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我心中的三國第一名將 攻滅高句麗 率漢人最遠打到海參崴

關於三國名將,一般人只記住這些:“一呂二馬(趙)三典韋,四關五趙(馬)六張飛, 黃許孫太兩夏侯, 二張徐龐甘周魏, 槍神張繡與文顏, 雖勇無奈命太悲, 三國二十四名將, 打末鄧艾和姜維。

這就是所謂的三國二十四名將。

不過在小編我心目中的三國第一名將,卻是一位鮮為人知的,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他的姓名讀音如何的——毌丘儉。

這才是我心中的三國第一名將 攻滅高句麗 率漢人最遠打到海參崴


毌丘儉(Guànqiū Jiǎn,?-255年),字仲恭,河東聞喜(今山西聞喜縣)人。三國時期曹魏後期的重要將領。繼承父毌丘興爵位高陽鄉侯,任平原侯文學。

毌丘儉本是一員文官,並以能直諫而知名,當時的魏明帝大興土木,毌丘儉上疏說:“依愚臣之見,天下應最先消滅的是吳、蜀二賊,最應辦理的事是豐衣足食。如果二賊不被消滅,老百姓飢寒交迫,即使宮室再美,還是沒有益處的。”

魏明帝聽從了毌丘儉的建議,還覺得毌丘儉是一個難得的人才,於是升任毌丘儉為荊州刺史。

青龍三年(235年),毌丘儉徙為幽州刺史,加度遼將軍、使持節、護烏丸校尉。

幽州也就是現在的京津冀一帶,靠近遼東半島,在當時就屬於“邊防地區”,在此期間毌丘儉曾率兵出征割據遼東的公孫淵,但被公孫淵擊敗。

東漢末年,公孫氏雄踞遼東,而公孫氏地盤的北邊,則是高句麗。

高句麗與公孫氏的關係初時較睦,還曾出兵幫助其剿滅山賊。但196年高句麗新大王初即位時,王兄拔奇曾得到公孫度之助,起兵爭位,旋敗死。從此高句麗與公孫氏就結下了墚子。公孫氏欲入中原爭鋒,必須要先解決高句麗這個後顧之憂;高句麗要想實現獨霸遼東的預想,也必須要排除掉公孫氏這個障礙。二者都心懷鬼胎,互相提防。但高句麗畢竟力弱,主要採取保境安民的守勢,待機而動。公孫康時曾給高句麗以重擊,並焚燬其國都國內城,高句麗被迫遷都山城丸都(吉林集安以西之山城子)。

也就是說,公孫氏當時一個割據政權,實力就遠勝高句麗,還能攻破高句麗的都城。

但是高句麗被公孫康攻破都城後,並未完全滅亡,他們還“遠交近攻”的結交魏國和吳國。

而魏國在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後,西線軍事壓力減輕,於是便派司馬懿率軍攻打公孫淵。

這才是我心中的三國第一名將 攻滅高句麗 率漢人最遠打到海參崴


公元237年,司馬懿率四萬大軍分水陸兩路徵遼東,毌丘儉隨行,魏國要求高句麗出兵相助。高句麗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天賜良機,派出主簿大加率數千精兵幫助魏軍作戰。幾個月後,襄平城破,公孫淵走死於梁水,公孫氏在遼東的勢力土崩瓦解。魏軍隨即潛軍浮海,又收樂浪、帶方二郡。魏在原公孫氏所轄地區設平州,轄遼東、昌黎、玄菟、樂浪、帶方五郡,並置東夷校尉於襄平以統管之。

也就是說,在面對公孫淵這個敵人時,魏國和高句麗成為了盟友。

但是公孫氏政權被滅後,魏國面臨著蜀國和吳國方面的軍事壓力,內部又有司馬懿和曹爽爭權,於是關注的重點不再是東北方向,高句麗東川王又開始頻頻入寇,攻打遼東幾個小城,獲得一些小勝。高句麗大臣沛者得來絕食死諫,勸國王不要惹惱大魏,招來亡國之運,東川王哪裡聽得進去。

“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雖然當時漢朝已經滅亡,但是巍巍漢魂猶在,豈能容異族欺凌。

正始五年(244年),毌丘儉帶步騎兵萬人出玄菟討伐高句麗,先後在沸流水、梁口兩度大敗高句麗東川王,將號稱有二萬人的高句麗軍誅滅一萬八千餘人,東川王偕同妻子及千餘騎逃竄往東沃沮(又稱南沃沮),守堅固的丸都城。

毌丘儉圍城後,見山城的西北面山體陡峭,上面的守兵也不多,就採用避實就虛,正面佯攻,西北偷襲的戰法,選派一些身強體壯善於攀登的士兵,帶著兵器長繩,偷偷地順著山崖爬上去,先殺死上面的守兵,“束馬懸車”,攻破了丸都山城。據《三國志》所載,魏兵“屠丸都”,但對當初勸說國王不要侵犯魏國的沛者得來一家網開一面,“儉令諸軍不壞其墓,不伐其樹,得其妻子,皆放遣之。”

正始六年(245年),毌丘儉再徵高句麗,東川王奔買溝(注:今朝鮮鹹北會寧)。毋丘儉派玄菟太守王頎緊追東川王,過沃沮千有餘裡,至肅慎氏南界,刻石紀功而還〔注:1904年毋丘儉刻石記功碑在吉林輯安被發現,現存於遼寧省博物館〕。東川王在逃亡中抑鬱死去。

毋丘儉東征,是中原王朝(也可以說是漢人王朝)對東北地區有史以來最遠的一次征討,魏軍征伐的腳步最遠抵達了現在俄羅斯的濱海邊疆區,也就是我們熟悉的,曾屬於中國的,海參崴一帶。原屬高句麗統轄的朝鮮半島嶺東穢貊地區,也歸入了樂浪、帶方二郡。高句麗幾遭滅頂之災,僥倖苟延殘喘了下來。以後四十餘年,高句麗不敢再向遼東入寇,並頻頻向魏、晉納表稱臣,雙方長期保持和平狀態。(說毌丘儉滅高句麗之國,是不為過的,雖然高句麗後來又“復興”了,但是在毌丘儉的打擊下,確實是亡國了,就如二戰時那些亡國的國家一樣,二戰亡國的那些國家,戰後又獨立,很多還復興了,可是也不能說這些國家在二戰期間沒亡國啊。)

這才是我心中的三國第一名將 攻滅高句麗 率漢人最遠打到海參崴


後來,司馬懿通過發動高平陵之變,滅了曹爽,控制了魏國的軍政大權,魏國的實際權利都被司馬氏所掌握(司馬懿之後是司馬師和司馬昭兩兄弟)。

毌丘儉感念昔日魏明帝的知遇之恩,想為曹魏政權做拼死一搏。毌丘儉之子毌丘甸亦鼓勵父親反抗司馬師,於是在正元二年(255年)正月,毌丘儉、文欽謊稱得到了郭太后的手詔,毌丘儉與文欽於壽春舉兵討伐司馬師,他們將在淮南屯駐的大小將領都召集到壽春城內(安徽壽縣),在城西築壇,歃血為盟,留下老弱的駐守壽春,其餘的5、6萬人向西北進到項城附近(河南項城),毌丘儉構築工事,文欽率領機動部隊在外圍。同時,向天下發出公告,揭露司馬師的罪惡並將毌丘宗等四子送入東吳為質以求外援。

司馬師於是親征毌丘儉,又派諸葛誕、胡遵、王基等到附近駐守,同時命令各路大軍不可與毌丘儉交戰。毌丘儉、文欽不能進攻,退軍又怕壽春被襲擊。但是淮南將士的家屬都在北方,於是士氣低落,越來越多士兵投降,只有淮南新加入的農民仍然效忠。司馬師調遣兗州刺史鄧艾調泰山諸軍一萬多人至樂嘉,並要求他示弱以引誘毌丘儉,而司馬師帥大軍從汝陽潛兵與鄧艾會合。

文欽不察,率軍攻打鄧艾而中了司馬師設下的誘敵之計,被魏軍擊破敗走。毌丘儉聽到文欽戰敗的消息後慌忙棄城,乘夜逃遁。走至慎縣,左右侍從各自逃命,毌丘儉和幼弟毌丘秀和孫毌丘重藏匿在草叢中。平民張屬射殺毌丘儉,因而被封侯,毌丘儉梟首送入洛陽。毌丘秀、毌丘重和文欽都逃入東吳。其餘均降。毌丘儉事後被誅滅三族。

說實話,在真正的實力上,說到武力,毌丘儉不如呂布、關張勇猛,說到計謀和作戰能力,毌丘儉不如周瑜、司馬懿,說到治國,毌丘儉不如諸葛亮、荀彧……

但是毌丘儉率兵遠征高句麗,揚漢人之威,是我真正敬佩的地方,畢竟漢末各諸侯之間,三國之間爆發的戰爭,其實都是不義之戰,大大的損害了漢人之實力,導致了後來的五胡之亂。但是毌丘儉遠征高句麗,卻是為國而戰,而華夏而戰!!!所以毌丘儉才是小編心目中的三國第一名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