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轉“三權分置” 整合優化資源盤活經濟

土地流轉主要是指土地使用權流轉,擁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農戶將土地經營權(使用權)通過轉包、轉讓、入股、合作、租賃、互換等方式轉讓給其他農戶或經濟組織。在不改變家庭聯陳承包責任制的基礎上,把股份制引入土地制度建設,讓一部分農民獲得股權後安心從事二、三產業;另一部分農民可以擴大土地經營規模,實現規模化生產。


土地流轉“三權分置” 整合優化資源盤活經濟


2014年,《關於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意見》印發,要求大力發展土地流轉和適度規模經營,五年內完成承包經營權確權。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四年時間,土地流轉和多種形式規模經營逐漸成為了發展現代農業的必由之路,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各地土地流轉進展情況。

吉林省長春市:農村土地流轉面積超四成

長春市積極推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進一步提高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水平。託管、代管、入股、轉讓、統種分管……在土地流轉過程中,長春市推進了多種形式的土地集約化經營。政府出臺扶持政策,鼓勵適度規模經營和社會化服務,結合農田基本建設引導農戶自願“互換並地”“化零為整”,解決承包地塊細碎化問題。今年全市農村土地流轉面積達55.8萬公頃,佔耕地總面積的44.6%,比2017年提高6.1個百分點。

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土地流轉的“主力軍”。近年來,長春市加大新型經營主體培育力度,大力發展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企業、專業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今年,全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到16063個、新增1025個,家庭農場發展到4498個、新增641個。

預計到2020年,全市農業經營方式將基本實現由分散家庭經營向專業化、合作化的適度規模經營轉變,農戶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社比重達到55%以上,土地適度規模經營比重達到50%以上。

福建省福清縣:展現代農業經驗入編全省推廣範例

近日,福州市江鏡鎮岸兜村《土地流轉“轉”出現代農業活力》的經驗做法入選到中共福建省委組織部組織編寫《福建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案例選編》中,成為了福州入選的9個範例之一,提供了當地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實踐範例和寶貴經驗,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可讀性和借鑑性。

岸兜村人均耕地面積不到半畝,農村“空心化”問題卻非常嚴重,村裡大量土地拋荒。為改變現狀,當地抓住了江鏡鎮推進“萬畝農業示範園區”建設的契機,探索實行以土地使用權等面積流轉安置、反租倒包、股份合作、股田製為選項的多種流轉方式。

土地流轉後,進行成片集中平整,呈現出田成方、林成網、渠相連、路暢通的良好格局。近年來,岸兜村共流轉土地1400多畝,全村增加可耕種面積400畝,建成淡水養殖、種植兩大區域。

同時,土地流轉還推動了農業的現代化、產業化發展,通過向農戶和企業提供生產性、流通性及金融性服務等多種有償服務,暢通了土地流轉信息,規範了土地流轉行為,激活了土地流轉活力,進而提高了村集體經濟收入。隨著市場經濟在農村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村開始打破土地流轉以個體農戶為主的局面,岸兜村的做法,具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新疆博湖縣:累計土地流轉面積2389.7畝

今年,博湖縣積極引導13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把自己的2389.7畝土地流轉到部分有技術優勢、資金實力、經營能力的種養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手裡。實現了土地資源的合理配置,使土地的集約化經營規模得以不斷擴大,提高了土地資源利用率,還大幅提高土地承包價格,使當地的貧困戶不僅拿到了不低於土地承包市場價的保底收入,還拿到了合作社、種養大戶的經營分紅及栽苗、除草、鬆土、施肥、採摘等田管農活工資,實現脫貧攻堅。

此外,為了鼓勵發展土地集約化種植,2018年,該縣拿出140萬元補助土地集約化種植;立足發展優勢產業,建立健全“政府引導、市場調節、農民自願、依法有償”的流轉機制,最大限度盤活土地;為確保貧困村民有基本收入來源,對貧困戶土地承包年限長、價格低、無力經營等問題,採取多種方式予以合理妥善解決。

該縣扶貧辦主任王秀萍說,通過將貧困村、貧困戶土地收益與精準扶貧工作緊密結合,貧困戶土地收益得到了大幅度提升,農民土地經營權流轉模式得到推廣,並已成為保障貧困村民持續增收的有效途徑。據初步統計,今年,該縣累計解決貧困村、貧困戶土地流轉面積2389.7畝,實現136戶貧困戶增收,戶均年增收達10000元以上。

海南海口:明年底基本建成四級土地流轉交易平臺

近日,海口出臺《關於完善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辦法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實施意見》,明確在2019年年底基本完成市、區、鎮、村四級土地流轉交易平臺建設,實現與省級信息應用平臺互聯互通,推動土地經營權在公開市場上流轉,規範引導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

《實施意見》要求,規範辦證 年底完成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發放。落實集體所有權、穩定農戶承包權、放活土地經營權,逐步形成“三權分置”格局。從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創新和完善土地流轉方式、分類引導撂荒耕地流轉和託管等方面入手,規範引導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全面完成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加強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成果的應用,為承包合同網籤管理、土地流轉等管理業務的網上運行提供支持;市國土資源局要協調解決各區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工作遺留問題,重點解決跨區爭議地確權問題。

完善土地流轉方式 引導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海口鼓勵採用土地股份合作、土地託管、土地信託、聯耕聯種、代耕代種等多種方式,放活土地經營權;健全土地流轉服務體系;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探索開展土地流轉市場化運作;規範土地經營權流轉行為,建立土地流轉分級備案制度。

本文由中國農機網整理發佈,部分資料來源:長春日報、福清新聞網、新疆新聞網、海口市政府網站,如有侵權或異議請聯繫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