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賣掉的人人網,被遺忘的80後青春

被賣掉的人人網,被遺忘的80後青春

2018年11月14日,人人網以200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給了北京多牛互動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多牛傳媒。關於人人網,很多80後會更熟悉一些,甚至可以說一場回憶殺。

人人網的前身是創始於2005年的校內網,當時的創始人之一就是今天美團的掌門人王興。2006年校內網被千橡互動傳媒收購,並於2009年正式更名為人人網,從此掌門人也從王興變為了陳一舟。2011年人人網登陸美國納斯達克,市值曾經一度緊逼騰訊和百度,位列當時中國互聯網市值第三甲。

當然,今天我不是站在技術和商業的角度來探討人人網和陳一舟的,儘管在人人網售賣的消息一出之後,很多80後、90後們對陳一舟頗有微詞,因為他們覺得陳一舟玩壞了一手好牌。人人網一直被稱為中國的Facebook,但是如今卻黯然出售,而且多牛傳媒與人人公司——人人網母公司——還有隸屬關係,某種程度上來說,人人網相當於賣給了自己的子公司。

所以關於網上對人人網的商業模式、技術基礎、產品定位等的討論,並不在本文的表達範疇。我在這裡只是想以校內網——請允許我固執地使用校內網的名稱,因為我一直覺得校內網才是最貼切和最舒服的名字——的一個普通用戶,來回憶一下這段伴隨著我曾經青春歲月的社交產品。

我對校內網的第一次接觸,是源於一個喜歡的女孩。那時候第一次從她口中知道還有一個區別於QQ的社交工具,而且可以在這個社交產品中找到你的各種同學,比如大學同學、高中同學、初中同學,甚至是小學同學。

於是,那段時間,我把那段懵懂的感情,以一種稚嫩的筆觸,留在了校內網的日誌上。以至於後來,某一次我在找自己的一篇文章,但是在任何地方都沒有找到。最後無意間想起了校內網,居然在那裡還真的找到了。

到現在,每年我都會在幾個特殊的日子裡,登陸一下校內網。不為別的,只為了看看停留在2010年的時光剪影,因為從那以後,隨著一段無疾而終的感情結束之後,自己慢慢脫離了校內網。開始時只是為了單純的逃避,彷彿這個曾經留下甜蜜的一個地方,如今卻充斥了滿滿的憂傷。

當我慢慢在時間的長河中,一點點地舔舐著自己的傷口之後,於是又開始偶爾登陸校內網。一是為了試圖恢復那些已經久遠的聯繫,一是為了再次找到自己的賬號,在那裡找到曾經刻寫過的回憶。

可是這時才發現,很多人的動態都停留在了2013年。彷彿2013年是一個分水嶺,2013年之前,每個人在校內網記錄著自己校園裡的徜徉、畢業後的磨難。2013年之後,你曾經一直關注的人的動態永遠停更了,你曾經養成的默默關注開始變得無所依存了。

任何商業,都有其自己選擇的道路。所以我們沒有理由質疑當初王興為何將校內網賣給陳一舟,也沒有理由譴責陳一舟在不斷模仿、四處嘗試之後依然沒有給人人網一個美好的結局。無論是當初王興出售校內網,還是陳一舟攜人人網以一種勝利者的姿態屹立於納斯達克,哪怕是現在陳一舟以2000萬美元“賤賣”人人網,這些都只是商業本身在發展道路上的不斷演化而已。

我們唯一感到遺憾的地方,在於隨著這個已經將近6年沒有太多人更新動態的社交產品,在衍生的很多其他的分支產品之後,隨著這次的售賣,關於他它曾經具備的社交屬性,似乎已經徹底離我們遠去了。

以前,我們縱然知道它裡邊沒人更新動態了,但是還會偶爾登陸,可能只是為了看看當年的自己,也可能只是以一種旁觀的姿態回望一下某一個曾經住在自己心裡的人過去某一個時刻的時光痕跡。可是當如今它徹底被售賣之後,似乎最後那一點牽掛,也開始消散了。

現在,我們有微信,有各種各樣五花八門的社交APP,早已經實現了即時通訊、時刻在線。可是我依然懷念當年在校內網的日子,可能是因為那個喜歡的女孩,可能是因為那段懵懂的感情,可能是因為那程肆意奔跑的日子,也可能僅僅只是因為回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