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滾故事:六天六夜全力搶救,病危野生大熊貓起死回生

回首2012年4月17日,龍池-虹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呼救!在該局工作站附近發現一隻生命垂危的野生大熊貓急需搶救。接到通知後,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主任張志和當即指示啟動救護預案,多名專家組成的醫療救護小組火速趕往龍池。

滾滾故事:六天六夜全力搶救,病危野生大熊貓起死回生

經過2個多小時的跋涉,救護小組到達龍池大熊貓保護工作站。專家們在現場看到:該大熊貓倦臥在山腳下的次生林裡不動,人距離其1米多的距離也沒多大反應。為便於搶救,救護小組決定為其注射小劑量的麻醉劑讓它保持安靜。由於太虛弱,針打在它身上,也沒有太大反應。

經初步檢查,該大熊貓為雄性、年齡在20歲左右,極度營養不良,身體消瘦,被毛粗亂無光澤,嚴重脫水,皮膚無彈性,血管塌陷,腹腔有大量腹水,右前肢從腕部斷裂,斷裂處已癒合,胸前有兩條20多釐米長的陳舊性抓傷,全身多處有陳舊性傷痕,門齒磨滅嚴重,可視粘膜潮紅,聽不到心跳,腹痛症狀明顯,腸鳴音弱、肛門括約肌鬆弛、體溫37.1℃,呼吸很弱,時有時無。救護小組的專家立即對其進行強心補液。由於該大熊貓嚴重脫水,前肢靜脈塌陷,根本無法找到血管,只能採用頸靜脈輸液。其間,該大熊貓一度出現呼吸停止的狀況,救護小組的專家為其注射呼吸興奮劑後,才重新恢復了呼吸。下午3點15分,第一段緊急搶救結束,大熊貓的生命體徵相對平穩。救護小組將其運回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做進一步的檢查和治療。

晚上8時30分,大熊貓安全抵達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檢疫場。初到新環境,該大熊貓強打精神,在獸舍裡走了一圈就坐在角落裡不動彈,救護小組嘗試給他口服一些營養液以補充能量,但它僅僅舔了兩口還沒來得及吞嚥,就又再次昏迷,且呼吸也再度停止。獸醫專家再度為其搶救輸液,在沒有任何麻醉的情況下,該大熊貓在輸液臺上一躺就是3個多小時,直到18日凌晨,才又重新甦醒過來。

滾滾故事:六天六夜全力搶救,病危野生大熊貓起死回生

經過血液、大、小便以及腹水的生理生化以及腹部超聲波檢查發現,該大熊貓患有嚴重的胰腺炎、心肌炎,肝臟受損嚴重,體外有大量蜱和體內有蛔蟲寄生,由於嚴重營養不良(體重只有62公斤,正常情況下成年雄性大熊貓的體重應該在110公斤以上)造成多器官多系統衰竭。起初,該大熊貓甚至不能正常排大、小便。

隨後的6天6夜裡,該大熊貓未進食過一滴水和任何食物。全靠醫護人員24小時的治療和監護,為其全靜脈補充水、電解質、維生素、營養液及治療所需的各種藥物。20日上午,在輸液的過程中,其心率又一度降至28次/分鐘(正常大熊貓的心率在80次以上),通過強心和興奮呼吸才又將他從死亡邊緣拉了回來。

儘管經歷兩次休克,儘管6天6夜除了輸液倦在牆角一動不動,滴水不沾,但醫護人員從沒放棄對它的治療。只要心臟還在跳動,就不放棄最後的希望。為防止該大熊貓攜帶不明病毒感染基地其他圈養大熊貓,醫護小組與外界隔離,整天吃住在檢疫館。白天給熊貓輸液,晚上又分成3組輪流守護,監測它的呼吸、心率和精神狀態,並一次次嘗試希望能讓它吃點東西。

滾滾故事:六天六夜全力搶救,病危野生大熊貓起死回生

功夫不負有心人,直到第7天的早上,當醫護人員將一根竹筍再次遞到它面前時,它握住竹筍,嘗試著往嘴裡送,由於長時間未進食,它反覆多次試探,才勉強咬下一小口竹筍,然後試著慢慢地咀嚼,並最終吞嚥下去。儘管只有一小口,卻讓在場的醫護人員激動不已,因為只有主動進食,它才有活下來的希望。在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這隻被救助的大熊貓也有了自己的名字——“龍龍”。

後來,經過2年多的調養,“龍龍”身體逐漸康復,原來因消瘦造成的桃形臉已變成大圓臉。如今,身體已經完全康復的它正在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二號別墅裡安享晚年。(來源|《看熊貓》雜誌 文/圖 蘭景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