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国民党将领中的王耀武?

笔下发白


作为敌军的名将,粟裕将军曾经如此评价王耀武:性格果断大胆,是老蒋军团之中“较有才干者”。此话听起来似乎对王耀武的军事才能的评价是中规中矩的,但是在老蒋手下的将领之中,能被粟裕用这个词评价的人也仅仅只有薛岳和王耀武两个人而已。除了粟裕将军的评价,陈毅也曾说过,他是国军少有的明白人之一。

王耀武毕业于黄埔三期,蒋介石对他的评价十分简单:善于带兵,有指挥的才能。在考入黄埔军校之前,王耀武只是饼干公司的一个店员,所以说时代和英雄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乱世,王耀武可能一辈子只能卖饼干。军校毕业之后的王耀武从排长、连长、营长很快升职到了团长,他带领的第32旅第一团曾经参加北伐。

1933年,王耀武升任少将旅长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去江西参与对中共的第五次围剿。王耀武曾经围剿过方志敏的先遣队,也曾经围攻红十军团19师师长寻淮洲,寻淮洲也是在这场战役之中牺牲。因为这些功绩,他很快升任师长,手下部队为新编第11师。

很快抗战爆发,王耀武同许多黄埔系将领一样赶赴上海,带领这五十一师参加对日作战。淞沪会战,王耀武的带领军队坚守阵地,他利用夜战偷袭日军。南京保卫战之中也是在连连溃败的情况之下坚持了六天才撤退。长沙会战,因为前方作战失利,日军打到了面前。王耀武的军队一直坚守,等到薛岳撤退的命令下来他才率军后撤。从这两场战役可以看出,王耀武对命令的执行绝对是不折不扣,但是他即便是在最危险的时刻也能化解危机,能守住部队,没有让日军包围过。

74军建立之后,王耀武终于在战场上大放奇彩。这支发家部队在抗战之中建功无数,让王耀武从副军长一路升职到了二十四集团总司令。国军将领之中一直有三李不如一王的说法,其实就是这支军队傍身,才让王耀武拥有了自己的核心战斗力。

王耀武治军严格,甚至手下军士偷老百姓一只鸡都要下令枪毙,在南京保卫战之中,据说王耀武也曾枪毙过几个怯战的士兵。他的弟弟因为提议过撤退,所以被他撤下了兵权,改去做了参谋。王耀武的治军风格深深影响了后来的张灵甫,这也是他不愿意将74军交给吊儿郎当的李天霞的原因。

王耀武在被俘之后曾经在广播中劝告蒋介石投降。战争胜败本是常理,良禽择木也是正常。王耀武解释让蒋介石投降的原因,是想要“全国立即恢复和平,国家民族多保存一点元气。”无论后来人怎么评论他的投降,但是这句话的道理不得不服。


木剑温不胜




王耀武,山东泰安人。

从小王耀武就父兄双亡,他跟着母亲过着清贫的生活。他的母亲是一位非常明事理的人,从十岁起省吃俭用供他读书。

辍学后,王耀武先后在天津和上海打工。1924年冬天,他考入黄埔三期。

为了能够出人头地,王耀武每天早上比规定时间早半个小时在操场跑步。因此引起了蒋介石和何应钦的注意,在回答蒋介石时响亮的说:黄埔三期王耀武。蒋介石对他评价道,孺子可教。

孙中山死后,在国民党内部掌权的是胡汉民,军权则在许崇智手中。廖仲恺被刺案调查发现这两个国民党大佬都有很大嫌疑,于是蒋介石和汪精卫就开始驱逐他们。王耀武率领十个人,三挺机枪,就把许崇智堵在了家中。此举为蒋介石上台提供了很大方便,蒋介石称赞王耀武说:可堪大用。



黄埔军校毕业后,王耀武就进入了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在东征和北伐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二次北伐中,王耀武率部打到了自己的老家山东济南。日本人借口保护侨民,血腥屠杀中国军人和平民。王耀武曾亲眼看到日本人把三岁小孩钉死在城墙上,那时他就发誓一定要为山东人报仇。

中原大战时,王耀武力克强敌,被任命为团长。

1932年6月,王耀武所在的第32旅被林彪和聂荣臻领导的红一军团和五军团包围在宜黄县。王耀武力排众议,认为突围反而会被围歼,不如坚守城池。红军围攻宜黄县24天,伤亡惨重不得不退去。

此战后,王耀武被蒋介石提拔为补一旅旅长。这支部队在经过王耀武整训后,战斗力大大提高。1934年底,在江西临川,他率部重创红军,红19师师长寻淮洲战死,21师师长胡天陶被俘。



抗战爆发后,王耀武率领他早已被改编为51师的军队参加了淞沪会战。在罗店,他与日军展开血战,击毙了日军两个联队长竹田和英森,沉重打击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1938年的万家岭之战更是王耀武的成名之战,当时中国军队成功的把日军106师团引诱入了山区。日军的机械化部队没有办法展开,被74军痛殴。106师团除了一千多人突围外,其他全部被歼。

自此王耀武被蒋介石提拔为74军军长,在上高会战中,他与日军血战25天,消灭一千多日军,俘虏上百人。战后74军被授予飞虎旗,从此74军被称为虎部队,王耀武也得到了一枚青天白日勋章。





1943年11月,王耀武率领74军在常德阻击日军。在常德城下与日军血战16天,守城的57师8000多人仅有一百多人生还。在随后的反击中,74军一举收复常德,被蒋介石称为:善于带兵,指挥有方。

从此日本人对王耀武就害怕的要死,日本人说南有王耀武,北有汤恩伯,都是难缠的对手。在日军中更是流传一句话:宁碰阎王,不碰老王。


1944年,王耀武被蒋介石提升为第24集团军总司令,下辖四个军10万人。王耀武晋升的职务超过了很多黄埔军校的老大哥,因此当时流传一句口头禅:三李不如一王。李仙洲、李延年、李玉堂三个人也是山东老乡,毕业于黄埔一期,但成就远不如王耀武。

1945年,日军发起最后一击,王耀武率领30万人在湖南雪峰山与日军展开激战,消灭日军28000多人。

日本投降时,王耀武在长衡地区接受日军投降。对于一个军人来说,这是莫大的荣耀。



内战爆发后,王耀武被蒋介石派回山东,担任第二绥靖区司令官。

从这时起,王耀武的人生就走向了下坡路。首先山东是八路军多年经营的根据地,其次自己的74军也不归他指挥,再加上国民党内部党派林立,相互倾轧,他自己也感觉很难有所作为。

1948年9月,华东野战军在粟裕的领导下,发起了济南战役。王耀武根据济南城的特点,制定了严密的防守体系。但是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吴化文的起义把他的防线撕开了一条大口子。


王耀武不得不率领一个团突围,在逃跑的过程中,他穿上了老百姓的衣服。在荒郊野外,他在拉大便时用了手纸。结果这张手指出卖了他,被当地的老百姓报告给了解放军,就这样王耀武被活捉了。

毛泽东派人给王耀武捎信:抗战有功,要好好接受改造。因此王耀武也成为了第一批被特赦的战犯。

王耀武在广播中经常国民党军队进行宣传,有人建议蒋介石处罚他的家属。蒋介石叹了一口气:他对党国、对民族都建有奇功,我不忍如此。

1968年,王耀武受到了批斗,心情郁闷之下心脏病发而死。


新知传习阁


有种说法,叫“三李不如一王”,哪三李呢?李仙洲,第二绥靖区副司令长官;李延年,1945年李延年为山东地区受降长官,负责受理该区日本侵略军的投降事宜;李玉堂,抗日中将;他们3个都是黄埔一期的。王指的谁呢?正是王耀武!三李都是黄埔一期的,都不如三期毕业的王耀武,可见其厉害!时人也有“宁碰阎王,莫碰老王”之谓。可见王精明强干、头脑清晰,被我军将领称为国军里少有的几个明白人之一。


李仙洲在莱芜战役失败,王耀武做了经典点评——五万头猪让共军抓三天,都捉不完。三李黄埔一期,王是黄埔三期。这句话也作为台词在亮剑里被楚云飞所用,因为这话实在太经典,也可以看到王耀武的傲气,但他确实有这个资本。


王耀武在当团长的时候就教旅长柏天民改变作战决心,根据战略要地发挥部队死守的部署,一战成名。而在当补充一旅旅长的时候,野外行军作战,能守能攻,遇到战略要地绝不放弃,派出2个团防守,一个团搜索进攻。战绩:一下子干掉红军2个师长,这个战绩在国军战史上独一无二,除了二马对阵西路军。红十九师师长寻淮洲牺牲,红二十一师师长胡天陶被俘。(寻很可惜,如果不牺牲,以后大将没有问题)


王耀武在51师长任上,创造万家岭大捷。在军长任上,使得74军成为抗日劲旅,其部下57师余程万守常德,创造了抗日战争史上的神话。王耀武在集团军司令任上,亲自指挥作战部署,面对10万日军,从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消灭了日军四分之一的兵力。



后来在解放战争时期,陈诚乱指挥,说不过王耀武,去忽悠老蒋介,用校长的命令压住王耀武,使其改变部署。粟裕在鲁南,莱芜战役期间的一系列欺骗手段都没有能骗过王耀武,包括粟裕用一个纵队伪装华野主力,减兵增灶,在运河上架浮桥,团级电台伪装纵队使用,这些都没有骗过王,想不到骗了陈诚,造成失利。还有些传闻,比如据说在济南战役前,王下令释放在押我军人士。济南战败了,王找了几个人冒充自己,分头走,结果解放军四处传来“捉了王耀武”的捷报。(只是最后因为一张卫生纸暴露了自己,那个年代能用卫生纸擦屁股的都不是一般人)


最后总结评价:王耀武从点心店的学徒到普通士兵到方面军司令,从国内战争到抗日都能打,是国军在八年抗战中最能打的虎将之一。当时各战区司令长官都抢着向蒋介石要王耀武的74军,他的74军几乎参加了所有的大会战,被日军视为最大的麻烦之一。 他在生活作风上也很有军人本色,与发妻相敬如宾,其被俘后解放军查抄其家发现并没多少钱,只有两台美国制造拖拉机(不过那年代拖拉机也不比坦克便宜多少),问他为什么家里要留两部农产拖拉机?答:退役后准备回泰安老家可以开几亩地种田。陈毅听了后感叹不已!


李三万的三万里


在淞沪会战中表现出众的中级指挥员有两位,一个是隶属第8军黄杰指挥的税警第4团团长孙立人,作战特点是非常善于使用预备队,战斗中不幸重伤,9块弹片崩入体内,缺席后半程;另外一个就是第51师师长王耀武,这是个非常有头脑的黄埔三期生,到达前线仅两天就琢磨出味道来了,在弹丸之地的上海拥挤着几十万国军,既无纵深又无陆空火力优势,不吃亏的唯一办法就是:夜战。



1937年8月29日,第51师306团邱维达(黄埔四期)部夜袭当面日军第11师团和知联队得手,一家伙干掉500多日军后随即跑路,日酋和知鹰二率部追击报复,又被事先埋伏的第51师主力打个措手不及,和知的第44联队不到15天被74军打残。王耀武部在坚守罗店的战役中,击毙日军步兵联队长和炮兵联队长各一名,受到第三战区前敌总指挥顾祝同全军通报表扬,第51师与第58师火线合并为第74军,王耀武抗日名将风范初露。

其实王耀武的抗日生涯要追溯到1928年的济南惨案,由于蒋介石的软弱和退缩,北伐军在日军的压力下撤出济南绕道德州北上,而负责断后掩护的部队正是黄埔一期的第1师李延年团,时任宪兵营长的王耀武主动留下来配合李团死守城垣阻击日军,与敌血战三昼夜,打得日军不敢再轻举妄动,一直到5月10日接到蒋介石密电才率部撤出济南,十年后的淞沪会战,王耀武已经是第二次对日作战。





王耀武发迹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1932年宜黄之战,上校团长王耀武力主第32旅死守不逃,凡24天城池不破,获蒋介石亲自接见并提升为补充第1旅少将旅长,这个番号看起来不是什么主力,其实是以保定编练处训练出来的精兵组成的中央军嫡系部队。1934年奉命调往前线时,精明过人的王耀武为防止部队被陈诚吞并,利用部下李天霞的关系搭上了蒋介石“八大金刚”中的两位:钱大均和顾祝同,第一阶段被编入顾祝同纵队,第二阶段被拨给浙江保安处长俞济时指挥,从此站好了队,有了背景和靠山,谭家桥一战后因功晋升第51师师长。

“宁碰阎王,莫碰老王”。

这是指从抗日军兴开始,王耀武在华中抗日战场几乎无役不从,且战功彪榜,很少有国民党军师级将领能拿得出王耀武这样的抗战成绩单,在正面抗日战场的22次大型会战中,王耀武领军参加了至少11场: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兰封会战、第一和第二次长沙会战、上高战役、浙赣会战、鄂西战役、常德会战、长衡会战和湘西会战,其中可称大捷的万家岭战役、上高战役和湘西战役,王耀武麾下全部是战场主力(第51师、第74军、第四方面军)。



“三李不如一王”。

这是指出身黄埔三期的王耀武在抗日战争中直升机般的晋升,远远甩开了山东同乡的三位黄埔一期将领李玉堂、李延年和李仙洲。1937年7月率领第51师由陕赴沪时,王耀武是少将师长;1938年7月晋第74军副军长;1939年6月实领第74军军长;1943年4月擢升第29集团军副总司令;1944年2月新建第24集团军总司令(第73、第74、第79和第100军);1945年3月升任陆军总司令部第四方面军司令官,与老资格的卢汉、汤恩伯和张发奎并驾齐驱,领兵数量和军职重量仅次于黄埔一期的胡宗南。

王耀武治军赏罚分明、恩威并施,对上级公关手段更是出类拔萃,能打仗会赚钱。以战功论,若选国军抗日名将足可排进前三,蒋介石称其:“善于带兵,有指挥才能”,并給与了极大的信任和提拔,特许第24集团军的人事全权,那可是四个嫡系中央军。按照蒋介石的一贯手法,对亲信大员往往赏以地方实权,所以在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特别任命为第二绥靖区司令官兼“山东省主席”,这反而并非王耀武所长,也最终断送了王耀武的军事生涯,把整74师、整83师等王耀武的亲信部队交给汤恩伯指挥,实在是个昏招。



1948年9月,坐困济南孤城的王耀武手中只掌握三个整编师9个正规军旅,余皆保安部队,其中的整编第2师和整编第84师又隶属于整编第96军建制,只有整编第73师由司令部直辖,所以当整编96军军长吴化文战场起义后,王耀武已经是大势已去。十四年后,当年谭家桥失利仅率2个连自怀玉山区突围的粟裕将军终于来报仇了,华野上下喊出的口号是:“攻进济南府,活捉王耀武!”

一语成谶。


度度狼gg


王耀武(1904年-1968年),字佐民,山东泰安人,是抗日革命家、抗日名将,中国国民党高级将领。

王耀武的父兄早年去世,留下了母子二人相依为命。由于家境贫困,王耀武早年辍学,但幸亏有远见的母亲始终秉承“读书才是最好”的理念,坚持供王耀武在本村私塾读书。但之后实在是家徒四壁,使王耀武无法继续学业,所以在19岁时辍学,先后去了天津、上海打工赚钱。

之后王耀武听闻黄埔军校在广州招生,所以千里迢迢地赶到了广东报名入学。幼年时代的经历帮王耀武培养出了刻苦的精神,他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了很多教师与同学的称赞。只因为他勤奋好学,并不是个懒散之人。而且他自身在军事上也非常有天分,所以没多久他就成为了黄埔第三期学生中的佼佼者。

1925年国民革命军开始第二次东征,还未毕业的王耀武参加了此次作战。他作战勇敢果断有勇有谋,因此次年王耀武被分配到国民革命军第一师三团四连任少尉排长,随后晋升为上尉连长。还有之后的中原大战,王耀武屡建战功,由此晋升为团长。国共内战时期,作为国民党将领的王耀武成功围剿了红军,打败了方志敏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战后被升任为第51师师长。

然而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此时国共合作,齐心协力抗日。作为战功显赫的将领王耀武在此期间参加了多次会战,取得多次胜利。成功将51师带领成为一支,被当时所有人都赞誉的拥有强大兵力的军队。

随后第51师与其他的两个师合并成为了74军,王耀武继续担任第51师师长。而王耀武带领的军队在兰封会战、万家岭战役、鄂西战役等会战中有惊人的抗击能力。以及王耀武得当的指挥作战,立下了不可比拟的大功,正因为如此,王耀武被先后任为74军副军长、74军军长。

抗战时期名将辈出,但王耀武在抗战史上绝对算得上是最耀眼的星芒之一。他为抗日战争做出了无法想象的贡献,带领当时最为日本人恐惧的74军转战大江南北,为抗战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左一

但在抗战结束后,国共再次打响内战。而作为国民党得力将领的王耀武,当然要替蒋介石效力,带领军队攻打我军。然而就在1948年的济南战役中,王耀武乔装出城行至寿光境内被我军俘虏,从而被押送至北京功德林监狱改造。

王耀武是国共两党公认的足智多谋、才略过人,蒋介石就曾称赞王耀武“善于带兵,有指挥才能”。王耀武头脑清醒精明能干,解放军高级将领将他视为“国民党少有的几个明白人”之一。

然而我认为在国民党将领之中,有部分人还是能够看清时局,支持共产党的事业的,只不过是他们站错了边、上错了船。假如是在毛泽东主席手下的话,说不定这些英雄们能够有更多的用武之地呢!

虽然王耀武当年是我军的俘虏,要进行牢中改造。但是由于他在抗日战争中作出的贡献实在是太大了,所以这是王耀武能备受尊敬的根本原因,而人们也因为他的功勋早已在潜意识里原谅这个抗战英雄了。

当年毛泽东主席功过分明,承诺只要安心改造,就会让王耀武回到人民中间,因此王耀武成为了当年第一批被特赦的战犯之一。

纵观历史我认为王耀武将军功大于过,他的一生奉献给了革命,他的一生立下赫赫战功。这样的伟绩应该被载入史册,我们也应当将这个爱国英雄将领王耀武铭记于心,我在这里向为中国奉献不少的王耀武将军致以最高的敬意。

文(:姜乐乐


史之策


1904年王耀武出生于山东泰安一普通农户之家,祖上世代皆以务农为生。

王耀武自幼聪明,天赋异禀,且胸怀大志。虽出身清贫之家,但其父母仍省吃俭用送王耀武入读私塾。

1915年,时年11岁的王耀武结束完私塾启蒙教育,后考入当地高等小学。后因家庭无力继续支付其学费故而辍学。

辍学后的王耀武先后在天津、上海等地从事饼干公司店员。

1923年,年仅19岁的王耀武听从其族兄的建议南下广东报考黄埔军校。由于其中途退学故而没有小学毕业证,王在他人帮助下伪造了张假毕业证,靠着这张假文凭,王耀武顺利考入黄埔三期。从此王耀武的人生迎来了巨大转折,开始逐步成为一名职业军人。

(王耀武)

王耀武黄埔毕业后即入国民革命军第一师。但此时的王耀武在军中并没有特殊优势,也毫无任何建树。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王耀武的机会终于来了……

1931年,刘夷在南昌新编独立14旅,刘夷的叔叔刘峙向自己推荐了王耀武。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王实现了他在军中的第一次飞跃。

1933年,工农红军围攻宜黄,王耀武领军守城达22日之久,最终红军溃败弃城。

此番战役令王在军中名声大噪。是年,王耀武获得了自己校长蒋介石的召见。这次召见亦是王耀武从此进入了蒋介石的视线。

1936年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王急率军“救驾”,这令深陷囹圄的蒋介石大为感动,王的忠勇之举再次给蒋介石留下了深刻影响。

1937年7月,淞沪会战爆发。王率国民革命军第51师投入战斗,与日军先后激战长达三月之久。

1938年,时年34岁的王耀武被急调兰封参加兰封会战。此次战役战况极为惨烈,王领导该师与日军血战七日,此次战役亦奠定了王军中一代雄狮的威名。

由于王的英勇善战,1934年国民政府授予其第74军军长。1941年上高会战打响,由于王的作战勇猛,其被国民政府颁发青天白日勋章。

时年,王又领导了74军参与了两次长沙会战。长沙会战结束后,王又被调往浙江参与浙赣会战。

1943年,王又被调防湖南湘西一带。是年常德会战爆发。王领导第74军重挫日军。次年,王被授予国民革命军第24集团军总司令。此时的王耀武可谓是威震整个国军,为此蒋介石甚至让其拥有自主决断24集团军团级以上的干部任免。
(蒋介石与王耀武)


同其他国民党高级将领不同,王耀武目光更长远,格局更广阔。在其升任集团军总司令之后,王在自己军中组建成立将校班,开始大规模有计划的培养有功军官,并选派多名优秀学员到国外进行战术受训。在这一点上王耀武不愧为有远见之人。

24集团军在王耀武的带领之下普通士兵训练刻苦,军官有勇有谋,且军风正派优良,故很快就成为国军中一支强有力的武装。

1945年,王领导24集团军参加湘西会战,完胜日本侵略者。为此王进入了国民政府第6届后补中央执行委员,并获得了美方颁发的自由勋章。

抗战胜利后,国共内战再次爆发。1946年,王耀武又被调任第2绥靖区司令官。来到了被称为“四面八路三面匪,一城司令半城兵”的济南。

王耀武一入济南便采取了一系列特殊管制,如严控物价飞涨。种种措施皆以为稳控济南局面进而为接下来的剿共做准备。

自1946年开始,王在鲁中开始剿共。初期进展还比较顺利。然而随着次年莱芜战役的失利,

整个山东军事转入不利局面,特别是以张灵甫为领导的临沂孟良崮战役的失败给了王耀武以沉重打击。如此以来国民革命军在山东的主力部队被彻底击垮,国军亦从原先的主动进攻不得不变为被动守势。

1947年冬季来临,国军为节约兵力,开始在以济南、青岛、兖州、潍县等四大支点维持基本防务。

1948年,山东全局覆败,王兵败被俘,一代军中战神传奇至此结束。

王兵败被俘后,迅速变节。

建国后,王被安排为全国政协文史专员。1968年病逝于北京,一代名将走完了他坎坷而又传奇的一生。

处在二十世纪上半叶这一大时代背景之下,王耀武能从一个普通乡野之人靠着自己的辛勤努力成为国军重要将领,实属不易。

无论是对于自己还是治军,王耀武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严格要求。

于自己,王耀武本人私生活严格要求自己,不同于其他国民党高级将领的三妻四妾,王私生活极其严肃,与发妻相敬如宾。王为人比较谦虚随和,日常生活也是简简单单,不打牌,不抽烟。这些作风及人品在当时的国民政府高级官员中无疑是少之又少。

于治军,王耀武能以身作则,无论是平日治军还是处于炮火前线,他总能身先士卒,不落人后。为将者能做到如此,其手下的士兵自然也不敢太过张扬与跋扈。由于其以身作则,故其曾带领的74军军风一贯以优良著称。在这一点上连蒋介石也对其深为钦佩。

蒋介石曾夸赞其“善于带兵,有指挥才能。”,甚至彼时社会流传有“宁碰阎王,莫碰老王。”之说。

那一年,日军用毒气攻下高安城,师长王耀武望着满地国军尸体嚎啕大哭,俞济时命58师接替51师,王耀武吼道:我51师就算死的剩1个,也是主力,谁也不让替。夕阳下,600名死士面前每人一碗酒,50大洋。酒喝掉,他们走了,没拿一分钱。一夜激战,当攻下高安城时仅剩28人,却留下572个英魂。

无论从那个角度看待王耀武,有一点是不能否认的,那就是对于抗战。王是有巨大贡献的!这一点不能被抹杀。


小司马说


黄埔三期毕业,老蒋的嫡系将领,做为黄埔生,他同样从底层军官干起,在北伐和中原大战中表现突出,慢慢得到了蒋介石的重用,而在对红军的围剿中,这位天子门生可谓是铆足了劲,在被围宜黄之后坚守24天而城池不破,战后成为了不到三十岁的少将。



在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有一直王牌劲旅,便是七十四军,也就是内战中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七十四师。而当时的王耀武便是其中五十一师的师长,张灵甫的老上司,在这之后他又升任了七十四军军长。



在抗日战争中,他参加过多次重大战役,并且功勋卓著,从淞沪会战、到南京保卫战、兰封会战、万家岭大捷等等战役中,王耀武也从师长升到了方面军司令,也因为老蒋的青睐,他成为了国民党执行委员会委员,而这时候的王耀武才四十岁。



在解放战争中,他的爱将张灵甫先是被陈粟大军歼灭于孟良崮,后又发动济南战役,华东解放军在经过激烈激战后,最后攻破了城防坚固的济南城,活捉了王耀武。之后被改造,开始了他的战俘生涯,直到1959年被特赦。

对于王耀武来说,他的功过都有,尤其是他对抗日的贡献人们是不会忘记的。


历史之绝唱


王耀武是山东人,贫寒子弟,民国小学堂没读几年,因为缴不起学费早早地就去城里打工了。

有个说法第74军的前两位主官俞济时、王耀武都会捞钱,这大概跟他们早年的经历有关。早年俞济时是米店伙计,王耀武是天津一家饼干公司小职员。

干小职员时,王耀武就好搞副业,东扣西拿的小钱没少算计。

但好财这事一点没影响他日后成为一名抗日悍将。

用一张高小假文凭考入黄埔三期后,王耀武好些年头表现很一般,在第1师基本属于趴窝状态,没什么升迁的机会。

转机出现在1931年,老师长刘峙将他调到南昌亲侄子刘夷的部队当团长。1932年,王耀武所在的第32旅被围在宜黄,全旅正准备撤退时,王耀武却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说,敌人善野战,善打援,与其弃城野战,不如死守。

结果,王耀武领兵守城24天,重伤,城没丢。

战后,蒋介石召见王耀武,问:“你为何死守而不撤退?”

王耀武说:“此城为要地,关系战局,深陷重围,与其突围败死,不如与城共存亡。”

听到这一“不成功,便成仁”的回答,蒋介石甚为满意,随即升王耀武为补1旅少将旅长。

随后,王耀武补1旅受俞时济节制,受命追击方志敏部,谭家桥一战,方志敏部损失三千人,怀玉山一战,除参谋长粟裕带领少数残部突出重围,方志敏部几乎全军覆没。

此战之后,王耀武名声鹊起。

1936年夏,王耀武旅从西安移防汉中,并由重庆行营举荐,升格为新11师。不久,新11师又改编为第51师,正是在王耀武手里,这第51师成了后来名气很大的彪悍之师。

1937年8·13淞沪会战,王耀武的第51师始一登场即在罗店打了一个漂亮的夜袭,伤亡百余,歼敌五百多,伤亡比一比五。

次日,师长王耀武的戎装巨照登上了《申报》头版,报道称:“此次第51师夜袭大捷,其勇敢机智,实令国人内心振奋。此非仅前方军人之光荣,亦是全体国民之光荣,其赫赫战绩必将鼓荡起我九州同胞更高的抗敌斗志。”

罗店夜袭大捷后,第51师随左翼军退守闸北一线时,王耀武指挥全师在双草墩又打出了威震敌胆的一仗,日军第3师团一个骑兵联队被歼200多人,损失战马300多匹。

因为王耀武第51师和俞济时第58师在淞沪战场表现出色,陈诚为此评价说:“这两个师打得很硬朗,拼劲很足,个人技术也得到了充分发挥,初显强军样子。”

战后,为简化指挥系统,军委会决定增设军级建制,王耀武第51师和俞济时第58师随即被合编为第74军,俞济时为首任军长,王耀武虽还是第51师师长,其实是和俞济时共挑重担。

俞济时、王耀武再度联手被很多人看好,军中有人预言:此两人联手,必有好戏。

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一来两人相互欣赏,关系融洽;二来俞济时后台硬,王耀武军事强,内外有保障,这两点决定了第74军必将成为王牌雄狮。

但74军的雄起之路还是有些曲折的。

南京保卫战,王耀武的第51师损失过半,若不是俞济时及时派出小火轮相救,王耀武很有可能陷死南京城。

撤出南京后,第74军被蒋介石急调参加兰登会战,谁知国军10多个师吞不下一个土肥原师团,反而差点让日军合围。这一败绩气得蒋介石怒斥:指挥乏术,技不如人;智慧逊色,没有策略;后背不足,衙门昏庸。

总之,徐州会战前后,第74军没有值得一提的战绩。

会战结束后,第74军开往江西,参加南浔路战役。因指挥协调有误,老黄门一战,第74军又吃了败仗,可就在众人困惑74军怎么了的时候?俞济时、王耀武二人很快用彪悍战功证明了什么是知耻后勇。

张古山与日军血战7日,与友军配合,一举歼敌一万余人,取得万家岭大捷。

这是第74军捍卫荣誉之战,也是雄狮奠基之战。战后,著名音乐家任光为第74军谱写了军歌,王耀武升任第74军副军长,兼51师师长。

此战之后,第74军奔赴长沙,参加长沙保卫战,俞济时升调第10集团军副司令兼第86军军长,王耀武正式升任第74军军长。

第一次长沙保卫战,王耀武率第74军取得高安大捷,但“以一打二,力战日军两师团”的说法多少有些浮夸。但第二次长沙保卫战,上高大捷,王耀武拿出的可就是动真格的真本事了。


此次关键大胜被何应钦称为“开展以来最精彩之作战”,第74军因显赫战功荣获国民政府第一号武功状和最高荣誉“飞虎旗”,军长王耀武获青天白日勋章一枚。

一战改变命运,上高大捷就此成为第74军转折点。在此之前,军委会决定调整4个军为攻击军,第1、2、5三军已占三个名额,剩下的一个名额悬在第18、74两军间未决。但有此战,王耀武的第74军随即胜出。

此后,第74军作为首批攻击军之一,在江西整训,换装苏式装备,直属部队扩为炮兵团、工兵团、辎重团等,由此第74军一跃成为华中4大战区战力最强大之总预备军。

整训换装后,王耀武率第74军开赴浙江参加浙赣会战。浙赣会战结束后,又调往第四战区,本来第74军是准备入越作战的,后因局势有变,入越作战没能成行,1943年春调防湖南湘西。

4月,第74军进驻常德,惨烈的常德会战就此拉开序幕。

死守常德的是王耀武部下,第57师余程万,一战下来整师八千多人,仅生还83人,可见王耀武的部队是何等的铁血悍勇。

战后,王耀武升任第24集团军司令,驻节湖南桃源,督训第73、74、100三军。

对于老底子部队第74军,王耀武在选将上颇为成功,也颇有心计,让能力尚可的施中诚做过渡军长,让自己的亲信悍将张灵甫做他日接棒的副军长。

如此安排下,雪峰山一战,第74军果然不负众望,痛歼日军,再获飞虎旗,雪峰山成为抗战雪耻山——

八年抗战,王耀武率第74军几乎参加了正面战场的所有重大战役,因其能征善战,敌军甚至编出了这样的顺口溜——宁碰阎王,莫碰老王。在国军内部,对王耀武的评价也颇高,有三李不如一王的说法,这三李指的是王耀武山东同乡,三位黄埔一期将领李玉堂、李延年和李仙洲。

一直不怎么看得起国军的美军顾问团也说,中国只有第74军能打!

遗憾地是,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对嫡系论功行赏,王耀武走出战壕,变身成了封疆大吏,山东省主席。从事后看,这一荣光其实是断送了王耀武的军事生涯。

面对粟裕对济南的围攻,王耀武兵少将降,无计可施,但与其他顽固的国民党将领又不同,也许是经历了抗战的洗礼,在这位悍将眼中,同为中国人,同室操戈,对方再难是死敌。

所以,他投降了。

客观地说,王耀武是有大战功的抗日英雄,但他的名气似乎并不大。历史有时候就是这样,有些英雄要么会被立场粉饰掉,要么会被虚华稀释掉。

就沉淀在历史中的含金量言,比他名气大的张灵甫远不能和他比。


黑句本


王耀武山东泰安人,出生于1903年,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国民党高级将领,抗日名将,曾任山东省政府主席,兼省保安司令、山东军管区司令,蒋介石评价王耀武说:“善于带兵,有指挥才能。”曾获得青天白日勋章,授中正剑。

(图为王耀武)

年轻时,王耀武曾在上海某饼干公司做店员,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入步兵科,1926年毕业。军校毕业后,王耀武被分配在第一军第一师第三团任排长,后升连长、营长,不久升第一军第二团副团长,独立第三十二旅第一团团长,参加过北伐。

1933年底,王耀武升任保定陆军补充第一旅少将旅长,率军开赴江西,对共产党中央苏区进行第五次“围剿”。1934年,又出兵围剿方志敏率领北上抗日的中国工农红军先遣队,在谭家桥战役中,以优势兵力围攻红十军团十九师师长寻淮洲率领的部队,致使寻淮洲壮烈牺牲。1935年初,王耀武率军开赴川陕边境,加入阻截长征工农红军战役,受胡宗南节制,后来,他的部队改编为新编第十一师,升为师长,继续围剿红军。

王耀武最大的战绩是抗日战争中的英勇杀敌。1937年,淞沪抗战暴发,王耀武率军开赴上海,参加对日作战。在南京保卫战中,他指挥军队抗击日军的疯狂进攻,部下三0一团自团长、副团长以下,官兵拼死冲杀,阵亡达700多人,战斗打得十分悲壮。

(左一为蒋介石,右一为王耀武)

1938年,王耀武受命支援河南,在砀山、回龙集、兰封等地抗击日军。后驰援江西,在江西德安战斗中,伤亡官兵2000多人,同时也给日军以重创。1939年4月,王耀武参加南昌会战,两次攻下高安,重创日军。同年9月,参加第一次长沙会战。因抗日战功卓著,王耀武于1940年被重用为七十四军中将军长,辖三个师。

1941年以后,王耀武指挥七十四军,先后参加了上高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浙赣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在抗日的战场上,毫无畏惧,英勇杀敌,是日本侵略军眼里的煞星,尤其在常德会战中,他的五十七师,固守常德18天,日军攻入常德后,全师将士与日军展开巷战,誓死捍卫,寸土不让,全师最后仅剩几百人。王耀武因此升任第二十四集团军中将总司令。

1944年,抗日战争中国战区陆军总司令部成立,何应钦任总司令,下辖四个方面军,王耀武任第四方面军中将司令官,下辖四个军、十一个师,共计12万兵力。1945年,王耀武指挥第四方面军打击武冈、洞口、新化一线负隅顽抗的日军,后又参加雪峰山战役,杀敌6000多人。

(左一为王耀武)

抗战胜利后,王耀武调任第二绥靖区山东司令长官,后又兼山东省政府主席,指挥5个军10多万兵力同人民解放军作战。1948年,华东野战军发动济南战役,激战八昼夜,将王耀武11万守军全部歼灭,占领济南,王耀武化装逃跑,逃至寿光时被捕,从此被作为战犯关押改造,关押11年,1959年被特赦。1968年,王耀武在北京去世,享年65岁。


帝国的脸谱




王耀武忠于蒋介石,又不忠于蒋介石。

既然是评价王耀武,我觉得应该要说说王耀武部的老蒋的心腹爱将张灵甫。

张灵甫在孟良崮战役中阵亡,老蒋听到消息后惊愕、痛心、发怒,我的心腹爱将阵亡了?!汤恩伯你给我滚过来!据说老蒋当时让汤恩伯跪着,然后用手杖劈头便打汤恩伯,将汤恩伯打得血流满面。这是蒋介石对待汤恩伯的态度。老蒋在张灵甫的追念会上说张灵甫是兵败自尽,但是陈毅明确表示,张灵甫系被我军击毙。老蒋的用意既是在维护和惋惜张灵甫的阵亡,更是在借机加强国民党将领对他的忠诚培养。

我们看王耀武,他在抗战时期从北到南、从南到北打得日本人咬牙切齿,老蒋虽然曾经称赞王耀武“善于带兵,有指挥才能”,但是实际上王耀武在老蒋心里的位置却不如张灵甫。老蒋在用人方面有自己的原则,但是偶有怪癖,王耀武这么厉害也成不了心腹,终生忠于老蒋的邱清泉也成不了心腹。但是要说老蒋不信任王耀武吧,在抗战胜利后他又将山东交给王耀武。

1948年9月,王耀武在济南战役中被我军活捉,然后变节投诚,甚至为我军劝降国军,遭到老蒋的痛骂。

王耀武忠于蒋介石,又不忠于蒋介石;为人民而战,也为自己而战!



王耀武聪明反被聪明误的“长袖善舞”,善于指挥作战。

王耀武很会做人,在国民党中有很好的人际关系,但是很遗憾,老蒋始终没有将他当成心腹。也许正是因为王耀武太会做人了,让老蒋心有疑虑吧。同时,王耀武很会做生意,这让他对老蒋的依赖感低于其他国民党将领,这恐怕也不是老蒋想看到的。你想控制军队,首先便要控制军队的经济来源,军人拿了工资才会给你打战,否则吃不饱的话谁搭理你?更何况当时王耀武手里拿着的是国民党的王牌军74军,老蒋还真有点忌惮或者说防备他,因此后来干脆将74军交给施中诚了。

王耀武参与的最精彩的战役当属1941年3月发生的上高战役,这场战役也被称为“抗战以来最精彩之战”。在上高战役中,74军战绩最为卓著,在官桥街击毙日军第34师团少将指挥官岩永,后又克复高安截断日军退路,因此被誉为“抗日铁军”。

王耀武将军创造了国民革命军第74军的神话,74军也成了王耀武的辉煌。

王耀武与诸国民党将领相同,亦是成名与崛起于“围剿”,最有名的莫过于谭家桥战役。1934年,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压迫下,我党方志敏率领所部红军向皖南转移。方志敏部在向安徽谭家桥移动时,王耀武率补1旅尾追而来,方志敏遂决定伏击王耀武部。经谭家桥战役后,红军19师师长寻淮洲英勇牺牲,红7军团更有8名师以上干部负伤,87团团长壮烈阵亡。1935年1月,方志敏返师赣东北,在怀玉山地区遭陷入10万国军包围圈。1935年1月29日,我红军将领方志敏因叛徒出卖被俘,方志敏将军坚持理想,誓死不降,最终被国民党残忍杀害。

经此役后,王耀武因功升任51师师长,开启崛起模式。



王耀武是国民党中少有的明白人。

1947年5月,张灵甫所部74师于孟良崮战役中全军覆没,张灵甫更是直接歇菜阵亡。74师战殁,则王耀武之臂膀失矣,则国民党之势去矣。

1948年9月16日,济南战役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经过八个昼夜的攻坚作战,于24日顺利解放济南。在此役中,我军歼敌104000万人,时任第二绥靖区司令官的王耀武被我军活捉。当时的王耀武不知有没有想过在10余年前,这幕场景也曾发生过,只是这时候的剧情已经反转。真是山水轮流转呀!王耀武在被俘后,迅速向我军投诚,然后积极为我军劝降国军,确实很识时务,顺应历史的选择。

主席曾派人转告王耀武:“你功是功,过是过,你的抗日功劳我们共产党人是会永远记住的,只要你安心改造,很快就会回到人民中间的。”王耀武在得到保证后,积极接受改造。

1959年2月,王耀武获特赦,终于回到人民中间。1968年7月,王耀武病逝于北京,享年64岁。

王耀武曾被我党高级将领称作是国民党中少有的明白人,他确实活得很明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