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名將用“假道伐虢”巧取敵營,為何戰後沒得封賞反被貶官?

宋朝名將用“假道伐虢”巧取敵營,為何戰後沒得封賞反被貶官?

李處耘

李處耘(公元920年-966年),字正元,潞州上黨(今山西長治)人 ,五代末年至北宋初年名將。

李處耘的父親李肇,在後唐任職,歷任軍校,官至檢校司徒。跟遂後唐皇帝討伐王都於定州,遇到契丹來援,後唐軍隊失利,李肇拼力作戰而死。

後晉末年,李處耘年齡尚幼,跟隨其兄李處疇到京城,正好遇到耶律德光進攻石重貴,後晉叛將張彥澤率先衝進了都城,放縱士卒剽劫搶掠。

宋朝名將用“假道伐虢”巧取敵營,為何戰後沒得封賞反被貶官?

神箭

李處耘當時還未成年,但生性勇武,尤善射箭,一個人保衛里門,射殺十幾個士卒,其他的士卒不敢進攻。天黑後,士卒們撤退了。第二天又來進攻,李處耘又射殺幾人,戰鬥難解難分。

直到他家親戚率兵來援助,才算得以脫困,裡中人沒受到洗劫,都得益於他的保護。

後入郭威麾下從軍,周世宗時被柴榮派到趙匡胤的手下,開始得到重用。

宋朝名將用“假道伐虢”巧取敵營,為何戰後沒得封賞反被貶官?

黃袍加身

趙匡胤陳橋兵變,率軍入京,奪取皇位,建立了北宋王朝。在這一事件中,李處耘發揮了相當大的作用,他臨機決斷,謀劃周全。

論功行賞時,趙匡胤授任他為客省使兼樞密承旨、右衛將軍。

公元963年正月,朗州(今湖南常德)軍隊作亂,朝廷詔令山南東道節度使、侍中慕容延釗率軍前去討伐,任命李處耘為監軍。

宋朝名將用“假道伐虢”巧取敵營,為何戰後沒得封賞反被貶官?

王師出征

李處耘率軍至襄州(今湖北襄樊),先派遣閣門使丁德裕向荊南節度使高繼衝借道,並請他們給宋軍提供給養。荊南雖然已經向宋朝臣服,但是另一個名為藩臣、實同割據的小朝廷。宋朝大兵向南開進,他不得不給他們借道,但不願讓大兵進城。遂以百姓恐懼為由,只願在百里外供給糧草。

宋軍駐紮在荊門,高繼衝派遣其叔高保寅及軍校梁延嗣,帶著牛肉和酒前去犒勞李處耘的軍隊,並且偵察形勢。李處耘厚禮接待他們,命令他們第二天先回去。梁延嗣非常高興,派人向高繼衝報告說沒有危險。荊門距江陵僅百餘里,這天晚上,高保寅等人在慕容延釗帳中宴飲盡歡。

宋朝名將用“假道伐虢”巧取敵營,為何戰後沒得封賞反被貶官?

急速進軍

這邊還在痛飲中,那邊李處耘秘密派遣數千精銳騎兵快速前進,高繼衝此時正在城內等著高保寅和梁延嗣回來彙報情況呢,突然傳報宋朝大軍開來的消息,立即倉惶出迎,在江陵(今屬湖北)北邊十五里處遇到李處耘。

李處耘命令高繼衝就在原地等候主帥慕容延釗,自己率領親兵先進城登上城北門。等到高繼陪慕容延釗的宋朝大軍來到城下時,宋軍已經已佔據了城中要衝。就這樣宋軍兵不血刃,得了3州、17縣、142300戶百姓。

宋朝名將用“假道伐虢”巧取敵營,為何戰後沒得封賞反被貶官?

假道伐虢

這一仗“假道伐虢”打的很巧妙,也很漂亮,兵不血刃就拿下江陵,趙匡胤得信後非常高興,送來了嘉獎令。

受到嘉獎的李處耘有些飄飄然,也有些得意忘形起來。他想,總是一種戰法,就是得勝了,也沒有什麼新鮮感,上次是文的,這次來個武的。如果說“假道伐虢”的戰術很出趙匡胤意外的話,下一次的戰法簡直就讓宋太祖目瞪口呆了!

荊南歸順後,李處耘立即調發江陵士卒一萬多人,合併到軍隊裡,深夜趕赴朗州。又先派遣別將分領士卒及江陵兵趕赴嶽州 (今湖南嶽陽),在三江口大敗敵軍,俘獲敵船七百餘艘,斬敵四千餘人。又在澧江遇到敵將張從富,擊敗賊軍。乘勝追至敖山砦,敵人丟棄營寨,俘獲很多敵人。

宋朝名將用“假道伐虢”巧取敵營,為何戰後沒得封賞反被貶官?

煮俘虜

為了起到震懾敵軍的作用,他命令士卒架起了鍋,點起了火,在俘虜堆裡挑出幾十個身體肥胖的,把他們撲通撲通都扔進了大鍋裡,等把這些人煮熟了,當著其他俘虜的面,要士兵吃下去。又把一些年輕體健的俘虜刺了面,放歸朗州。天黑後,住在營寨中,等慕容延釗的大部隊到來。

被刺面的敵兵回到朗州說,被俘的人被宋軍吃掉了,城中人聞訊大驚,他們只是在五胡亂華時聽說胡人食人肉,沒想到宋朝的漢人也食人肉,這簡直是動物的舉動!於是縱火焚城,然後潰散。

朗軍的幼主周保權隨後很輕鬆的被李處耘俘獲,於是軍隊進入潭州,盡得荊湖之地。

宋朝名將用“假道伐虢”巧取敵營,為何戰後沒得封賞反被貶官?

民變抵抗

這次行動只能說在軍事上取得了勝利,在安撫民心上卻是徹底的失敗。弊病馬上就出現了,周保權雖然被抓住,但湖南的民憤大起,兵民齊叛,朗州城周邊在叛兵和亂民的威脅之下了。

為了善後,趙匡胤只有下詔宣佈大赦荊南、湖南所有叛亂者,而且免除當年茶稅及各種無各雜稅,再免去荊南地區當年夏稅的一半。

處理完這些,氣的趙匡胤差一點背過氣去。想當初趙匡胤黃袍加身以後,為了穩定局面,宣佈把後周原有的朝臣們都原職留任,並派出使者向國內所有外鎮通告,就是要讓天下人都知道,除了皇帝換了之外,其實什麼都和往常一樣,大家都不必驚慌。

宋朝名將用“假道伐虢”巧取敵營,為何戰後沒得封賞反被貶官?

給大鍋?

除了出臺這些安撫政策外,就是趙匡胤本人,也是躬體力行的。太祖即位後,車駕初出,過一小橋時,忽然有暗箭射向黃傘。禁衛一時驚駭,趙匡胤卻滿不在乎,乾脆敞開了袍子笑著說:“教他射!教他射!”回到宮內後,左右力請全城緝捕刺客,但都不允許,就怕京城產生動亂。

現在李處耘這個該死的混賬東西,雖然打了勝仗,也沒見過他這麼幹的,難道湖南人已經頑固到只有把他們扔進鍋裡煮熟了再吃下去的地步?趙匡胤痛心疾首的罵道:“李處耘,現在你的大鍋還夠用嗎?要不要我從開封給你送一些過去啊?”

宋朝名將用“假道伐虢”巧取敵營,為何戰後沒得封賞反被貶官?

慕容延釗

而此時的李處耘呢?完成這一戰之後,李處耘覺得戰功卓著,也驕傲起來。隨即和帶兵的主帥慕容延釗發生了矛盾,兩人不和,以至於互相上奏指責。慕容延釗當年是帶病出徵,這樣連氣帶累,從此一病不起,不久就病死了。

回朝以後,李處耘還想邀軍功求獎賞嗎?門都沒有!直接貶為淄州(今山東淄博南)刺史。史稱“處耘懼,不敢自明。”(《宋史·李處耘傳》)

《續資治通鑑長編》北宋·李燾。

《宋史》元·脫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