花开放的季节


我就是农村出来的大学生,非重点大学,非热门专业。工作数年,没有任何建树。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说:好与坏只是相对而言,并没有明确的标准。

1.农村生活条件差,我们从小受到的物质条件比较薄弱。像我,一直到了初三才学会打电话,我清楚的记得每次打电话回家都紧张的结结巴巴的。

2.自己创业,父母无法提供经济支持。农村在培养出来的一个大学生后,可以说是砸锅卖铁。等孩子工作想独立创业时,已经无法提供帮助。

3.农村社交圈子窄,无法融入上层社会。从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往往因为自身条件有限,无法融入高端的社会群体。


但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自己要放平心态,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自身修养。我们要用努力在弥补这些先天不足。


小丑自媒体


为什么有些农村出来的大学生混得比较差?我个人认为这种现象是暂时的。特别是他们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时候,比较明显。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这种混的比较差的现象会慢慢消失。


刚毕业的农村大学生看起来混得比较差。其实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他们是从农村出来的。他们的出身就决定了他们的一切只能靠自己。他们的平台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发展。

首先是读大学以前。农村的孩子受生活条件和环境的限制。在读大学以前,他们所接触到的东西都是有限的。在农村教育质量普遍较差的情况下,考上大学对他们来讲实在是太难了,所以在他们大学之前的生活中,除了读书还是读书,为了大学,他们不得不付出更多的努力。当城市的孩子们在实验室里探究科学原理时,很多农村的孩子只能抱着课本硬啃理论知识。因为他们没有实验条件。当城市的孩子利用假期去研学,去开阔眼界的时候,农村的孩子所拥有的依然是书本。当城市的孩子利用周末去报各种兴趣班特长班的时候,农村孩子所依赖的还是书本。所以一个农村孩子的眼界和阅历,远不如一个城市里的孩子那样宽阔,而眼界对每一个孩子来讲都是很重要的。

读大学之后,农村的孩子才正式开始打开自己的眼界。当农村的孩子在这个全新的大千世界里适应时候。很多城市里的孩子,已经开始了自己的新征程。比如利用假期和自己的家庭关系去有影响力的公司或者单位去实习,去刷经验了。城市里的孩子的平台比农村里的孩子高太多。这种平台的差距,农村里的孩子,用自己的努力是难以弥补的。

大学毕业之后,城市里的孩子往往没有太强烈的后顾之忧。条件好的,早就找到了出路,并已经开始了自己人生的规划。哪怕是条件一般的同学,也可以从容的去应对,可以慢慢的找适合自己的。而农村里的孩子在城市里没有任何的根基,如果毕业了没工作就要饿死,所以农村里的孩子有着更为强烈的生存渴望。只有活下去,才有资格谈理想。所以很多农村的孩子不得不为生计而奔波,慢慢的在城市里立足之后,才能喘一口气。所以很多初出茅庐的农村大学生,他们也很努力,但是缺少谈理想的勇气。因为在城市里,他们只能依靠自己。

所以刚毕业的农村大学生,混得比较差。那是他们的出身和平台所决定的。但是知道生活不易的他们会更坚定的向着美好和理想前进。勇往直前不知疲倦。混得差只是一时的,因为他们的羽翼还不够丰满。等到他们羽翼丰满的那一天,一样会一飞冲天。


朱铁平


1.物质条件:首先我承认我们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在生活、物质条件上是不能和城里面的大学生比较的,我们农村出来的其中一部分人就连读大学的学杂费都是父母东拼西凑借来的,甚至差点和大学失之交臂。我们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到高中,首先农村和城市在教育资源上面是不对等的,农村的教育资源和质量,教学设备是远远比不上城市里面的。


2.人脉关系:我们农村人认识的、接触到的人无非就是村里面的人,主要以从事建筑、养殖、种植为主的这类农村人。大学毕业后你要面临找工作、就业问题,很难找到可以帮助你的人!

3.家庭背景:农村人往上三辈人除了农民还是农民,老老实实、本本分分的农民。大学毕业找工作只能靠自己,家里人帮不上忙!


3.父母:城里的大学生父母非富即贵,孩子毕业以后不愁找工作,父母给自己的孩子把一切都安排好咯!

俗话说的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觉得这句话说得一点没错!


沣河杨柳旁观人生百态


有一个事实是大多数农村出来的大学生确实是比城镇的大学生混得差一点,的确是这样的,尤其是偏远落后农村的大学生,以上说的是大多数,并不是全部的。甚至是有些家庭借钱供读的,毕业后没有很多能在大城市站稳脚跟,最后还是选择回去发展。这是由于什么原因呢?我认为是以下几点:

  • 第一是社会竞争的压力,大家都知道以前的大学生毕业之后,都会有工作分配的,而不是自己去找,压力远小得多。农村毕业的大学生,大部分和城镇毕业的是有差距的,毕竟城镇的教育水平要高很多,尤其是相对于落后的农村,是有农村毕业的大学生学历等比城镇毕业的高很多的,但是这个概率又有多少呢?毕业后,在大城市生活是需要成本的,刚开始毕业,自己的收入肯定不会多的,甚至要倒贴才能活下去,没有成本,连活下去都很难,何来的今后发展道路?不得不有离开的想法,即便心中有多少的不舍。


  • 第二是关系和背景,农村毕业的肯定没有很多的背景,走的弯路肯定是很多的,这个是很重要的,困难多了,有些甚至是无法解决的,只能选择离开。


  • 第三是农村的学生,成家立业的传统观念比城镇的要重,一个女生到了三十岁就一定要嫁人了,农村的丁克族远没有城镇的多。等到了一定年龄还没有混出自己的样子,不仅社会的压力,自己的家人也会催着回去的。

以上几点就是我认为的原因,理想很美好,现实却骨感的。

智联校园 学生夏文峰回答

智联校园:求职 | 学习 | 活动 | 吐槽 | 故事 | 专属大学生的聚集地


智联校园


的确是这样,尤其是那些比较落后的农村,好不容易培养出来一个大学生,有的家庭还是借钱供孩子上大学,但当孩子从大学毕业以后,很难在大城市落脚。有的混的还比较差,都不如那些曾经没有好好学习的同学,那么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我也是农村的一名大学生,说实在的,混的真不如人。我觉得有以下这方面的因素

一是,农村毕业的大学生根本就没有路子,一切要全靠自己来闯,这自然要走很多的弯路,虽然才华很重要,但现在的大学生太多了,根本就没有什么优势,而这时候,关系的作用就显现出来,同样是用人,同样是大学生,有关系的和没有关系的就是不一样,当然我说的是不发达的地区,也就是说起点就不同。所以,农村的大学生的待遇与前途就很一般,有的只能是挣的刚够自己花

第二,大家知道,现在毕业的大学生都不包分配,都是自己给自己找工作,现在的工作压力,就业压力还是很大,很大的农村大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且在离家很远的地方找工作,这肯定要花费很多的时间与金钱,而农村人的观点是,我供你上完大学,就不可能还给你经济支援,而农村大学生一旦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就面临着失业,就面临着回家,一切从零开始,但农村适应大学生的工作毕竟有限,这时农村的大学生更找不到好的工作

第三,也是因为农村的大学生,因为读大学,自己的年龄大了,而没有上大学的人已经在事业上小有所成,甚至结婚有了孩子,但农村的大学生还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甚至还要面对别人的指指点点,农村的大学生真是压力山大。未来的他们何去何从,还是先面对现实吧!

以上仅个人观点,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