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去像是雜草,其實是名貴滋補藥材,十分珍貴

今天為大家帶來一種中藥材,在農村的路邊很常見,農村人叫它“沿階草”。因為它在農村的路面和牆角旁十分常見,葉子十分像小麥的葉子,冬天也不會枯萎,所以中藥習慣稱呼這味中藥材為“麥冬”或者“麥門冬”。在城市也很常見,在馬路兩旁的花臺裡面都有,被當做城市綠化植物。

看上去像是雜草,其實是名貴滋補藥材,十分珍貴

這種植物不認識的話很不起眼,長的和一般的雜草很像,許多人都不知道它能入藥,更不知道它的功效。麥冬因為它的葉子基生,和蘭花的葉子有點相似,但是沒有蘭花的葉子長和寬。以前不認識這種植物時,我還以為是蘭科的植物,後面經過查閱資料才知道它是百合科植物。

看上去像是雜草,其實是名貴滋補藥材,十分珍貴

這種植物在農村十分常見,不認識的話看上去和禾本科的許多雜草很相似。但是將它的地下部分挖起來,就十分容易區別,雖然它也是須根系植物,但是它的膨大的肉質根很明顯。它的肉質根也就是筆者今天所說的主角,一種十分良好的中藥材麥冬。

看上去像是雜草,其實是名貴滋補藥材,十分珍貴

麥冬在《神農本草經》中就有記載了,被列為上品,是一種十分滋補的藥材。根據中醫藥書籍記載,麥冬甘苦微寒,入胃肺心經。麥冬具有養陰潤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煩功效。臨床常用於胃陰虛、肺陰虛、心陰虛證,是老中醫常用的補陰藥。

看上去像是雜草,其實是名貴滋補藥材,十分珍貴

醫書《金匱要略》中的麥門冬湯,是治療胃陰不足之氣逆嘔吐,與半夏、人參等貴重藥材同用。經常同桑葉、枇杷葉等同用,用於治療乾咳痰少、咽喉腫痛、口乾舌燥等肺陰虛證,比如《醫門法律》中的清燥救肺湯。如果和生地、酸棗仁、柏子仁等藥材同用,則用來治療熱之心煩、失眠多夢、心悸等心陰虛證。

雖然麥冬善治肺燥,可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使用。如氣虛、陽虛、脾胃虛寒等體質虛弱患者,表現為多氣短乏力、面色蒼白、大便難以成形。若勉強服用麥冬,會生溼生痰,很容易會出現痰多口淡、胃口欠佳及腹瀉。體虛者治療應以健脾益氣為主,切忌胡亂用藥。

另外,孕婦、月經失調或月經帶有血塊者亦應慎用麥冬。麥冬性微寒,使用不當會加重寒凝血瘀,表現為行經腹痛,經血量少,色黯有塊,常伴有畏寒肢冷,面色青白,有損婦女健康。

看上去像是雜草,其實是名貴滋補藥材,十分珍貴

現在正是秋天,天氣十分的燥熱,容易引起肺部津液的損傷,從而引起肺部的疾病。下面為大家推介一種食療方法,能夠潤肺滋陰,滋補身體。

沙參麥冬老鴨湯組成:沙參30克,麥冬15克,老鴨1只,生薑、紅棗適量。做法:將老鴨去毛、去內臟,洗淨,再汆水。然後把老鴨、沙參、麥冬、生薑、紅棗等材料放入湯鍋中,倒入適量的清水,大火煮滾。半小時後轉慢火再煮一個半小時,最後加入適量食鹽調味即可。作用:本湯有養心、潤肺滋腎、延年益壽的功效,是秋冬的滋補佳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