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实体经济为什么十分困难?

奋进153381035


经济问题,貌似复杂,其实简单,归纳起来,核心是投入、产出两个词四个字,也就是如何用最小的投入创造最大的产出,或者叫最低的成本创造最高的收入。 那好,当前实体经济为什么十分困难,这个问题翻译一下,实际上就是问,当前实体经济为什么成本变高了,而收入又下降了?

第一,成本是怎么变高的?

原材料成本。大宗商品价格从2016年开始恢复上涨,2017年持续上涨,年内BPI指数涨幅为12%,2018年依然维持高位。可想而知,成本高企的态势之下,实体经济自然就有困难。

能源及物流成本。主要体现在原油价格上,石油价格经历了长达4年的大涨,出了石油石化企业赚钱外,下游实体经济都是哀声载道。当然,最近的11月份中,国际石油价格发生了30%的大跌,或许预示能源下跌要来了。但是在国内,我们看到,加油站的价格依然在七块多钱徘徊。在高油价背景下,企业物流成本也在升高,大家应该有体会,快递价格都涨了。

人工成本。工人工资呈长期上涨态势,这基本上是不可逆转的。尤其是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人工成本上升压力越来越大。

税费成本。最近各种新闻很多,恐怕不用多讲了。税收收入的增长、社保费的追缴问题,已经引起高层重视,其影响可见一斑。

环保成本。也有很多新闻,环保更严是趋势。

第二,收入是怎么下降的?

先看物价指数,CPI基本保持在2点多的水平,而且上涨主要是食品价格,其他实体经济并未受益。

再看出口,贸易摩擦沸沸扬扬,受害的主要是实体经济,一直被摁在地上“摩擦”。


沉默的投资者


当前实体经济为什么十分困难。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自从2007年我国简单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就结束了,可是很多人依赖过去简单的经济发展模式,不愿意也不敢进行产业升级,于是,我国经济进入了钱炒钱的怪圈,炒房炒地、炒煤炒矿、钱炒钱,只要能炒的东西,哪怕是大蒜也要炒一炒。

当钱炒钱成为了习惯后,参与钱炒钱的人就会越来越多,流向实体经济的资金就越来越少,实体经济是雪上加双。

二是垄断,国企垄断,地方垄断,行业垄断,但凡有利润的大小生意都被各路势力垄断着,外面的人是针都插不进。

三是融资难,传统产业利润都很低,利润就几个点,融资成本能拿到的银行贷款也是超过10%的,其他的渠道融资成本最低是15%,超过20%能融到资金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就算不错了。融资难,融资成本高,企业还不赚钱。

四是这次产业升级的难度系数之高,超过了所有企业家的预期,90%的一流企业都感到无能为力,这次产业升级对企业家的知识和能力要求太高,99%的企业家都觉得跟着不上这个时代。

五是新科技的快速发展,金融科技、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科技对传统产业冲击也很大,如何将金融科技、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科技与传统企业融合,将传统产业升级成为独角兽企业,这不是中小企业的企业家凭自己的能力就能做到的事情。因此,解决实体经济的问题需要因地制宜地拿出系统性整体解决方案。

如果您认同我的观点,请加我的关注并点赞。如果您有什么财富生活中疑惑或者投融资资本运作的难题也欢迎私信提出,谢谢您们的支持。

我的头条号专栏开通了,有关于投资理财的最新音频和文章,帮助您提高理财技能,欢迎关注。


金融学家宏皓教授


在很多情况下,实体经济难也分很多种,民营企业肯定要比国企更艰难、竞争性行业要比垄断性企业更艰难,下游企业要比上游企业更艰难。而且中国实体经济的艰难不是短期内所能改观的。

1、各种税费繁杂,让企业颇感压力山大,尽管政府出台了营改增,但是营改增只是让一部分企业的税负压力减轻了,而还有一些服务性行业的税负压力反而加重了。而且减税向高科技企业倾斜,普通中小微企业没享受到实惠。如果全面给实体经济减税,那么中国的实体经济就能轻装上阵。

2、制造业的用工成本节节攀升,由于现在高房价带动了高房租,而高房租又促使了物价的上涨。那么企业就要年年给员工加工资,否则就留不住人才,前些年招聘一名员工也就是3000至4000元,现在5000元以上,都不一定招得到人。本来中国的人口红利还是不错的,现在人口红利已经消逝殆尽。

3、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顽疾,特别是今年上半年,资金偏紧的情况下,企业既无法从银行贷到款,又没有办法在债券市场发行低等级债券,同时,上市IPO进程又放缓。这使得实体经济倍感生存艰难。同时,就算好不容易获得了融资,但是成本太高,也是一些做实体经济的企业因财务费用巨大,而使企业感到难以承受。

4、由于人民币汇率开始了贬值模式,这使得一些进口原材料的企业叫苦不迭。进口原材料的成本上升,但是生产出来的产品的价格却不能涨幅上大,因为现在同行竞争激烈,涨价无疑于自杀,但是不涨价,原材料的成本只能分摊到本已微薄的利润中去,日子真的不好过。

5、现在对于垄断行业来说,过得挺滋润的,但是对于完全市场化的行业来说,同行竞争激烈,大家生产出来的产品又差不多,而且都不愿意进行产品升级换代,所以各种生产成本上升后,大家都不敢提价格,这样实体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的利润越来越薄,苦干一整年,不如抄一二套房子赚的利润多呢。


不执著财经


干活的没监工多,食利阶层太庞大,唐僧长得再肥,也会被吃成排骨。


徐德文O戴维科学


严格地讲,目前实体经济的困难,主要表现出这样几个特点:小微企业比大型企业困难,民营企业比国有企业困难,出口型企业比内需型企业困难,下游企业比上游企业困难。

小微企业比大型企业困难,关键在两个方面:一是融资难融资贵。绝大多数企业都得不到金融部门的有效支持,导致企业因为融资问题而陷入困境;二是负担沉重。虽然减税力度很大,收费问题也得到了有效治理。但是,劳动力成本、环境保护支出、原辅材料价格等,都是小微企业的主要问题。相反,大型企业这方面的问题要少的多。

民营企业比国有企业困难。这主要源于民营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和竞争性企业,而国有企业则主要是大型企业和垄断行业的企业,自然存在很大的差距。

出口型企业比内需型企业困难。则是与目前国际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出口难度越来越大,加上贸易保护加剧,导致出口型企业困难加大。内需型企业则相对较好,困难少一点。

下游企业比上游企业困难。主要原因是上游企业,如钢铁、煤炭、有色等,都是上游企业,在去产能下,都出现了价格上涨现象,盈利能力上升。而下游企业则在市场需求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上游企业价格上涨,给下游企业带来成本增加、风险加大的危险。


谭浩俊


实体经济一直就没容易过,或者说,对于不会做生意的人来说,实体经济十分困难,电商生意也容易不到哪去。相信我,是人的问题,别怪实体经济。


被电商挤压

当年淘宝当道,网购崛起,实体经济将死的言论不绝于耳。据说受到电商冲击,大量实体店铺倒闭。砍掉了店租,导购,分销商等层层盘剥的电商,比实体店产品要便宜很多,迅速将人们的购物欲吸引到网络上。

虽然很多网购商品接连出现质量问题,但是网购已经成为大趋势。没多久,淘宝推出天猫商城,各大品牌接连入驻。接着又出现爆料,说品牌商品实体店和网店卖的是不同质量的产品,网络版质量更差。但这并不妨碍网民对网购的热衷。


与电商和平共处

几轮过招之后,网购并没有干掉实体店。双方分别覆盖了不同需求的人群。追求物美价廉的用户选择网购,追求高品质和可见效果的选择实体店。并且实体店是我们日常生活、出行逛街不可或缺的存在。网购与实体经济并行,这样的经济体系才是正常的。


互联网向线下获取用户

移动互联网浪潮,智能手机走入千家万户,电商霸主淘宝的主战场转移到手机淘宝上。此时,淘宝用户有了新一轮的暴涨。

但如今,人口红利消退,智能手机市场也开始滞涨,互联网获取用户的成本越来越高,天花板已经来临,此时,马云提出了新零售概念。说白了就是从线上领域杀入线下,获取线下用户。

比如盒马鲜生,淘宝心选体验店,天猫各种体验店,各类快闪店,走的就是为用户提供优质体验,转化为平台用户的路线。



实体经济的运营策略

此外,喜茶、答案茶、7-11这类网红实体店越来越红,年轻人对这类品牌毫无招架之力,排几小时队,只为买一杯奶茶。喜茶更是将连锁店开遍大江南北。同样都是实体经济,怎么不见别人难做呢。

所以,说实体经济难做的,可能是自己能力不行吧。

实体经济的环境从来都不乐观,房租成本从来不低,如今更是节节攀升,高昂的房租成本和人工成本也同样影响到了电商行业。

成本支出上,大家都是一样的,利益增长点就在运营战略上。整合供应链,管理员工,看款选款制造爆款。无论是电商还是实体经济,其实都是一样的策略。喜茶、答案茶是把自身品牌打造成了爆款,红的是整个品牌,而不是单个产品。奶茶也非常适合开实体店。

所以,说实体店不行的,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吧,你可能连做生意的门都没入,里面的门道多着呢。


我是吴怼怼,虎嗅、36氪、钛媒体、产品经理等专栏作者、前澎湃新闻记者,专注互联网科技文娱解读,更多深度解读,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


吴怼怼


我朋友开一小微加工企业,用人多时60至70人,报价一万的产品被某上市公司砍到4000,原因是这家上市公司在全国包括网上了解到每一个零件的最低成本价后过来到我朋友公司砍到4000,我朋友不懂,被他这算那算,说还有百分之十的利润,然后说要做一万台,朋友想想公司一直以来也没啥大单,考虑到量大,就做了,然后又借仓库又买设备,招兵买马,结果做了近一年的时间,上市公司只要求做了三千台,生产中出现问题就不说了,还有发票不够,如果帐目不清,那怕你亏本,国家一样算你是所得税,一年下来亏了二百多万,而那家上市公司却以20000万多元一台卖给下家。说这些,只想告诉那些小微企业,不要上大公司大企业的当,他们为了赚钱从来不会考虑小企业的死活,不会给你一点点利润空间,大公司的老总们一样急功近利,但要不了多久,这些大公司也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因为小公司都关门了,他们还找得到人为他们做吗?然后这些个大公司的老总们赚上几百上千亿后拍屁股走到国外定居去了,留下个烂掉子又是老百姓和下一代人倒霉。没办法,这是这个民族大部分人的通病,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真正的企业家几乎凤毛麟角……


陆军中士65956568


我是个商贸会司的会计,我来说说我的看法。在营改增之前,我们有些营业税的项目,我们做安方监控的,以前开给客户发票时,一个100万的工程有70万左右的设备,和20万左右的人工费(找劳务公司代开3%发票)一般我们会到地税什开工程发票,大概要交7%左右的税,所以利润还不错,现再是100万的工程,要想拿来70万左右的设备至少要付85万款(因为要想要专票至少要加15%-20%而且有的根本拿不来进项,还有些是小规模,人家都不原意给你去代开专票,就算给你开也只能抵3%税,人家却要提前交7%的税。)剩下的,现再劳务公司给你开专票尽然要收12%的税和2%的管理费现再人工成本相当高一天至少要300元(在工地上还管吃管住),现在甲方为了能多拿进项根本不让我们开10%的工程发票让直接开16%的设备款,让我们把这些费用全部加到利润里,让你们看看一个100万的工程到底能挣多少钱! 100-85(设备成本)300*20*20(20个工人20天)-1(房租和工人饭)-2(无法找来进项的材料成本)-12*14%(劳务费税款),最后赔了。这还没算设备利润差额增值税等,我们本公司的员工房租等!现再是根本没法做了。


星星114306996


呵呵,实体经济的困难是注定了的,这是宿命!

很多人总结出很多情况,归根到底就是“负担太重”:房地产的吸血、各种繁杂的税费、各种严格管理、人力成本、原材料疯涨等等。



其实,这些都是表象。

曹德旺先生为什么不喊自己困难?任正非先生为什么不到处叫苦?大疆公司为什么在低调捞金?其原因就是他们有足够的利润支撑着他们的日常经营。如果一毛钱的本钱做出价值一块钱的产品,这种实体经济怎么可能困难呢?而这一切都是“技术支撑”。



一招鲜吃遍天,开饭馆是这样,做企业同样这样,但是,这个依然是表象。

实体经济困难的核心就是:有人把“创业”当成了搞钱,一味着盯着他人的口袋,最终没本事的人的钱都被“有本事”的人把钱搞走了。

生意的眼光不一样,那么从事的工作就不一样。

有的人确实在创业,兢兢业业的搞产品、开发市场。他们还没有赚到钱,旁边已经有很多虎视眈眈的眼睛盯着:要发票吗?要出口代理吗?要贷款吗?要海景房吗?……

而有的人在“赚钱”,他们在兢兢业业的搞概念,大张旗鼓的搞营销。他们懂得一个千古“真理”——卖的好才是真的好,产品研发那是丢钱,这事不干,还不如忽悠一个高价钱,再用金钱开道做营销。

也有人在“搞钱”。他们就盯着痛点,把很多人迫不及待需要解决的问题用来搞钱:缺钱吗?套路贷来了。要卖货吗?通道费来了。要场地吗?房(租)价暴涨来了。要材料吗?疯涨100倍来了。……

老龚说势,不违心说假话:

降税虽然是当务之急,但是实体企业还有更重要的问题:总会有手掏空它,因为它的痛点被人瞧准当成了搞钱的手段,这些黑手不斩断,实体企业难以兴旺。

技术、营销、资金、自保能力都能具备的企业都是非常兴旺的。技术好或许营销高明的企业也是很厉害的。我给的办法是,实体企业最少要在“技术”和“营销”上占一个优势,资金和自保能力上最少一个能力,这种实体才有未来。


老龚说势


公正的说:一是体制。二是经济不发达。三是由于体制与发达国家的差异,不断遭到国际制裁。四是国家经济决策总是失误。五是政府机关内所谓经济学家都是些出卖灵魂的蛀虫。六是合格的有企业家素质的厂长、经理太少,其中很多是为了发财或生存孤注一掷,像赌徒一样的赌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