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大招風!監管密集表態:螞蟻金服們的野蠻生長要結束了

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在資管、P2P網貸等領域落定後,下一個即將收緊的對象將是——“規模互聯網金融機構”,而且這個進程很快就會到來。

消金界注意到,近來央行前行長、財政部、央行現任官員密集表態。

強監管信號頻傳

樹大招風!監管密集表態:螞蟻金服們的野蠻生長要結束了

11月17日,在第九屆財新峰會上,央行前行長周小川表示,IT行業、互聯網行業會出現“贏者通吃”的現象。但是他強調,這種現象“跟我們原本的目標是有所不同的”,對於Fintech,應該設計一種多渠道研發、相互競爭的體制,要保證不管是成功還是失敗,它的後果是可控的,不能放任不管了。

中財辦副主任、財政部副部長廖岷,在談到金融創新問題時表示,技術能夠推動金融創新發揮更多的潛能,但是也需要注意到金融創新“不確定性”的一面。

廖岷強調,過去幾年,中國在金融創新上已經積累了一些風險隱患,現在需要時間去解決。

廖岷對新金融頗有研究,是監管層中比較熟悉金融科技的官員,在任上海銀監局局長時,就表示,監管需要評估新金融業態對金融穩定的影響,要加強監管的一致性,防止監管套利。

就在同一天,另外兩位央行官員的表態則更為直接。

在2018全球金融科技(北京)峰會上,中國人民銀行國際司司長朱雋表示,大的金融科技公司在技術、信息、營銷和規模方面具有多重的優勢,與傳統銀行直接形成競爭。

樹大招風!監管密集表態:螞蟻金服們的野蠻生長要結束了

但她強調,大型金融科技公司卻不用像銀行那樣,向監管當局披露有關業務信息,也不用滿足資本充足率等監管要求,這種不對等的監管要求產生了監管套利。

朱雋更指出,大型金融科技公司,一般實行混業經營,個別公司已經具備控股集團特徵,增加了跨風險、跨市場、跨領域傳播的可能性。如果這些企業長期遊離在監管之外,也不受金融安全網保護,一旦出現問題,將會產生巨大的影響。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徐忠認為,大金融科技公司的滲透與競爭,可能會侵蝕一些中小金融機構的經營,增加金融穩定的風險。

徐忠強調,這種風險,加上網絡的放大效應,大型金融科技公司可能造成更高程度的市場集中,形成系統性金融風險。

他建議,對大型技術公司的金融業務,監管應實時介入,避免相關風險從小到不值得關注,演變到大而不能忽視,甚至大而不能倒。

監管層甚至聚焦到了具體某一互聯網產品。

金融穩定局局長周學東明確表示過,“從規模和影響力來看,支付寶已經成為具有系統重要性的非銀行支付機構。”

監管層面的這些態度表明,對大型金融科技公司的認識與監管,已經形成高度共識,這預示著監管思路或已成熟。

此前,央行在媒體吹風會上表示,《關於完善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監管的指導意見》會盡快公佈。

而據財新報道,螞蟻金服、騰訊金融兩家新興的互聯網金融機構,有可能被列入20家國內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的大名單。備受市場關注的《金融控股公司監督管理試行辦法》(以下稱《辦法》)明年上半年也有望出臺。

在互聯網金融大潮中,金融科技領域的巨無霸們,狂飆突進式地發展即將結束。

被央行點名的“互聯網金控”公司

樹大招風!監管密集表態:螞蟻金服們的野蠻生長要結束了
樹大招風!監管密集表態:螞蟻金服們的野蠻生長要結束了

11月2日,央行發佈了《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8》(以下稱《報告》),透過《報告》可以看出,“防範系統性風險”仍然是現在金融監管的主旋律,而在化解金融風險的過程中,互聯網金融是外界關注的焦點。

在報告發布的吹風會上,央行正式披露了5家金控試點公司:招商局集團、螞蟻金服、蘇寧集團、上海國際集團和北京金控。

5家金控試點公司中,就包括兩家互聯網金控集團:螞蟻金融和蘇寧集團。

《報告》中還提到,互聯網企業在電子商務領域取得優勢地位後,逐步向金融業拓展,獲取多個金融牌照並建立綜合化金融平臺,並列舉了阿里巴巴、騰訊、蘇寧雲商、京東四家企業。

按照慣例,如果擁有兩個或者兩個以上不同類型金融機構的實質控制權,就可以稱為金融控股公司。

央行《報告》中提到的阿里巴巴、騰訊、蘇寧雲商、京東都是具有多張金融牌照的互聯網金融控股公司。

阿里巴巴持股的金融機構包括網商銀行、天弘基金、雲鋒金融、眾安在線、支付寶、螞蟻小貸、螞蟻商城小貸等,擁有第三方支付、小貸、保險、基金、銀行等牌照。

騰訊作為大股東的金融機構包括前海微眾銀行、富途證券、好買基金、財付通和財付通小貸等。擁有銀行、第三方支付、小貸、保險、基金等牌照。

蘇寧雲商在金融領域,則持有蘇寧銀行、蘇寧消費金融、易付寶、蘇寧徵信、蘇寧商業保理、重慶蘇寧小貸、南京蘇寧基金銷售、蘇寧保險銷售等股權。蘇寧金融集齊了銀行、消費金融、第三方支付、小貸、基金、保險等核心金融牌照。

京東雖被點名,但目前只有第三方支付、小貸、基金銷售、保險牌照,含金量高的銀行、基金都沒有。

除了被央行點名的這幾家企業,百度、美團、小米、網易、新浪、奇虎360、攜程等互聯網巨頭,均已涉足金融業務。

互聯網平臺業務的“泛金融化”,實質上已衝擊了原有的金融監管體系。

但“不是阿貓阿狗都可以做金融”,在P2P網貸暴雷潮後,傳統金融人士在公開場合感嘆一些平臺藐視風險的下場。

監管邏輯與思路

樹大招風!監管密集表態:螞蟻金服們的野蠻生長要結束了

央行在《報告》中,系統地提出了對金控集團的監管邏輯和思路。監管層的底線仍然是“不發生系統性的金融風險”。

《報告》種列舉了金融控股公司存在的七大問題:盲目介入金融業、虛假出資、集團運作、隱匿架構、逃避監管、關聯交易、急劇擴張。

並指出,金融控股集團已經成為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具有急性病特徵的問題,在分業監管體制下,金融控股公司的監管主體不明確,存在監管盲點,金融控股集團的風險還在加速積累和顯現。

下一步,將對金融控股公司進行全面、持續、穿透監管,建立統籌監管機制,並賦予監管主體有效的監管手段。

這些具體措施包括:明確市場準入監管,加強資本充足率監管,設置資產負債率要求,嚴格股權結構管理,明晰公司治理結構,增強集團整體風險管控,強化關聯交易監管等。

《報告》中提到的問題,不僅是傳統金控集團的問題,現有的互聯網金控集團也面臨著挑戰。

一位大型互聯網公司的從業者向消金界表示,互聯網公司以後拿金融牌照會更難了。

不過,於監管層而言,監管螞蟻金服、騰訊金融這樣的互聯網金融巨頭,並沒有現成的國際經驗可以借鑑。

周學東在吹風會上表示,因為金控集團類型很多,要通過選取不同類型的金融控股集團試點,將來制定出來的監管辦法才能更有操作性,既適用於傳統金控,也適用新金控。

對於已經成為互聯網金控的互金企業來說,影響最大的還是監管提出的7大監管原則,以及即將出臺的《辦法》。

春江水暖鴨先知,對於監管的收緊,最先感受到的還是互聯網金融巨頭們。

無論是螞蟻金服和京東金融(升級品牌為“京東數科”),都在不停的強調自己是“科技公司”,但是強調自己的“技術”屬性,並改變不了他們已經具有的“金融”屬性:控股多家金融機構,具有多張金融牌照。

這些機構納入金融監管已經板上釘釘,未來金融業務與非金融業務會不會拆分也未可知。

在完成最新一輪140億美元的融資後,螞蟻金服估值高達1500億美元,合約1萬億人民幣,成為全球估值最高的獨角獸公司。要知道,招商銀行(600036.SH)目前市值僅為7100億人民幣。中國銀行(601988.SH)市值也在1萬億上下。

中國互聯網經濟研究院副院長歐陽日輝認為,有關金控集團新規的出臺,有可能影響螞蟻金服等平臺的估值。外資可能會擔心將這些平臺納入監管後,行政會有所幹預。

一位銀行人士告訴消金界,如果將大的互聯網金控集團也納入到監管體系當中,那麼它們就會像銀行那樣,在資本充足率等方面有更嚴格的規定,合規成本肯定會比現在更高了。

不過,螞蟻金服們希望監管區別對待。

一位內部人士曾對媒體表示,建議對他們的監管與對傳統金控集團的監管區分開來,不建議給他們增加過高的資本金成本,限制其發展規模。

但是從前面監管層的表態來看,監管就是擔心螞蟻金服這樣的金控集團規模過大,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

從近期監管密集發聲看,互聯網金控的監管 “不會是撓癢癢”,但具體答案還要等《辦法》頒佈才能揭曉,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互聯網金控監管套利的時代結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