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一颗星球距离地球2490光年,此时,那颗星上的人用高清望远镜能够看到孔子吗?

年轮153912018


这是一个历史与科学交叠、看起来非常有趣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光是一种很神奇的能量,它有着非常迅速的传播速度,每秒都以将近30万千米的速度传播着,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的限制,那一束光能在一秒内绕整个地球飞行好几次,可见其速度之快。

有一点天文学基础的人都知道,我们现如今在天空中所看到的星星其实都不是现如今它们的模样,而是在许多年前从这些星体中所传播出来的光。

在这众多星体的光中,大多数的光是由恒星散发出来的,每一颗恒星就相当于一颗时刻在燃烧、爆炸的太阳,它们本身就是一个发光体。

而除了这些恒星之外,我们所看到其他的星体则就是折射了这些恒星光芒的行星或者小星体,地球或者我们经常所看到的金星、木星就是这些折射恒星光芒的行星。


在遥远太空中观察地球历史的技术

如果有的星体距离地球100万光年之远的话,那我们现如今所看到的这颗星星就将会是它100万年以前的模样。

它现如今的模样,我们是根本无法观察到的,我们如果要想看到一颗100万光年外的星星现如今的模样,那就得去往100万年以后的地球才能观摩得到。

想必不少人在知道这个奇特现象的时候,都产生过一个有些荒诞的想法。

在很久以前,我本人其实就产生过类似于提问者这样的想法。

那就是当人类的科技进步到了一个巅峰水平后,在外太空中利用时空折叠的技术瞬间跨越几百光年或者几千光年的遥远距离,在遥远的星空外去采集、观察地球所反射出的光,然后通过这些光去探寻历史中我们所想要探寻的历史细节。

比如清朝的入关、比如朱元璋平定天下的过程、比如蒙古帝国到底有没有历史传闻中的那么残酷、比如宋朝的繁荣、比如大唐的强盛、比如南北朝的混乱、比如秦朝修建长城的景象亦或者是孔子教导学生们或者游历的模样。


如果科技真到达那种程度的话,那我们在探寻历史的时候,就不需要那么久绞尽脑汁地去苦苦的解密了。

以我们所知的技术,这种观察历史的理论不太可能实现

接下来我们回归正题,如果在距离地球2000多光年外的一颗星球上用高清望远镜观察地球的话,那绝对是看不到孔子的。

以我们现在所知的高清望远镜技术,如果想要从那个距离观察到地球的细节,那就得制造一个比地球大许多倍的望远镜前镜片,这样才能观察到地球内部的情况。

但是大家要注意的是,地球本身是不发光的。

地球上当时的光除了火焰发出的光以及其他微弱的光芒之外,其他的光全都是反射出的太阳光。

这些光是非常微弱的,即便能传达到外太空中,也很难传播得出太远的距离。

就比如手电筒一样,光能射出多远其实是看它的功率的,虽然手电筒中的光速度和其他光是一样的,但是因为受功率所限,它所能传播出去的距离其实没有多少米。

地球的道理也是如此,即便能在2000多光年外的距离观察到地球的大致模样,但是如果想要看到地球每个人物生活的细节,以我们现在所知的望远镜技术其实是没有办法的。

科技发展到巅峰后的可能

不过大家也要清楚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们现在所拥有的科技、所了解到的科学知识其实也不过是浩瀚宇宙中的一颗微不足道的小米粒罢了,我们的科技、对科学知识的了解是还有着非常巨大进步空间的。

如果把现在的电话、现在的电脑、现在各种各样神奇的科技放到四五百年前的人面前,他们也必然会吃惊于这种现代科技的神奇。

不相信世界上还有这种神奇的事物或者直接就把我们现如今的科技当成了幻想一般的怪力乱神,因为受对知识、对世界的了解,所以他们会驳斥这种种的一切行为。

这种状况就跟我们现如今是一样的,那就是以为我们现在了解了宇宙间一切的科学知识,觉得以我们所知道的知识无法在2000多光年外观察到地球上的人物,所以就认为这种特殊观察历史的技术永远不可能会实现。

但是大家如果按照科技发展的逻辑去想一下的话,那大家觉得如果人类拥有了去往2000多光年外星体的技术,那拥有这么一个超乎我们科学所理解的观察技术会是一个难事吗?

所以说如果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话,我觉得我们是可以在几百或者几千光年外的星空中观察到地球曾经历史的,当然,如果仅仅只是提问中所说到的高清望远镜的话,这种可能性将会变得非常的小。


孤客生


理论上是可以的。孔子生活在大约2500年前,只要孔子当年在晴天出现在没有遮挡的户外,他自身反射出的部分太阳光会在宇宙中不断行进。经过大约2500年之后,包含孔子当年信息的光现在已经旅行到与地球相距2500光年之处。虽然地球在过去2500年里会跟着太阳在银河系中穿行,但这个速度远远慢于光速,所以可认为地球保持静止。

如果在当前距离地球大约2500光年的星球上,利用天文望远镜来接收孔子的反光,我们就能看到孔子。但这只是理论上,实际上基本上无法做到。根据光学原理,为了在2500光年之外分辨出孔子,望远镜的直径可以由下式计算出来:

孔子身高/距离=1.22×波长/望远镜直径

根据古籍记载,孔子长九尺有六寸,换算过来相当于1.9米。波长取可见光波段的550纳米,这是光学望远镜的敏感波段。由此可以计算出望远镜直径为83.5亿公里,这相当于日地距离的56倍。即便在这种尺寸极为巨大的望远镜视野里,所能看到的也只是一个像素点,无法看清孔子的外貌。为了分辨出孔子的细节,望远镜的直径还要比这大得多。


火星一号


答案是,不能。

1.理论上,需要能看清2000多光年外的星球上的人影,需要的光学望远镜直径超过了一光年,是太阳的八百万倍直径。但实际上,类似玻璃这样的硅酸盐物质,只要直径达到太阳的千分之一,就会因为重力直接坍缩成黑洞了。更何况数百万倍太阳直径?甚至说,即使还没到史瓦西半径,但大质量的固体,核心肯定会因为压力而融解沸腾。很明显,一个流动中的透体是无法提供稳定的光学成像的。

2.只要是介质,就会吸收能量。光在介质中传播,能量会不断衰减。就好比海水,少量的清澈海水裹上塑料袋后能直接当放大镜使用。但是再清澈的海水,在水深500米以下都是漆黑一片。连阳光这样如此强大的光源都无法穿透区区0.5公里的海水,从遥远的2000多光年外飘来的几十个百来个光子要怎么穿越足有兆兆万公里厚的透镜?就像针尖大的一滴水想横渡撒哈拉沙漠一样,肯定被吸收的渣都不剩。

3.光子在介质中传播会发生衍射,光学望远镜本来就是误差较大的一种观测工具。

4.一个一光年直径的透镜,需要用到的物质把整个银河系拆了回炉重造都未必足够。能够拆解银河系的文明,想看2000光年外的星球,直接去不就得了?


水天一色20079409


孔子出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479年,在世72年。在孔子68岁的时候,照在孔子身上的光子被反射后刚好跑了2490年。如果角度合适,这些光子刚好达到题目中距离2490光年的星球。那么,如果刚好这颗星球上的人拿望远镜对准地球,是否可以在接受到这些光子之后看到孔子呢?



我想很多人都会说这怎么看得到,就像你看太阳一样,即便看见了也看不清太阳的表面细节。确实是这样,成像要想分辨率高,必须有足够多的光子提供成像目标的信息。就像你看近处的物体很容易看清晰,但是看几十米外的就不行了。因为几十米开外,你眼睛接受到的光子数量比近处少很多,导致丢失了很多成像物体的细节信息。这个时候如果你弄一个透镜,就可以收集更多从成像物体反射过来的光子,从而可以把成像物体看的更清晰,这就是望远镜的原理。



人眼一般可以看清楚10米处的事物清晰图像,这时候人眼的最大瞳孔直径是7mm(人眼就是一个微型透镜)。如果按照这个成像尺寸比例,想要利用光学望远镜成像看清出2490光年外的孔子,则至少需要一个直径是2490*365*3600*c/10*0.007=6.9*10^14米的透镜才能看清孔子。这个直径换算后越是1.7光年。显然,没有那个望远镜的镜头可以达到这么大尺寸。



所以,即便这颗星球的人接受到了从孔子身上反射的光子,也看不到他。因为光子数量实在太少了,不够成像用啊!


科学探秘频道


理论上能看到孔子身上反射的光子,但绝壁看不出那是孔子....

首先根据已知理论,太阳每秒发出的光子数是有限的,数字可以查资料或者自己算,我懒,就不算了......如果查不到资料可以通过每秒燃烧消耗质量手算。当然不打算算的话可以自己文字理解,不然要算的地方还不止这里......

然后每秒到达地球表面的光子也是有限的,这里除了要计算地球所处的太阳视角天球面积以外,还得扣除被空气、尘埃散射部分的光子,然后到达地面的光子就更加有限了。此处忽略多云情况..然后最终射到孔子截面不足2㎡的身体上,又吸收了一部分,然后其余部分以降频的漫反射形式反射到宇宙空间,虽然是漫反射,但毕竟反射角度还是比较集中的,我们就算它平均每个光子都以天球面积30%辐射出去吧,也就是只有30%的方向天区能看到孔子身上反射的光子。

然后这写光子发射到2490光年外的天区,假设对方有一个地球直径那么大口径的望远镜,每秒还能接收到几个光子呢?这里要算的是2490光年外,30%天球面积所占的总面积,然后计算地球直径的球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嗯,它每秒能收到的孔子身上的光子数就等于之前计算到的孔子漫反射光子数乘以这个比例。。。。

我懒,别叫我算←_←谁想知道准确答案自己算....算到结果告诉大家好了......反正你算出来之前我是认定看不清的,别问我为什么,我猜的◑~◑


星宇飘零2099


这样的问题真是混账。假设真有那么一颗有智能人的星球,假设那星球的人真制造出了能望2490光年那么远的高清望远镜,假设那望远镜真能看清地球人,假设他们认识孔子,他们有意要寻看孔子,那么,他们应该在4980年前查看,才能看到孔子......真是荒诞不经的假设,荒诞而毫无意义的问题,吃饱了撑的,悟空问答!


云上金虎 言一行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大家有没有对这句话很熟悉,记得是初中时候背的,现在还记忆犹新。回归正题,孔子诞生于公元前551年9月28日,逝去于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按照理论来讲此时此刻孔子诞生时候的光子已经飞到了2569光年外,而孔子逝去时候的光子已经飞到了2497光年外。也就是说孔子的一生的“画面”已经被光子传播到2497光年到2569光年这个范围环内,但是恰好2490光年并不在这个环内,所以此时并不能看到孔子。他可能是七年前看过孔子逝去的画面。所以说距离我们2490光年外如果有人看地球,他看到的是公元前472年的事情,他可能看到

越王勾践灭吴、伯里克利初露头角,但是不会看到孔子的,因为那个时候孔子已经死了七年了。

估计回答完这个问题又要挨骂了,但是我这个计算过程是对的吧?哈哈。

我们人眼能看到东西是因为有光反射到我们的眼睛,那么光是有速度的,我们所看到的物体一定是它之前的样子,因为光传播要花费时间啊!这个时间当在距离尺度很大的时候就不能忽略了,例如题中所说的几千光年。所以按照理论上来讲是可以看到画面的。

那么现在的问题是在这样长的距离下,孔子身上反射的光本身就是微乎其微的,在传播这样长的距离,过程中不断地反射和各种消耗,等传播到几千光年外光子几乎不剩余了吧?像现在正在服役的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几千光年外的星系、星团等,能观测到其中的亮星-恒星。也许他们观测地球的时候也只能看到太阳的微弱光芒吧!


以上就是我的简单回答,感兴趣的不要忘了关注我们额!


科学黑洞


答:不可能!一是光的衰减严重,二是望远镜能力有限。


如果物体反射的光线不被吸收的话,光线会永远地传播下去,理论上到任何地方,只要你拥有足够强大的的望远镜,就能把反射光线中携带物体的信息还原出来。




孔子生活在2500前左右,那时候地球出发的光线,正好传播到2500光年的地方。


考虑地球发出的光线,传播到2500光年后,还能保存多少信息?

地面上的物体,反射太阳光后传播到太空中,会穿过厚厚的大气层;然后在星际空间中的传播,会穿越星际尘埃,受到天体阻挡,带入的噪声也越来越严重,最终消失在噪声当中。




我们人类目前制造的最强电磁波发生器,以最高功率发射电磁波到太空中,其传播距离不到100光年,就会完全淹没在宇宙噪声当中,一旦信噪比超过一定阈值,那么无论你拥有多大的望远镜,也无法把其中的信息分离出来。


对于该问题也是一样的,2500光年的距离,传播孔子身上反射的光,预计这个光线已经完全衰减掉,无法用任何仪器进行分离和还原了。





好啦!我的答案就到这里,喜欢我们答案的读者朋友,记得点击关注我们——艾伯史密斯!


艾伯史密斯


看了一部分回答,看不下去了,也想拽一次。我认为,不管是实际上还是理论上都不可能,绝对绝对不可能。从一方面说,孔子本身不象恒星那样发足够强的光足以传播两千多光年远还能被“人”眼看到,就是看到也应该象我们看到晚上的星星一样只是一个光点。另一方面,假如孔子反射的光也足以传播两千多光年远并且还足够强到能被当“地”“人”分辨率极强极细的眼睛看到看清,那也只能看到孔子的头顶或头上戴的帽子。除非孔圣人先知先觉两千多光年远的另一星球有“人”要在两千多年后与他唔面,露天仰面躺下,这也就不需要什么高清不高清望远镜,就象我们平常见面一样。我都觉得我的回答十分可笑,不过回答如题那样可笑的问题只能如此。望大家笑纳,毕竟笑比哭好。我先笑了。


花架子3


理论上,从孔子身上发射出的光线是可以传播那么远的,但想要看到,那你用的望远镜物镜口径得相当大才可以,应该要远超太阳直径,和海王星的轨道直径差不多。很显然这样的望远镜是造不出来的,甚至连理论上的可能性都没有,因为它不单单是一块玻璃的事了。

当然了,这中间还要排除各种阻挡物,否则光线被吸收也就没了。还要假设地球和你观测地点,在这两千四百多年间没有太大的相对运动,否则光波红移或者紫移太多就看不见了。其次你还要排除其余的各种光源感染,否则就像遇到汽车远光灯一样,啥都看不见了,最好把大尺度距离上恒星都移掉,在有反射光之后,太阳也要拿走。

期待您的点评和关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