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小學五年級學歷的莫言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而很多大學的文學博士、文學院教授卻不能?

麥子Villa7


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填補了中國文學在世界文學最重要獎項上的空白,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大喜事。但是如果你仔細瞭解過莫言會發現,莫言的學歷僅僅是小學五年級,為什麼會這樣吶?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大文豪竟然只有小學學歷,而那些大學教授卻沒有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這究竟是為什麼吶?

莫言的作品是我國最優秀的文學作品,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實至名歸,他具有與生俱來的叛逆精神和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讓他的作品成為了上乘佳作。莫言是一位耐得住寂寞的作家,這麼多年莫言一直在堅持寫作,用心感受世界,用心寫作,這是他成功的原因之一。


現在世界物慾橫流,試問還有多少文人在專心寫作,一心只為寫作,不為名利,莫言就是這樣的人。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前,莫言是一位低調的文學家,沒有多少人知道他,但他的作品卻廣為人知,相反,有好多大學教授只知其名,不知其作品,名氣挺大,但是好的作品沒有。這就是莫言,不為名利,只為寫作,這成就了一位大文豪。

莫言還有一個特別好的優點,那就是他勇於創新,他把大部分精力全放在了新作品的創作,思考新的模式,寫出不一樣的鄉土小說。他用心感受鄉土的氣息,用自己獨特的方法表達了對家鄉的熱愛,用自己最質樸的語言向世人表達內心。


創新對於創作來說太重要了,千篇一律的重複不會引起讀者的共鳴,只有創新才會讓讀者有耳目一新的感覺,才能創造出好的作品。放眼眾多文學作家,又有幾個能像莫言這樣用心創作,用心創新吶。大學教授比莫言擁有更高的學歷,擁有更深厚的文學素養,但是又有多少教授能像莫言一樣靜下心來創新吶?有許多教授止步不前,只承襲前人的衣缽,不知創新,殊不知創新對於作品來說才是最重要的。

想要發揚中國文學,創作出最優秀的文學作品,需要學習莫言的精神,學會耐得住寂寞,用心感受,用心創作創新,不被名利所左右,這才是文學家該有的品質。自古至今,大文豪都是用心創作的,而不是為了名利而創作,古有范仲淹,李白,杜甫,今有莫言,誰不是用心創作吶!


大三老學長


以前很少去研究莫言,只聽說他只有小學五年級的學歷。看了一些學者,達人的評述,使我增長了知識,一個文化基礎差的人要成為文學巨匠,那是絕對不行的,不要再騙網友,再騙百姓,用這樣的題目吸引觀眾,譁眾取寵。我們來看看莫言的真實學歷:莫言讀到小學五年級輟學,後經常努力求知,在參軍期間當圖書館管理員,熟讀圖書館裡的各種書籍,並考入解放軍文藝學院文學系學習,後來又經過努力,考入北京師範大學學習,獲碩士學位,綜上所述,試問,莫言的學歷真的只是小學五年級嗎?怎麼不說莫言沒進過學堂呢?很多人看到莫言獲諾獎,不是讚揚,不是為中國人高興,而是在那裡說風涼話,沒吃到葡萄說葡萄酸,總是貶低莫言,認為諾獎評選者都是傻逼,是騙我們中國人,哄我們的,我想說有能力你也去騙個諾獎我們給你點贊。莫言是當代文學家,文學家的目的是搞刨作,而文學博士、文學院教授是搞學術研究的,兩者之間雖然都與文學有關,但目標不同,這麼能用相同的標準去衡量呢?最後我要說,要在文學領域或其它任何領域做出成績,有文化不一定行,沒豐富的知識一定不行!


篝火燎原


莫言的學歷實際上是這樣的,他小時候上學上到小學五年級就輟學了,後來自學,並自己進行創作,後來在80年代初進入解放軍藝術學院,再後來進入了北京師範大學作家研究生班,獲得了文學碩士學位。不過莫言求學的過程中許多學歷階段是不完整的。但是就是在這樣一種情況下,莫言創作出了《紅高粱》、《豐乳肥臀》等一系列經典作品,並在2012年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成為獲得該獎的第一位中國籍作家。

學歷並不出彩的莫言最終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與中國那麼多大學科研院所培養了那麼多碩士、博士、教授卻幾十年無一人斬獲形成強烈的反差。因此經常有人拿莫言舉例,說明中國教育體制存在的問題。

那麼為什麼那麼多接受過系統的文學教育的博士和教授不能獲獎,但是學歷平平的莫言卻能獲獎呢?

這就與我們國家中文系目前的培養體系有關係。中文系實際上並不以創作為衡量學生和老師的標準,而是以研究為尺度來評判學生和老師。所以著名的北大中文系教授陳平原曾經說過:“中文系不培養作家,而是培養學者。”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不僅陳平原教授,西南聯大的中文系主任羅常培和北大中文系曾經的系主任楊晦都曾經說過“中文系不培養作家”之類的話。進入中文系讀書或者教書的話,首先需要發表幾篇研究論文並完成一篇長達十萬字甚至更多字數的博士論文才可以順利從中文系畢業,因此中文系的學生和老師根本無暇去進行創作。而且,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創作成果也很那進行實際衡量。所以,中國目前大多數優秀作家實際上都不是中文系科班出身。比如餘華以前只是一個牙醫。

好的作家應該是對人情、人性和生活非常瞭解,並且能夠從中汲取素材的,而不是在中文系裡面進行培養的研究生,所以要當一名好的作家,不一定需要攻讀中文系研究生或者去中文系教書,只要你準備好了,隨時可以。


青年史學家


因為他的作品非常庸俗,全是迎合西方的口味特別是瑞典政府的口味!瑞典正是評諾獎的國家!不信者可以去閱讀莫言的獲獎代表作,寫的是中國人的落後和陰暗面,色情等等,都是揭露和編造的陰暗段子。都是國人不堪入目的下流文字。我看是地道的漢奸文學!這就正中瑞典政府的下懷。所以瑞典人評給他!他得這個獎實際是恥辱!


無言


在很多人的心中,都有這麼一個疑團:為何小學學歷的莫言(管謨業)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而那些傳說中的文學博士、文學院教授卻不能?

英雄,從來都不問出處,不問學歷,不問人脈,而要憑藉那股發自肺腑的執著。這讓我想到李白的半句詩——“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輝煌。

其實,在文學界,總有那麼一些學歷不高但寫作能力不差的作家,他們用深厚的文字功底和深邃的思想力量引領著我們這些高學歷的讀者向上向善:沈從文,小學學歷,其代表作《邊城》享譽國內外;高爾基,只讀到小學三年級,其散文詩《海燕》,每次讀起來都讓人心潮澎湃,其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是老少皆宜的文學讀物;巴金,高中畢業,卻著作等身,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魯迅,棄醫從文,中專未畢業,卻化筆為武器,造就一生的傳奇……

以上這些人,把思想滲入文字,把文字融入生命。寫作,是他們的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用文字影響別人、用文字打動讀者,用文字引發讀者的共鳴,對於這些人來說是他們人生的價值所在。反觀那些大學的文學博士、文學院教授,這些高學歷高逼格高水平的天才,有幾個醉心於寫作?有幾個把寫作看得比命還要重要?

這些博士、教授真的太忙了,太多的“應酬”等著他們去處理,太多的學術研究等著他們去“操勞”,太多的課題論文等著他們去完成,他們根本就沒有時間像莫言、魯迅、巴金等作家那樣去潛心創作,他們更多的時間是用於學術研究,用於做別人需要他們做但他們又不想推掉的事情上。名利一旦成為砥礪前行的羈絆,那麼你得到也只可能是小名小利而已。

小學學歷的莫言獲得諾獎,那些文學博士卻不行,只因為這兩個字:專注!

一個人,無論從事哪行哪業,只要專注於一個領域,不為名不為利不為財不為色義無反顧地執著追求,那麼要麼寂寞相隨,要麼一鳴驚人。莫言雖然只是小學學歷,但他後來有沒有為自己成為大文豪而不斷給自己“充電”呢?當然有!

讀到小學五年級就輟學的莫言,在參軍期間成為仍以書為侶,並用海量的時間泡在圖書館中,在文學的海洋中暢快遨遊。低學歷確實是短板,但一個低學歷的人如果長期專注於“鍛造”文學素養,同樣可以厚植文學根基。試想:一個膚淺、毫無底蘊的人想寫出《紅高粱家族》、《檀香刑》之類膾炙人口的佳作,難嗎?難如上青天!

因為專注,鑽木可取火;因為專注,鐵杵可成針;因為專注,莫言得諾獎。文憑,在學校可以拿到;但一個人的核心競爭力和綜合素養,領取的途徑不僅僅只靠學校這扇門,您覺得呢?


微雨潤苗


我覺得他能得諾獎最大原因就是他所寫的文章有很多都是偏向西方人口味寫的,他的有些作品讓我常常感到他在醜化中國人,用愚昧,醜陋,狹隘,放蕩的人性去描繪中國人,莫言的作品粗俗不堪,為何在西方人士眼中卻被視為經典,因為他把中國社會的偶發事物當生活習慣,寫給西方人士研讀把玩,在高粱地做愛,幾個光棍合買一個媳婦,吃煤,西方人士看了哈哈大笑:中國人還是一幫這樣的人啊!他迎合了國外的反華勢力的胃口,他沒有把中國農民的勤勞,善良,質樸的人性主流描寫出來,有些描寫是陰暗,猥瑣下流的人和事,什麼豐乳肥臀等譁眾取寵的標題,令人作嘔的形容。

他的作品一直存在爭議,突出表現在他的作品無時無刻不在披露和加重社會陰暗面,充滿誇張、荒謬、變態,對人性貪婪、黑暗的肆無忌憚的大事宣揚,尤其不能容忍的是,全部描寫的中國民眾,幾乎都是如此。他的每部小說幾乎都是由偷情、誘姦、強姦、欺騙、屠殺來串聯故事情節。

所以諾獎理由:將魔幻現實主意與現實結合,實則是對中國民眾的最大黑色幽默和中國文學的最大諷刺!!!

最後我想說中國人真的把諾貝爾獎看的太重,捧的太高了!為什麼中國人一直拿不到諾獎?政治對立永遠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歐美都是資本主義社會,中國是社會主義社會,再加上歐洲人骨子裡面就充滿了對中國人莫名其妙的傲慢與偏見,就像前不久瑞典電視臺播放辱華新聞一樣,叫我們不要在瑞典隨地拉屎,它們不吃貓狗,叫我們也不要吃等等!這樣的國家對中國人赤裸裸地歧視你覺得它們還會把獎頒給你嗎?

中國科學家在1965年就已經成功人工合成牛胰島素了,這個偉大的實驗是全世界首例,但西方人置若罔聞,因為諾獎是它們設立的,所以它們只會在內部玩玩,連布什和奧巴馬這樣的戰爭狂都能獲得和平獎,我真覺得這種獎沒意思!中國要設立一個孔子獎,你看歐洲有幾個人能得到!

我曾在讀者上看過一篇村上春樹對諾獎的看法,他說我就算得到也不會去領,這種獎真的沒意思!


永遠戰鬥在一線


我們必須要清楚,創作和學歷的高低沒有必然的聯繫!

莫言為什麼能獲得諾貝爾獎?有運氣成分

其實,我覺得莫言獲諾貝爾獎有運氣的成分(中國人喜歡拿諾獎說事,好像得了諾獎這個作家就有了世界級水平)。

首先,在2012年評選諾獎之前,莫言的《紅高粱家族》、《天堂蒜薹之歌》和《生死疲勞》剛剛在瑞典翻譯出版。我們知道,諾貝爾文學獎的評選者主要是瑞典文學院的院士。

這些院士幾乎都不會中文,所以必須閱讀英文或者瑞典文的翻譯版本。莫言作品的譯者陳安娜水平非常高超,盡最大可能保持了作品原汁原味的特色。

第二,諾貝爾文學獎最近這些年有一個趨勢,那就是儘量頒給非西方國家的作家。比如,這幾年的獲獎者除了鮑勃·迪倫之外,有加拿大作家門羅(2013年)、白俄羅斯作家阿列克謝耶維奇(2016年)、日本作家石黑一雄(日本作家)等。

為什麼諾獎越來越重視非歐洲國家呢?那是因為隨著對西方文化霸權理論的批判,人們開始更加關注非西方國家的聲音,非西方國家的問題(當然,它們也是希望諾獎可以更加世界化)。

第三,諾獎更加關注文學作品中的社會問題,精神問題。這一點在阿列克謝耶維奇有關核電站對普通人影響的作品中,可以看得出來。

莫言小說中的野蠻成分

說到莫言獲獎,除了翻譯的功勞之外,

就是莫言小說中所反應的中國鄉土因素。莫言出身在山東高密農村,他對中國土地、傳統、習俗有著切身的體會。他的作品也主要是圍繞這些因素來展開。此外,還有就是書寫中國鄉土中野蠻、原始的衝動。

《紅高粱》電影

這也是西方人喜歡看的。早在30年前,由莫言小說改編的《紅高粱》就獲得了柏林電影節最佳故事片金熊獎。據說,當時還出了一個段子。很多老外看完之後,還以為當時的中國還是那樣落後愚昧(其實,這滿足了西方人的好奇心,也通過這種影片確認西方是文明國家)。

綜上所述,莫言獲諾貝爾獎是有運氣成分。最後再說一下為什麼很多作家獲獎,他們的學歷並不高。

為什麼作家培養不出來?

那是因為我們現在的中文系培養的人才,都是研究型的。大家的主要目的是研究經典文本,學習文學批評。對於創作,大學幾乎是不教授的,而且也是沒有辦法教的。

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北京大學就曾辦過少年作家班。這個班裡的孩子,主要是培養他們創作能力。但事實證明,他們之中幾乎沒有人最後成為知名作家。

反而是北京師範大學比較聰明,他們的寫作班主要是培養那些已經有知名度的作家。比如,莫言、蘇童、餘華、遲子建等都曾在那裡進修。現在,中國人民大學也如法炮製。

這其實也說明,作家是不可能培養而成的。

餘華和蘇童

因為寫作這件事,需要的是靈性,要的是思想的深刻,對世間百態細膩的體驗。當然,還有文字上的創新與嘗試。這些東西,是無法教授的。反而是,具有這些天賦的人,如果讓他們接受正規的理論訓練,反而會寫得更好。


兮兮說事兒


莫言能得到諾貝爾文學獎,這恰恰是對諾貝爾獎最大的嘲諷和恥笑!一個只有小學五年級學歷的人,靠著抹黑、汙衊中國及中國人民的人能拿到諾貝爾文學獎,正是說明了此獎的一文不值呀!當然,會有很多人說是你們都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是在暗地裡羨慕嫉妒恨,可只要是真正有心的中國人,睜眼看看這些年中國及中國人民的大發展,大進步吧!更多的中國第一,亞洲第一,乃至世界第一,以足夠證明中國的科學家絕對是世界上最優秀的之一!更足以證明沒有諾貝爾獎的中國,一樣可以發展得越來越強大,越來越先進!將中國建設成為世界最強大的超級大國,將中華民族進化成為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這才是中國應該為此奮鬥的目標,這才是中國及中華民族最想要得到的,真正的大獎!什麼諾貝爾獎,和中國的目標比起來,真的就是一錢不值,狗屁不是!


彬彬145173058


首先說,語文這門學科,是最適合自學的。有許多學科,不容易自學,如數,理,化。還有許多學科,就根本不能自學了,如航天航空,高能物理,金屬材料,有機農業等等。科班出身的語文學者,也很難成為大作家,因為學歷不等於生活,不等於實踐!

作家莫言,雖然正式的學歷比較低,但他肯定是用了大量的時日來自學的。另外,做為文學家,最重要的還是要有生活。沒有大量的生活經歷和對生活的理解和認識,是不可能成為好的作家的。作家莫言無論是自學和生活都是非常充實的,都是非常人能比較的。



放眼看一下,這樣的例子還有不少。比如,前蘇聯的作家高爾基,就是沒有學歷的作家。他的詩歌《海燕》,非常有名。還寫出了著名的長篇小說,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高爾基沒有上過一天學校,比莫言的小學五年級的學歷還要低。這樣的例子還有,就是中國的作家高玉寶。高玉寶出身農村,從小就參加農村勞動,連寫字都不會。還是在解放後,自己慢慢學習的。但高玉寶天資聰明,勤奮好學,大量的農村生活經歷成為寶貴的財富,也寫出了《半夜雞叫》,《高玉寶》等好作品,成為了著名作家。



外國的高爾基,中國的高玉寶。他們高就高在有豐富的生活經歷,不用去體驗生活,就可以創作出好作品。所以,莫言能成為作家,能夠獲獎就不奇怪了,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盛廣學雜家雜論


問:莫言只有小學五年級學歷嗎??

答:1991年,莫言在北京師範大學魯迅文學院創作研究生班獲得文藝學碩士學位。

問:莫言靠醜化中國人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答:這是我見過最扯蛋和最人云亦云的說法。我認為並不是莫言醜化了中國人,而是他以文學的方式記錄了他經過的那個年代所接觸過的或者聽聞到的人和事,以自己擅長的藝術手法“描繪”了下來。而他筆下的人物眾多,並非都是相貌醜陋,品行醜惡,充斥醜聞的。

如果莫言醜化中國人而獲獎的說法成立,那麼我們又怎樣評價崔永元?莫非說他靠舉報自己的同胞來沽名釣譽、中飽私囊?

醜陋的人,不管是品行還是相貌,在古今和中外,古往今來都是絡繹不絕的。外國文學家的筆下,也有他們醜陋的國人。

不是所有中國人都是魯迅筆下的孔乙己和祥林嫂,而魯迅的筆下,也不是隻有孔乙己和祥林嫂。

問:為什麼莫言能獲獎,而我國近現代眾多的文豪大家們卻基本無緣諾貝爾文學獎?

答:原因各異。在莫言獲獎的當年,我曾在報紙上見過一篇文章,說的也是這個問題。其中大致說的是“你在國內文采飛揚,但是到了國外,如果沒有一個水平相當的人翻譯你的作品,原著的質量就大打折扣了”。

雖然我不太瞭解諾獎的評審方式和標準,但覺得這個說法也多少有些道理。如果譯文與原著水準相去甚遠,甚至翻譯者文學造詣極差,把原作者的本意給誤解或曲解了,那將更令作品黯然失色。

這樣的作品如何引起外國讀者的興趣和關注,如何推廣,如何被權威發現,最後獲得認可?

所以莫言實力是有的,同時也是幸運的。當然,也許他不屑於這種幸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