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葬禮以私人形式舉行,香港文化博物館的“金庸館”設置弔唁

金庸(查良鏞)生前創辦的明河社出版有限公司代表其家人發佈訃告:查良鏞先生於2018年10月30日下午在家人的陪伴下,於香港養和醫院安詳逝世,享年94歲。根據查良鏞先生的生前遺願,喪禮以私人的形式舉行,公眾可以到香港文化博物館的“金庸館”弔唁。

金庸葬禮以私人形式舉行,香港文化博物館的“金庸館”設置弔唁


金庸先生過世的消息傳出,引爆金庸迷集體哀悼,幾乎每一個武俠迷心裡面都有一個江湖,而這個江湖的記憶基本上都是由金庸先生武俠小說構造,有人說金庸走了,再無武林。一生寫了數十部武俠小說,構造了一個個豐富的江湖,迷倒無數的武俠迷。

金庸葬禮以私人形式舉行,香港文化博物館的“金庸館”設置弔唁


其中最著名的15部武俠小說,共計800萬字,全球發行量已經超過3億。相關改編影視作品超過100多部,金庸被認為是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武俠小說家。金庸先生在1992年創辦的《明報》年利潤達到一億港幣,以12億港幣的資產名列香港富豪榜第64位,被冠以中國五千年最有錢的文化人。

金庸葬禮以私人形式舉行,香港文化博物館的“金庸館”設置弔唁


出演過金庸先生作品的演員也有幾代人,三十年代的謝賢,四十年代的汪明荃,六十年代的劉德華,七十年代的佘詩曼,八十年代的胡歌,九十年代的楊旭文等等,在未來還有無數演員會繼續呈現金庸先生的武俠世界。有人說童年如果沒有讀金庸的武俠小說,會是怎樣的寂寞?

金庸葬禮以私人形式舉行,香港文化博物館的“金庸館”設置弔唁


金庸先生逝世第一時間就有媒體聯繫到金庸的兒子查傳倜,他說自己的父親走得很安詳,可能還在繼續他的武俠夢。

金庸葬禮以私人形式舉行,香港文化博物館的“金庸館”設置弔唁


出演過金庸作品改編影視劇的內地演員胡軍、李亞鵬和黃曉明發文透露,他們在2014年5月的時候由張紀中邀請到訪金庸先生的家,當時金庸已經90歲,有專門的護士在家護理,為人很低調也很謙和還很親切,他們走了,還要堅持送到大門。因為出演金庸武俠小說改編影視作品一炮而紅的演員太多了,他們都非常感恩,如果沒有金庸先生就沒有他們的美好未來,這些演員有劉德華、古天樂、李若彤、胡歌、黃曉明、陳小春、胡軍等等。

金庸葬禮以私人形式舉行,香港文化博物館的“金庸館”設置弔唁


金庸的武俠小說都是張揚邪不壓正的正能量,角色飽滿,個性十足,想象綺麗,不僅有各種門派的描寫,還展現了不同地區的人文風俗,不是簡單的快意江湖,而是一個充滿魅力令人嚮往的江湖。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的江湖,不僅有大俠伸張正義,還有纏綿悱惻的愛情,令人流連忘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