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王莽和他的托古改制

戏说王莽和他的托古改制

西汉末年,政治昏乱,吏治腐败,社会风气败坏到极处,富商大贾,交接官府,官商勾结,把持朝政,外戚专权,豪强垄断,民不聊生,实在说,到了穷途末路,大汉王朝岌岌可危。汉成帝幼冲登基,全靠太后王政君掌握政权,而女流之辈懂得什么,又把权力交给自己的弟弟中最能干的王莽,而王莽也雄心勃勃,想成就一番事业。

或许起初的王莽还没有篡位的想法,而确确实实要做一个大汉的忠臣,扶保他的小外甥重振大汉王朝。他励精图治,礼贤下士,谦恭勤勉,深得朝野上下的欢心。他克己复礼,恢复古制,以周公之礼孜孜求治,自己带头祭孔,敬天法祖,局面很好。

可惜,二百余年的大汉王朝已是日薄西山,积重难返,不要说一个区区的王莽,就是高祖重生,张良萧何再世,也是回天乏力,只能扼腕叹息而已!因而,要想重新振作,只有革故鼎新,另建新朝!到了这个时候,王莽的心思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心理上产生了错位,心态大大不好了。在他看来,与其扶植一个衰败不堪的王朝,不如自己建立一个新朝,自己也过一把皇帝瘾。这个念头一出现,实在很是可怖。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这个思想很要命!如果真这样做了,那么先前所有的作为都成了虚伪的假意,是为了自己上位而装出来的。那样的话,将招来全国读书人以及官僚阶层的厌憎和唾弃,将来的结局一定会很惨的。

可惜,此时的王莽,已经完全被权欲冲昏了头脑。皇帝宝座的诱惑是难以抗拒的,何况,那宝座就如同丢弃在大街上任人捡拾的宝物一样,唾手可得,毫不费力。不像汉高祖打天下,还要拼着掉脑袋的风险叱咤疆场。于是,做也就做了,篡汉自立,创建新朝,而国号就叫个“新”,全新的开始,一切重头再来。由此,王莽在历史上开了一个恶例,自己也永远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后来的文帝曹丕、隋文帝杨坚、唐高祖李渊、洪宪帝袁世凯等等野心家无不起而效尤,个个都是依葫芦画瓢,照方子抓药,当然,这些人的结局和王莽却大异其趣,开创了或长或短的大一统王朝。只能说,他们的命比王莽好太多罢了。

王莽最大的失误就在于没有认清自己,大汉王朝再不好,也是正经根子,改造可以,推倒重来则万万不行!你非要试试自己的火力,就只有牺牲自己而已!好比,晚清的曾国藩,大清王朝衰落到如此地步,似乎一推就能到,但,毕竟还是正统,还有号召力,自不量力,自己当皇帝,最后的结局一定是身败名裂,遗臭万年!

戏说王莽和他的托古改制

曾国藩比王莽、袁世凯都聪明,可谓深通世故,智通古今,所以成为一代圣哲,而那两位同样非同小可,而身后名声狼藉,后人为之蒙羞,可见,一念之差,天壤之别,读史而知今,岂能不慎思而善行乎!此为今日之真实感受也!还是那句话,美得事物,远远观赏就是一种绝好的享受,而一旦动了邪心妄念,想据为己有,则等待你的绝对是灭顶之灾,不信,翻开史书看看,史不绝书,可谓数不胜数。

为自己安全起见,看见美女,远远看一看就很可以了,距离一定要保持在安全的尺度,美丽的女人总不乏追求者,离得近了,当心人家的男朋友或粉丝板砖和匕首,那就有性命之忧了!呵呵!此又是一大感悟,宁学曾国藩,不敢效仿王莽袁世凯!别人的东西硬抢不得,别人的女友沾染不得,就是这样一个简单明了至浅至明的道理,害死了很多伟大的人物!悲莫大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