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影响齐国国运的内乱:两世卿家族从此没落,188年后田氏代齐

公元前582年7月,齐顷公去世,其子姜环继位,是为齐灵公。十一年后,即公元前571年,齐灵公亲率大军伐莱。莱国人派出大夫正舆子,贿赂齐灵公的亲信夙沙卫精选牛马皆百匹,然后齐灵公就退军了。

一场影响齐国国运的内乱:两世卿家族从此没落,188年后田氏代齐

《左传》评论此事,说“君子是以知齐灵公之为‘灵’也。”《逸周书·谥法》:“死而志成曰‘灵’,乱而不损曰‘灵’,极知鬼事曰‘灵’,不勤成名曰‘灵’,死见鬼态曰‘灵’,好祭鬼神曰‘灵’。”

莱国在齐国刚分封时,就曾与齐太公争国,可以说是齐人世仇。可是,齐灵公却因为收受莱人贿赂而退军,这简直就是贪贿之君!

对比之下,鞍之战失利后,齐顷公七年不喝酒、不吃肉,吊亡问疾,令晋人极为忌惮,被迫将汶阳之田归还了齐国。齐顷公虽然早年轻率,但是在遭遇挫折之后,却能卧薪尝胆、发奋图强,不失为一代明君。

可惜的是,齐顷公没能娶到一位好夫人。齐顷公夫人是声孟子,为宋女。齐顷公刚一去世,声孟子就耐不住寂寞,开始秽乱后宫了。

公元前575年,鲁国三桓家族的公孙侨如在国内权力斗争中失败,被迫逃亡齐国。来到齐国后,为讨好齐灵公,公孙侨如还将女儿嫁给了齐灵公。成为国丈之后,公孙侨如与声孟子的来往也就慢慢多了起来。一来二去,两人居然勾搭成奸,暗暗有了私情。

对公孙侨如,声孟子可是相当痴情,一度提出要将公孙侨如提拔为齐国的上卿!

齐国上卿,是由周王室直接任命,向来是高氏和国氏两大家族世袭。连号称“千古第一相”的管仲,都只能作齐国下卿;公孙侨如何德何能,还敢居于管仲之上?

一场影响齐国国运的内乱:两世卿家族从此没落,188年后田氏代齐

公孙侨如在鲁国也是胆大妄为多年,但被驱逐出国之后,却是有了自知之明。见声孟子如此出格,公孙侨如反倒是害怕了。于是,自觉危险的他便又从齐国逃亡到了卫国。

情人居然如此不领情,这让声孟子有些丧气。


不过,对声孟子而言,走了一个情人,还算不上事。

在齐国,声孟子还有另一位地下情人,就是庆克。庆克是公子无亏之子,也就是齐桓公之孙。公元前643年齐桓公死后,公子无亏在易牙与竖刁两人支持下,赶跑了太子姜昭而自立为国君。次年,在宋襄公扶持下姜昭顺利回国,战胜了公子无亏而被立为国君,是为齐孝公。才作了三个月国君的公子无亏,因此而被杀。

以此而言,庆克在齐国原本也不受人待见才是。

一场影响齐国国运的内乱:两世卿家族从此没落,188年后田氏代齐

虽然如此,奈何庆克长得实在太帅,所以庆克一不小心就得到声孟子的特别青睐。为了让庆克能入宫,声孟子让他扮成妇人,蒙上脸后与宫女同坐一车混入宫中。一次、两次,三次,这样的操作可谓是“神不知、鬼不觉”。

然而,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次数多了,再机密的事,迟早都会漏出马脚来。

有一次,在庆克进宫时,就不幸被大夫鲍牵给发现了。鲍牵,是齐桓公老师鲍叔牙后代,在齐国也算是名望之族。虽然鲍牵祖上功高,但毕竟权势有限,也不太敢管这事。于是,鲍牵便将此事偷偷告诉了上卿国佐。国佐在齐国多年执政,威望甚高。得知此事后,他深感此事有伤风化,不好去责备国母,私下里就将庆克叫来训了一顿。

与国母偷情之事败露,庆克也自知丢脸,很久都没去宫中。声孟子觉得奇怪,便派人来问他怎么回。庆克不敢撒谎,就将国佐训导之事原原本本地说了出来。

声孟子听了,大怒:谁敢来管老娘的好事!

这时,晋国在鄢陵之战胜利后,正在邀请各诸侯国一起伐郑。应晋国之邀,齐灵公正与国佐外出参加柯陵(河南许昌南)之会,高无咎与鲍牵留守。盟会结束后,齐灵公准备回国,而国佐则留下来准备参加伐郑之役。为保证国君安全,高无咎与鲍牵二人关闭了临淄城门,并加强检查来往的旅客。

声孟子却派人秘密前去迎接齐灵公,告发高、国二卿及鲍牵:“高无咎和鲍牵想拒纳国君,改立公子角为国君,国佐也知道此事!”

一场影响齐国国运的内乱:两世卿家族从此没落,188年后田氏代齐

母亲发话,齐灵公丝毫不疑有假。公元前574年7月,齐灵公回到国内就将鲍牵判了刖刑,又把高无咎赶出了齐国。高无咎不得已,逃往莒国,他的儿子高弱则占据自家采邑卢(山东长清西南),发起了叛乱!


齐灵公不问青红皂白,刖了一位大夫,赶跑一位上卿,诱发了齐国上卿家族的叛乱,可见齐灵公之昏庸!

为平定高弱之乱,齐灵公马上指派崔杼为大夫,庆克作他的辅佐,率师去围攻卢邑。

一场影响齐国国运的内乱:两世卿家族从此没落,188年后田氏代齐

崔杼也出身于齐国公族,祖上是齐丁公嫡子季子。季子不愿为君,便将储君之位让给了叔乙。后来,季子采邑被封于崔,因此后裔变成为崔氏。崔杼年少之时,就深受齐灵公爷爷齐惠公的宠爱。但齐惠公死后,高氏与国氏担心崔杼威胁到自身地位,就将他赶出了齐国。如今齐灵公又将崔杼召回,显而易见,他是要对高、国二氏下手了!

此时,正带领齐国军队随同晋国伐郑的上卿国佐,听说齐国爆发内乱,便向晋人请求先行回国。还在回国的路上,国佐就已经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得清清楚楚。所以,国佐回到齐国后,并没回临淄,而是直接赶到卢邑。然后,国佐突然下手,将庆克给杀了!

齐灵公正全力对付高、国二族,国佐当然不能坐以待毙。杀死庆克之后,国佐就占据谷邑(山东东阿),也发起了叛乱。

齐国两大上卿家族先后发起叛乱,齐灵公之位顿时岌岌可危:高、国二氏在齐国数百年,两家都是王室钦定世卿,其实力足以与齐国公室相抗衡。如今高、国二氏携手发动叛乱,以齐灵公实力,胜负归谁还不好说。况且这次,又是齐国公室为乱在先,万一闹到国际上,齐灵公也占不到什么便宜。

一场影响齐国国运的内乱:两世卿家族从此没落,188年后田氏代齐

没办法,齐灵公只能暂时作出让步。

为安抚国佐,齐灵公(山东淄博西南)与他在徐关达成了和解,并让他复位。国佐原本就对齐国公室没有二心,见齐灵公让了步,他也就不再作乱了。在国佐带头示范之下,高弱也不再坚持,在12月宣布向齐灵公投降。

二世卿家族发起的叛乱,终于得到妥善解决。随即,齐灵公又派国佐之子国胜出使晋国,向晋国报告齐国此次内乱。

谁都以为,这次内乱就此结束了。

可就当国胜回到齐国之时,却发生一件诡异的事情:齐灵公让他不要回国都,令他等在清邑(山东聊城西)候命!


齐灵公虽然与国佐达成了和解,但却对国佐更加心存畏惧。更何况,声孟子和崔杼都对国佐忌恨颇深,两人在旁变多次怂恿,齐灵公就彻底下定决心,要铲除高、国二氏了。

公元前573年1月29日,齐灵公将国佐召进内宫。等国佐进宫后,齐灵公就突然下令,让刑官华免当场杀死了国佐!上卿国佐突然被杀,朝中大臣一片混乱,不少人居然被吓得跑人了夫人宫中!

一场影响齐国国运的内乱:两世卿家族从此没落,188年后田氏代齐

齐灵公如此背信弃义,当朝杀戮大臣,也难怪齐国大臣会如此惊慌失措了。

杀死国佐后,齐灵公立刻命清人将国胜也给杀了;国佐另一位儿子国弱见势不妙,赶紧逃到了鲁国。

国佐一生,对齐国公室可谓是忠心耿耿。

公元前589年,齐国在鞍之战中战败,国佐临危受命,去与诸侯联军谈判。在谈判过程中,国佐始终不亢不卑,几句话就将不可一世的郤克驳得哑口无言,最终不得不同意与齐国和解。十六年前,国佐为维护齐国国母的尊严而勇斗郤克;十六年后,没想到他却死在另一位齐国国母手中!

世事变幻如此无常,怎么能不令人感慨万分?

此后,齐灵公又任命庆克之子庆封为大夫,庆佐为齐国司寇。齐国的大夫,就相当于他国之卿。至此,崔杼和庆封都成为齐国卿士,开始迈入齐国政坛的舞台中心。

一场影响齐国国运的内乱:两世卿家族从此没落,188年后田氏代齐

在鲍牵被刖之后,为了让鲍氏家族后继有人,齐灵公派人把鲍牵之弟鲍国从鲁国接回了齐国,立为鲍氏宗主。杀死国佐和国胜后,又将国弱接回了齐国,立为国氏宗主。

至此,齐国这场内乱终于落下了帷幕。


表面看来,齐国这次内乱与他国内乱一样,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可实际上,这次内乱却极为关键,可以说是影响到了未来齐国的国运。齐灵公之前,在五公子之乱彻底终结后,齐国国力正处于缓慢恢复阶段,隐隐已现中兴之像。

然而,这场内乱的发生,改变了一切。

一场影响齐国国运的内乱:两世卿家族从此没落,188年后田氏代齐

这次内乱之后,高、国两个世卿家族走向没落,崔氏、庆氏在齐国异军突起。可在崔氏、庆氏主宰齐国国政的数十年里,齐国内乱不断,即便是有晏婴这样忠心耿耿的良臣在,依然无法阻挡齐国公室走向没落的步伐。其后,崔氏与庆氏先后被灭,鲍、栾、高、田四大家族崛起;在这场内乱后188年,田氏就取齐而代之,姜齐从此绝祀!

虽然能与齐国公室分庭抗礼,但高、国两个世卿家族其实早就与齐国公室结成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如果不是齐灵公发起内乱,强行摧垮了高、国二氏,造成齐国政坛短期的权力真空,让公族和异族田氏相继在齐国崛起,也许田氏代齐的命运就不会发生了。

因此说,这次内乱是关系到齐国国运的一场内乱。

齐灵公之所以为“灵”,不仅仅是因为他受莱人之贿,更关键是他发起了这场让齐国国运为之而变的内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