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創始人,為何張文順和李菁一點德雲社股份也沒有?

莫安奈


第一,肯定不是股份企業。原來的北京相聲大會是郭德綱提議的,因為作為老前輩的張文順跟郭德綱比較投緣,李菁那時候也是沒有吃飯的著落,所以也就跟郭德綱一起做了,郭德綱屬於出錢又出力的那種,張文順和李菁屬於出力保暖取暖的那種,那時代所謂的技術入股還沒有興起來。早期的德雲社相當窘迫,沒錢沒場沒觀眾,之所以能活下來主要還是靠了郭德綱的媳婦王惠和郭德綱師傅侯耀文(侯耀文曾多次資金支持郭德綱)。所以當時的德雲社主要還是大家想著怎麼去活下去,沒有想股份的事情。

第二,依附狀態下的三人關係。當時的北京相聲大會在北京處境有多艱難就不必說了,但是好的一點,當時唯一不再體制內的團隊就這個了,所以一些鬱郁不得志或者進不了體制的相聲演員紛紛加盟進來。雖然德雲社的創始人名義上有三個,郭德綱,張文順,李菁,但是三人還是以郭德綱為首,說白一些,老郭因為跟張文順投緣,張文順又是老的相聲前輩,所以邀請了他,李菁當時也是沒飯吃,又跟老郭是師兄弟,所以就一併帶著了。

第三,各取所需的三個人。張文順老先生在2006年的時候就明確德雲社是一個大家庭,一個可以好好說相聲的院子,任何人不能分割開來,本身張老就是希望德雲社是一個整體,不能分裂,所以對於股份一直都沒有提過,就在臨世之際還寫下了團隊二字,老先生可謂德藝雙馨。李菁後來紅了之後拿到了北京電視臺的《捧逗會》節目的主持,算是靠德雲社發家起名的,所以退出的時候壓根就沒有找郭德綱要股份的理由。

純手打,希望各位看官不吝評論,關注和點贊,謝謝!


雪球財略


就連郭德綱都沒有股份,更別說同是創始人的張文順和李菁了!

這件事就說來話長了,總而言之,並不是叫“創始人”就一定有股份的!

而提到創始人的頭銜,就不得不說德雲社的“發展史”了!

1995年,以郭德綱為首,其次是退休的相聲演員張文順,還有上學業餘打工的徐德亮、李菁等人遊走於各個中小相聲劇場,之後經過幾人三年的努力,把這個小團體擴張到了十幾人,並且取名為“北京相聲大會”,而當時這個名字更像是一個口號,並沒有什麼實際意義,因為經濟原因,並不具備什麼規模;

到了2002年末,“北京相聲大會”已經初具規模,從一共十幾人的小團隊變成了演出隊伍就有十幾隊的大團體,也是那一年,正式更名

“德雲社”,但也只是口頭更名,更像是“換了個口號”這麼簡單;

之後2003年夏天,郭德綱與現任妻子王慧結婚,婚後王慧把當時她父親送她的夏利車給賣了,又湊了一大筆錢,終於在2006年初,正式建立了“北京德雲社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也是從這一天起,雖然郭德綱和張文順、李菁三人是德雲社的創始人,但在法律上,實際掌權人其實是郭德綱的妻子:王慧。

之前也聽過很多的傳聞,說他們沒有股份是因為“深明大義”,或者有人說是因為“只想為藝術獻身,並沒有想如何撈錢”,其實那只是為了給他們沒有股份的事實“鍍一層金”而已,他們並沒有那麼清高,只是他們並沒有在公司建立的時候出資而已;

現如今,張文順已故,李菁也另闢蹊徑,三大元老只剩郭德綱一人在擔任“德雲社扛把子”的角色;無論他是否有股份,也成了人家的家事!


以上均為個人觀點,如有不同意見歡迎評論補充!


影視巨能聊


這件事其實很有意思,很多人有個錯誤的觀點,以為創始人一定要有股份,如果你瞭解了德雲社苦苦掙扎了十年才迎來了曙光之後,你就很理解張文順老先生和李菁為什麼沒有股份的問題了。

郭德綱1973年生人,北京相聲大會1995年成立,當時郭德綱32歲,而李菁是1978年生人,當時只有十幾歲而已。張文順老先生是1938年生人,當時快六十歲了。

實際上從1995年成立北京相聲大會開始,一直到2004年上半年,德雲社都是慘淡經營,往裡邊賠錢的,而且誰也看不到黎明的曙光在那裡。

如果不是因為2004年三個事件,拜師侯耀文,于謙正式加盟德雲社,還有廣播臺的大鵬自己錄德雲社相聲到廣播電臺播出,德雲社還是默默無聞。

德雲社以公司的形式出現,是在2006年,這個時候的德雲社已經開始崛起了,不過因為郭德綱的影響力實在太大了,連於謙都沒有股份,只是作為員工拿工資。

因此,關於李菁和張文順沒有股份的問題,最重要的原因肯定是郭德綱太強勢,而且在公司經營上選擇一家獨大比較利於公司發展。李菁創業時候年齡太小,而張文順老先生知道郭德綱不會虧待自己,有沒有股份實際上並不重要。


花寒娛樂



在2010年以前,郭德綱在舞臺上是經常說德雲社是有他和李菁、張文順三個創始人,但是在李菁退出以後就很少在舞臺上說這個事了。


我個人認為郭德綱把李菁作為創始人之一,主要是為了捧他,給予他名望,希望能長久的留住他,但事與願違,最終還是沒有留住。郭德綱創立北京相聲大會是在1995年,而李菁生於1978年,此時剛18歲,正在上大學,作為一個學生,既沒有能力,也沒有財力成為一個公司的創始人。


張文順先生的事我一直也搞不清楚,按理說他是郭德綱共同創業的夥伴,既出錢也出力,就連德雲社這個名字都和他有千絲萬縷的關係,搞不懂為什麼不要德雲社的股份。我認為唯一的原因就是張先生高風亮節,為了維護郭德綱在這個團隊裡的絕對權威,所以沒有要一點股份。郭德綱當然懂得張先生的這份情,所以對張先生及其家人一直關愛有加,張先生的子孫後代現在都在德雲社工作。


相聲演義


德雲社的前身是“北京相聲大會”,創始人就是郭德綱、張文順和李菁三人。剛開始時,看似高大尚的名稱,其實就是個沒有註冊的臨時組織,也就是“草臺班子”。剛開始那幾年時間裡,這個“相聲大會”能否存活還是個問題,哪裡會考慮什麼股份問題。就像三個人一拍即合弄了個沿街叫賣的小攤,都往裡面貼錢了,如果不是因為熱愛而執著,早就散夥了。

張文順

三個人中張文順輩分大,也做過生意,有點家底。早期德雲社入不敷出時,張文順時不時拿錢來救急,也確實是一個沒私念的好老頭。

平凡的藝人,別硬套上崇高的情操,很簡單的情懷就是酷愛相聲這門藝術

在郭德綱拜師侯耀文之前,“相聲大會”沒少受同行的擠兌和排斥,許多麻煩事也都由張文順出面擺平的,畢竟他的輩分大,又生於京城,早年下海經商賺了不少錢也積攢了許多人緣,相聲界出名的老好人,人際關係肯定比“北漂”的郭德綱好很多,而那時李菁還是在校生。

郭德綱認識張文順是在“京味茶館”,同屬臨時演員,那時郭德綱經常的搭檔是王玥波。而那時的張文順已有很多年沒說相聲了,年輕時又因戀愛被國營院團開除,屬於相聲界的邊緣人物。和郭德綱搭夥純粹是愛好這門藝術,也希望這門藝術能延續下去並輝煌起來,沒有什麼功利心態。

這份心跡在徐德亮宣佈退出德雲社時、張文順發布的正式聲明中表露無遺:“我和郭德綱先生創立德雲社時並未想要拿這個團體發財,只是希望看到相聲的重新繁榮。”德雲社走紅之後,有一次張文順接受記者採訪,被問及“你這樣輔佐德雲社及郭德綱並大紅大紫,心裡是否不平衡”時,老頭幽默的說:“我第一次看郭德綱表演就斷定他是個角兒,總得有一個犧牲的,一個成功男人背後……有一老頭!”

就是這麼一個真摯、重情、耿直、無私的老藝術家。楊少華曾經評價過張文順:“交朋友,得交文順那樣的!”也因此郭德綱和他會成為忘年之交、莫逆之交。老頭臨終時將女兒及外孫託付給了郭德綱照料,郭德綱毫不猶疑的答應了下來並照料至今。在老頭病逝時,德雲社停演七天。

李菁

說李菁是德雲社創始人之一,其實應該是早期郭德綱捧李菁時的宣傳用詞,就像現在郭德綱在介紹孫越孫胖子時總要帶一句“李文華先生的外孫”——其實並非親外孫。畢竟1995年成立“白立“北京相聲大會”時,李菁還在讀書,直到2001年才大學畢業,屬於愛好在課餘、週末參加演出,對前期發展沒有太大貢獻。而且,李菁雖然說拜師勝傑老先生為師,但那是2006年的事情了,認“碼頭”入門戶的意義更大些,早期相聲主要還是郭德綱和張文順教的多。

“北京相聲大會”剛起步時,就三人分工上臺表演,先由張文順講一個小時單口相聲,再有郭德綱講一個小時單口,接著由李菁表演半個小時左右的快板。後面就是張文順和郭德綱對口一段,最後以三人的群口表演結束。這應該就是“三個創始人”說法的來源。

所以說,李菁沒有德雲社股份純屬正常,估計他本人即使再沒離開德雲社時也不敢有“拿股份”的想法,德雲社的“江山”主要還是郭德綱和張文順打下的,李菁可說是郭德綱的左膀右臂,但絕沒有和郭德綱平起平坐的份。


岑詮


德雲社的創始人只有兩個:郭德綱和王惠。其他人,只不過是演員而已。張文順和李菁因為加入較早又比較優秀,而早期的德雲社需要更多的出名演員來支撐,所以才被打造成了創始人,但實際上,他們兩人並不是最早加入德雲社的,起碼邢文昭先生就比他們早加入。但是,他們為早期的德雲社立下了汗馬功勞,尤其是張文順先生。所以大家願意將他立為創始人,當然,這就便宜了某人。

至於股份,既然都不是創始人了,自然也沒有股份。不過張文順先生為德雲社裡是立了大功的,他的子孫後代郭德綱都會照顧的很好,這樣有沒有股份就不重要了。至於李菁,他在德雲社得到的遠遠比付出的多,股份就算了吧!


烏去多二


這個問題在王俁欽出的書中有詳細的說明。德雲發展到後來,逐漸變成了正規娛樂公司,而不再是個單純的相聲班子。這樣就涉及到了股東,董事,法人等問題。現在看,德雲社應該是家獨資公司,法律意義上講,郭德綱也只是一名演員,而不是什麼股東。只不過湊巧的是,他娶了公司老闆而已,哈哈!個人感覺老郭讓妻子做老闆大部分原因是為了報答王慧相遇相知之恩吧!挺佩服的,是個爺們。另外,創始人和股東是兩個概念。創始人並不等同於合夥人。法人,股東是得擔責任的,得負責公司的運行,一旦賠了,更得承擔經濟責任。當年王慧賣車,郭德綱櫥窗展覽,不都是為了維持公司的運營麼?而創始人不用,公司賠了,拍拍屁股走人即可。當時也許是沒讓他們入股,也許是人家自己沒想入股,畢竟誰也未曾料到德雲社會發展成這樣大的公司。德雲社盈利後,張文順老先生到是挺淡定,是見過大錢的主兒。這也是老郭尊重他的一大部分原因。相反,年輕人對錢的渴望要大些,所以李菁等人紛紛出走。真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不是誰的錯,都是金錢惹的禍,畢竟那錢的魔力太美太誘人。


我是來自北方的河馬


德雲社鐵定不是般份制的。你們家想想如張,李,郭三人出資百分比般份。李離開德雲社能讓郭德綱好過嗎?如李撤般份。能讓郭德綱好過嗎?還有德雲社存在嗎?準確講。張,李是德雲社創建員工。拿創始人郭德綱工錢的員工。郭德綱承諾負責張的後代。(已兌現了)。李沒等郭德綱給般權(百分比)離開了德雲社。員工離開公司,大罵老闆,抹黑公司。那個公司敢用你。別有用心,把德雲社,郭德綱。公司及人20年了扒了個底朝天。打北京臺記者!(是假記者)冒充記者已經犯法。結果電臺打壓郭德綱。郭德綱和老師。(文化站長)打官司。郭德綱勝訴。(曲協主要負責人)對相聲小園子反三俗。淨化相聲。利用他的職務。他手裡頭有電臺宣傳資源大造輿論(央視訪談關於曲藝欄目視頻為證)買票去德雲社聽相聲觀眾隨便錄音。錄相。幾百觀眾裡就沒有幾隻蛇嗎?如德雲社說傳統相聲有問題。幾隻蛇拿證據早就去有關部門領獎金去了。中國新聞解禁了,什麼都看到,聽到。為了一個個體戶郭德綱說傳統相聲。領導搞小動作。北大教授在電視臺節目中指名道姓。大罵姜昆。句句在理。又扒郭德綱幾兄弟。德雲社藝人拿多少錢,一波沒停止又一波天津南開大學(教授)造謠。北京小調說成逛窯曲。近兩天法制報記者報道。郭德綱不屬實新聞。侵權。現在德雲社在媒體上是個中國相聲標誌了。在中國說傳統相聲藝人郭德綱敢見陽光第一人(無隱私)。別有心人用監督郭德綱卑鄙手段。你們的隱私敢見陽光嗎?我是免費聽看郭德綱相聲愛好。者。對不起欠德雲社一張門票費的人。


用戶9450444899321


不是來的早就是股東,來的早可以算元老。股東是那個掏錢的,演一場賠錢給你們盒飯的是老闆,負責交房租的是老闆,負責交水電氣暖費的是老闆。其餘的就是個員工,還想要股份?

當然,班社轉成公司的時候,乾的好的可以給一部分乾股,以做激勵。很不巧,剛轉成公司,李菁就走了。況且,即便他還在,以他的水平,沒資格要股份。如果張老爺子在,會有股份的,怹是有資格的。

現在張文順的家屬都在德雲社工作,已經很不錯了。至於李,各自安好吧!


雙六指笑面小鬼


當時的北京相聲大會,有幾個人看好前途啊,張文順,李菁不可能投錢入股,說是發起人,都是隨時腳底抹油呢,要有那眼光,誰還想走啊,改名德雲社後,就更是一家真正意義上的企業了,老郭獨資,他媳婦董事長,據說有謙大爺的股份,別人不好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