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府衙

佃玺同话《大同府衙》

大同府衙

一,历史

大同古城已建城二千三百余年,大同战国时代属赵国,称平邑。秦时称平城县,北齐为恒州治,唐为云州及云中县治。隋开皇年间(581-600)为防御突厥进攻,在大同川(今乌拉特前旗)建大同军城。唐代,突厥军人内徒大同盆地。1044年辽代取《礼记大同篇》“天下大同”之意,正式命为西京大同府,自此大同之名沿用至今。

大同府衙于明洪武九年(1376)由大同府同知陈则创建,位于大同古城西北隅,清远街北侧(大同一中原校址)。府衙南起清远街,北至西箭道街,东至大皮巷,西至二府巷。

大同府衙

二,府衙

府衙总占地五万余平方米,其中包括府衙大厅、经历署、云中书院、开化寺等,是大同古城地标性的重要建筑。

明代正德年间的府衙,外院东有银忆库、土地庙,西有吏公廨、司狱司,内院前有仪门,仪门西有写阁亭、东有仪仗亭。院中有碑记一座,后有黄堂,为知府办公审案大堂,其左右有各种吏皂配所,后院为住宅。

大同府衙现存有府衙的内宅院,古色古香,整个院落包括前后两排房屋,均是面阔5间,另外还有东厢房一座。

府衙内宅院内,前排房屋前,还存两个石狮基座和一通石碑,房屋檐廊上有雕花卉图案。

大同府衙

三,两任知府

1,曹振彦

大同府第一任知府,乃《红楼梦》作者曹雪芹高祖。来大同后修复城池,广济贫民,揭露地方官僚。居住在曹家巷内,其子曹玺为康熙皇帝侍卫,儿媳为康熙皇帝褒姆,孙子曹寅为康熙皇帝待读(同窗)。他们在大同的生活原型,被写入《红楼梦》一书。

大同府衙

2,佟养量

清初辽东人,先世满州人,初为牛录章京(官员),崇德八年(1643)从皇太极伐明,与弟佟岱从克太原,又克扬州,江阴,官至宣大总督侍郎,后为大同知府,因恢复大同城有功,后人为其在大西街北侧盖起《佟公祠》,现叫《开化寺》。

大同府衙

四,现建

大同府衙修复,占地面积为553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2400平方米,共修房屋200余座。

主要修复内容是府衙、经历署、云中书院、关帝庙、庖福所等建筑,并配套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办公区等地。

大同府衙
大同府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