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冰冰的罪与罚

国庆长假,绵亘百日的范冰冰事件有了定论。税务机关认定范冰冰偷逃税款,决定罚款近9亿,但不追究刑事责任。消息传出,虽然大家都还堵在路上,还是舆论哗然。

范冰冰事件已经不是单纯的明星个人道德问题,而是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大问题,其间明星、公众、权力、媒体之间角力不断,张力十足,很有看头。

这件事情的起因貌似是崔永元报私仇而误伤范冰冰。不过,有一句话叫“貌似偶然实则必然”。这句话是个万能句式,可以用在多数的事后分析中,范冰冰事件也不例外。

演艺明星该不该挣大钱?我觉得该。娱乐、体育等行业必须而且必然是明星模式,大家消费的就是明星,看得就是大腕,古今中外,莫不如是。没有明星,这些行业就失去了动力,观众也没了看头。而且,一个明星的发迹,往往是从千万个从业人员中脱颖而出,“一将功成万骨枯”。娱乐、体育行业又都是青春饭,过了这个村没有这个店,不趁红的时候多挣点,老了去哪讨饭呢?

再者说,每个明星身边都有一大群要吃饭的人,一个明星可能间接影响着成千上万人的就业问题,影响着很多资本的投入与产出问题。这些人也在渴求高回报,所以明星的高薪几乎是必然。这是市场规律,没什么可指摘的。

但是,公众不一定这么想,特别是在经济下行的时刻,娱乐明星的高薪是天然的舆论箭靶。情绪化的评论中往往把明星高薪与科学家低薪联系起来。拜托,科学家低薪是娱乐明星造成的吗?是他们抢夺了科学家们的资源吗?娱乐明星降薪科学家的收入就会高吗?这个逻辑稍微一想就会觉得荒谬。不过,公众情绪不会理会这种荒谬。

对于权力而言,公众情绪无论如何荒谬,无论合理还是不合理,都是一个既成事实,是需要回应、疏导的。这种回应,还必须完全建立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

娱乐圈内阴阳合同、逃税避税,税务部门以前不知道吗?我觉得不要小看我们的税务部门。但是,不知道和知道,知道和查办之间,都有着巨大的鸿沟,需要“激发”和“时机成熟”,至于扣动扳机的那个人是不是崔永元,其实是无所谓的。

从范冰冰的角度说,她知道自己在逃税避税吗?很大概率上是知道的。知道了为什么还犯错?那是因为这事已经是一个普遍现象,是通行潜规则,是大家见怪不怪的事情。或许,范冰冰心里委屈,但肯定不能在道歉信里写“为什么只针对我?”因为这件事确实违法,无理可辨。

因为范爷的目标够大、够典型。范冰冰无疑是高调的。在娱乐圈混,高调才会引发争议,才会催发高曝光,才会让公众一直记着你,才会让个人品牌一直熠熠生辉;但在同时,高调又是一把双刃剑,因为在无形中对别人形成了压制,抢走了资源,造成了伤害。

范冰冰幸运的是,根据新的法律,她的行为是初犯,尽管数额巨大,都不构成刑事责任,在规定期限内把钱交上就可以。这个处罚规定很中国啊。如果判刑,其他明星可能拼死不认犯罪;不判刑,大家才可能主动交代问题。至于8.9亿这个数字,大家不必担心,我猜税务部门已经帮范冰冰算好了:有困难,但能行。只不过对范爷而言,可能是一夜回到解放前。

还不止是回到解放前。这次处罚对范冰冰影响将会非常巨大,其演艺事业将不可避免的中断一段时间,商业价值也会大打折扣。对于范爷而言,这次大火将会把她的朋友圈彻底焚烧,能够留下的真朋友也许会很少很少。至于能不能东山再起,那完全是时也命也,谁也说不准。

我个人建议,范爷先别忙着复出。估计她也没法急着复出,先要忙着还钱。等过个三五个月,可以先从公益活动开始露面,重塑公众形象。其实最好的方式是成立一个基金会,像周润发发哥一样宣布此生所有资产都将捐献给公益事业。

在演艺事业上,先不要去接大制作了,估计一时半会也很难接到了,可以扶持、参演一些新导演的作品,特别是会有口碑的文艺片。把身段放低,多做少说,朴素一点,再朴素一点;真实一点,再真实一点。

最后还是希望范冰冰能够凤凰涅槃,迎来重生吧。(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