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90后“爱心煎饼”摊主:带儿子求医曾获助,想延续爱心

遇到困难(者),孤寡老人、环卫工、病人家属、交警同志、残疾人、外卖小哥等在外工作者,你们辛苦了,在此可以免费领取一份爱心煎饼。”在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大源村附近的一家煎饼摊上,挂着这样一块爱心煎饼牌子。

煎饼摊的摊主名叫陈民栋,1990年出生,山东菏泽人。11月6日,陈民栋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这样做是“爱心接力”,他2岁的儿子患有白血病,求医期间获得很多爱心人士的帮助。

陈民栋说,儿子2016年12月出生,五个月多大时患病,家人带他跑遍北京、天津、郑州等地医院,最后被确诊为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2017年6月,在病友的介绍下,他和妻儿南下广州,安排儿子到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儿科治疗。

陈民栋的“爱心煎饼”曾被媒体报道,有网友怀疑是炒作。对此,陈民栋表示,一开始确实有人不清楚情况,难免有些猜测。但只要知道原因,很多人不但坚持自己买煎饼,还会在扫码的时候多付一些钱。而这,也更加坚定了陈民栋回馈社会、延续爱心的想法。

对话90后“爱心煎饼”摊主:带儿子求医曾获助,想延续爱心

陈民栋的儿子。

【对话】

澎湃新闻:孩子生病期间,有很多人帮助过你们?

陈民栋:刚来广州的时候,我们举目无亲,医院也没有床位,我们在办公室门口蹲了两天。那时我老婆在门口哭,一些好心人就过来问怎么回事。之后,他们加了我老婆的微信,给我们寄纸尿布、衣服等小孩子需要的东西,还说在广州有什么困难的话,也可以找他们。还有病友也很热情,陪我们一起看病,全力帮助我们,为我们跑前跑后。我们得到了很多帮助。

澎湃新闻:怎么做起了煎饼?

陈民栋:孩子在医院治疗了两、三个月后,病情趋于稳定,我们就想着做点小买卖补贴家用,时间灵活也方便照顾孩子。一个做山东煎饼的大哥了解到情况后,就教了我们技术,最后也没有收钱。我们在医院附近的楼梯间搭了一个两三米宽的小棚子卖煎饼。

对话90后“爱心煎饼”摊主:带儿子求医曾获助,想延续爱心

陈民栋的煎饼摊。

澎湃新闻:怎么想到送“爱心煎饼”呢?

陈民栋:最初,爱心煎饼基本上是送医院的病友家属,他们没有时间做饭或者吃不上饭时,可以解决一下温饱问题。后面,考虑到租在医院旁边的房子价格贵,且环境不好,有一次孩子还因此感染了,花了好几万,我们就搬到了大源村。

今年年初,我们在大源村附近做起了煎饼。每天早上4点起床买菜,6点骑着小三轮出摊,8点多收摊回来休息一会,下午三四点时再出摊,很晚才收摊休息,一天能挣两百块钱左右。

爱心人士对我们帮助很大,我们就想把爱心延续下去,不仅送煎饼给帮助过我们的人,也让环卫工人、外卖小哥等一些辛苦挣钱的人能吃到我们的爱心煎饼。

澎湃新闻:现在一天大概送出去多少个煎饼?

陈民栋:不固定的,20个左右吧,如果环卫工过来,会超过这个数。

澎湃新闻:有人怀疑是炒作?

陈民栋:很多人会有这种疑惑。以前只说免费送爱心煎饼,没有写得那么详细,别人会以为是一个商业炒作。后来还是一直在送爱心煎饼,就有人来问,我便做了一个牌子,讲了大概情况。

大家知道后,渐渐地煎饼就很难送出了。6元一个的煎饼,有些好心人还会扫码多付钱,还有的会再拿点东西来看看孩子。我感受到身边人真的很有爱心。

澎湃新闻:孩子现在的情况怎样?

陈民栋:现在孩子一个月化疗一次,化疗期间住院,平时在家吃药维持,一个月花销很大。为了孩子,我们已经花了三四十万元,谁也不知道往后进展怎么样。医生建议我们做移植,但费用起码五十万,这对于我们来说是天文数字。

澎湃新闻:后面怎么打算?

陈民栋:孩子这么可爱,我们没想过放弃。跑医院的时候,医生说这病是无底洞,花光了钱也不一定治好,还不如再要一个,但孩子已经得了,我们也只能面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