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丨狂言——社会的敲钟人


艺丨狂言——社会的敲钟人


狂言是日本四大古典戏剧之一,它兴起于民间,是穿插于能剧剧目之间表演的一种即兴简短的笑剧,是猿乐能与田乐能的派生物。狂言以滑稽的对白、类似相声剧一样的形式来表演。狂言作品大多从庶民的生活中取材,再以当时的口语演出,所以更能被广大劳动人民所接受,而成为一种最为典型的平民艺术形式。


艺丨狂言——社会的敲钟人


1 庶民的戏剧


在奈良初期,中国唐朝的散乐(杂技)传入日本。平安时代,日本民间艺人在此基础上加入了一些模拟人物的滑稽表演,逐渐形成了“猿乐”,这就是狂言的前身。


艺丨狂言——社会的敲钟人



狂言在兴起的初期并无固定台本,只靠师徒之间口口相传。后来有了备忘的剧情纪要,由演员在台上即兴发挥。到江户时代才形成固定的台本,所有台本都是由狂言演员(狂言师)创作,经过多年演出逐渐定型的。


艺丨狂言——社会的敲钟人



因为狂言属于喜剧型科白剧,所以相对于典型的悲剧型歌舞剧的最大区别在于,它从现实世界的人物或事件重取材,加之用幽默的方式,向武士和其他贵族阶级投以辛辣的讽刺。

2 超越了戏剧的意义


狂言作为庶民的戏剧,从诞生之日起,就是在庶民和下级武士当中成长起来的。它主要的目的是娱乐,因此是喜剧,也是笑剧。狂言将社会上的人物安排在一定的戏剧冲突之中,给以不同程度的嘲讽。


艺丨狂言——社会的敲钟人


在这些戏中,既存在着对统治者的嘲讽,对寄生阶层的厌恶;也存在着对统治者的屈从、阿谀,对轮回、宿命的盲从,对社会地位、等级制度的遵从态度从狂言当中所反映出来的这种对人生对社会的态度和观念,在我们今天看来,已经成为一种“历史意见”。


艺丨狂言——社会的敲钟人



狂言通过艺术形象的感染力,把不同时代的人们的心灵沟通起来,直到今天,观众仍然能从几百年前封建时代的戏剧舞台上,去认识生活、区别善恶、鉴别美丑,以至找到某些共同的生活情趣,愿望和理想。这才是狂言登上戏剧舞台而经久不衰,保持其长久的艺术生命力的奥秘所在。

3 做社会的敲钟人


狂言发展至今,早已超越了单纯的戏剧意义。它像是社会的敲钟人,肩负社会责任,惩恶扬善。对此,马自达也如出一辙,马自达深刻认识到自己作为汽车产业一员所应尽的职责,通过不断挑战和研发全新技术,能够为事业所有的关联方及用户提供全新价值,为社会进步作出贡献。


艺丨狂言——社会的敲钟人



今后,马自达将继续以实现“地球”、“社会”、“人”与汽车长久共存的和谐世界为己任,通过为消费者提供充满“驾乘愉悦”的拥车生活,丰盈用户的精彩人生,致力于成为与广大用户建立起紧密情感纽带的无可替代的汽车品牌。

艺丨狂言——社会的敲钟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