捻軍與太平天國的關係是什麼?如果捻軍隸屬於太平天國,為什麼又要叫捻軍呢?

司馬長史


捻軍是獨立的起義軍,在大後期才和太平天國關係比較緊密一些。

捻軍的捻,是一股一股的意思,捻軍即一群人一群人聚在一起的隊伍,在太平軍出現之前,捻軍就有比較小的起義了,真正和太平天國發生關係,是在1853年左右。

(1)第一階段:捻軍和太平天國出現交集(1853-1857)。

1851年,洪秀全金田起義,而此時,淮北的捻軍還未成形,此時仍然是一夥一夥的捻黨,直到1852年安徽亳州人張樂行聚合捻黨,宣佈起義,捻軍才算初步形成。

1853年,太平天國北伐,途徑安徽等地,許多捻黨依附太平軍,但是當時太平天國軍事極盛,看不上這些捻軍,雙方並無太多交集。

1855年,捻軍推張樂行為盟主,張樂行自稱大漢永王,制青紅黑白黃五色軍旗,號稱十萬捻軍,淮河南北,捻軍越來越多。

1856年,張樂行接受太平天國的封號,聽封不聽調,自行其事。

(2)第二階段:雙方初步聯合(1857-1861)。

1857年,太平天國由於天京事變後,戰力大減,不得不尋求外部力量合作,與此同時,張樂行的捻軍遭到清軍圍剿,也在尋求外部力量的支持,雙方於是初步合作。

李秀成讓李昭壽給捻軍送信,邀請他們加入太平天國,雙方在霍邱城會師,張樂行被封為成天義,改五色旗為太平天國軍旗。

不過由於這是雙方互相借重力量的聯合,所以捻軍還是保持了相當大的獨立性。

捻軍主要是配合太平軍在捻軍的勢力範圍內作戰,平時太平軍指揮不動捻軍,有了事情雙方才會聯合作戰。

在聯合太平天國的問題上,捻軍內部意見不一,主張回淮北的旗主被張樂行殺掉,最終一些旗主還是回到了淮北,一部分去了山東河南,只有張樂行等留在淮南,

雙方在這個時期,聯合作戰,取得了不少的軍事勝利。

(3)第三階段:雙方關係疏淡(1861-1864)。

此時,太平天國已經進入衰敗的後期,戰鬥力銳減,捻軍勢頭也大不如前,雙方合作急劇減少,1863年,張樂行被僧格林沁抓捕殺掉,1864年,太平天國滅亡。

(4)第四階段:兩軍合併,捻軍接受太平天國領導(1864-1868)。

1864年,太平天國殘部由遵王賴文光率領,和捻軍張宗禹部合併,尊賴文光為首領,捻軍接受太平天國的封號,並按照太平天國軍制編制,逐漸發展成為一支有數十萬人的騎兵隊伍,聲勢浩大。

1865年,新捻軍殺掉僧格林沁,震動清朝朝野上下,清廷急命曾國藩剿之。

曾國藩採用以靜制動,聚城防河的方針,給捻軍帶來不小的壓力,不過最後還是被新捻軍突破了,曾國藩被撤去欽差大臣之職,改由李鴻章接任。

此時,新捻軍壓力驟然增大,於是賴文光派張宗禹率一部分新捻軍前往陝西聯絡回民起義。

前往陝西的新捻軍,被稱為西捻軍,而留在本部的賴文光部,被稱為東捻軍。

李鴻章淮軍正面對打東捻軍,左宗棠的湘軍則正面對打西捻軍,1868年東捻軍首領賴文光被俘殺害,同年,西捻軍首領張宗禹被殺(一說失蹤),捻軍和太平天國的起義同時畫上了句號。


師明禮閒聊太平天國


捻軍是起源於淮北地區的起義軍,與太平天國的關係可以用“此消彼長,相吻相合,忽聚忽散”來總結。捻軍是在捻子的基礎上發展而來,捻,在淮北方言中有“一股一夥”的意思,這些人時常聚眾“捻紙燃燒,毀室劫財”,稱做“拜捻”。捻子的歷史比太平天國要早很多,早在嘉慶十九年(1814年),江南御史陶澍就在《條陳緝捕皖豫等省紅鬍子匪徒》奏摺中提到“成群結隊,白晝橫行,每一股謂之一捻子”。捻黨大興於淮北地區,歷史上淮北地區一直民風剽悍,尚勇爭,好恃氣,動輒鳥槍大刀亮出,械鬥和仇殺成為常事,加上宗族勢力強大,都為捻黨的興起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捻子與天地會,拜上帝教最大的不同在於其不以宗教面目招集成員,只以

“替天行道”、“劫富濟貧”做為口號,組織形式不嚴密,紀律鬆散,參加者想來就來,想走就走。1851年,正值洪秀全在廣西金田發動起義,此時皖北大旱,捻黨乘機大起,1852年11月,捻眾在安徽亳州雉河集(今安徽渦陽)歃血為盟,推舉張洛行為盟主,起義抗清,號稱“十八鋪聚義”

1853年-1857年,太平天國與捻軍處於互相聲援期,太平軍北伐雖與捻黨有過交集,但並未合力作戰,捻黨借太平軍北伐之名大肆招兵買馬,但其特有的鬆散無紀,最終對太平軍的北伐和北伐援軍造成了極大的滯礙作用。1855年秋,各路捻軍在安徽亳州雉河集(今安徽渦陽)會盟,亳州、蒙城捻軍推張樂行為盟主,號稱

“大漢永王”,以雉河集(今安徽渦陽縣城)為根據地,制定《行軍條例》十九條。組成捻軍,建立黃、白、藍、黑、紅“五旗軍制”,人數達十萬,這是捻黨第一次組成比較正式的武裝力量捻軍的開始。

1857年-1861年,太平天國與捻軍合作期,由於天京事變之後,太平天國人才凋敝,急需盟軍打開被動的戰場態勢,秘密派人聯絡捻軍。1857年春,張樂行率領捻軍渡淮河南征,與太平天國陳玉成、李秀成部會師於淮南霍丘。張樂行受封為太平天國徵北主將,與陳玉成、李秀成相互配合取得三河大捷,湘軍悍將李續賓兵敗自殺。由於意識形態和信仰不同,捻軍並未允許太平軍滲透到他們的基層隊伍當中,他們只在安徽一帶配合太平軍行動,即所謂

“聽封而不聽調”。三河大捷之後,由於李秀成等率部回援天京,捻軍遭到清軍勝保等多部清軍的圍攻,情形極為不利的情況下,捻軍內部開始內訌,大捻首李昭壽、薛之元率部向清將勝保投降。

1861年-1864年,太平天國與捻軍的冷淡期,由於援助安慶失利,捻軍在皖南遭受重創,大多轉軍北上,張樂行一度有“卸甲歸田”之意。1863年3月,張樂行集眾二十萬與清軍僧格林沁等部清軍決戰,結果捻軍大潰,張樂行被捻軍叛徒李家英出賣被俘,受凌遲而死。1864年至1868年,太平天國重新攜手期,張樂行死後,張宗禹、任化邦代之而起,他們與西北太平軍一起南下援助天京,被清軍阻截於鄂東一帶。天京失陷後,捻軍奉遵王賴文光為首,組成“新捻軍”。1865年3月,張宗禹率領新捻軍在山東曹州高樓寨設伏,大敗僧格林沁馬隊,僧王本人被斬殺。1866年10月,捻軍因內部矛盾分為東捻,西捻兩部,東捻軍由賴文光、任化邦率領,留在中原地區。西捻軍由張宗禹率領,進兵西北。1868年1月6日,東捻軍賴文光率殘部在從仙女鎮跑入揚州東北的運河邊上被清軍前堵後截,人馬死傷大半,最後受傷被俘,凌遲處死。西捻軍為援救東捻軍,一度逼近保定、天津,後因戰事不利,南撤至海豐、武定一帶,8月16日,劉銘傳、郭松林等部清軍在荏平廣平鎮把殘餘西捻軍近乎全殲,張宗禹只率十八名騎兵突圍而出,之後張宗禹不知所蹤。至此,捻軍起義宣告失敗。


歷史茶坊


我個人認為,太平天國與捻軍起義關係,不同時期,有不同的特點。


(一),捻黨時期,(1797—1853)。太平天國在廣西起義,而捻軍還在淮北,天各一方,無從聯繫,也沒什麼關係。直到1853年後,太平天國的力量到達長江流域時,才發生變化。

(二),太平天國與捻軍起義互為影響時期(1853—1857)太平天國在南京建都後,為推清朝統治,派遣林鳳祥和李開芳等率師北伐,開始了北伐運動,同時這也是捻軍起義的契機。

這是一個暴風雨的時代,面對著這種嚴重的形勢,中國社會各階級和各種社會力量,根據他們不同的經濟和階級地位,迅速發生著各種分野,分別以不同的政治態度,來對待這個翻天覆地的時代。在地主階級方面,逃亡的將軍,敗死的官紳,潰退的清軍亂成一團,但在混亂的背後,卻有新的反革命力量在集結,以曾國藩為首的漢族軍閥就是在這種局面裡顯露頭角。


從賦閒在籍的清吏裡,清朝委派了幾十名各省的團練大臣,以抗擊革命運動。在農民方面,都紛紛揭竿而起,組織武裝起義了。從安徽一直延伸到河南,山東等省,幾乎每一個州縣都圍城,抗糧,殺差事件發生,而其中最大的抗清起義便是淮北的捻軍。

太平軍佔領安慶以後,破監釋囚,有部分被釋放的淮北籍犯人,把這一翻天覆地的消息,帶到了淮河兩岸。捻黨首領張樂行,這時組織起義,這是捻黨向捻軍轉變的開始,北伐太平軍到達皖北,佔領蒙城和亳州以後,這支農民起義發生了質的變化,捻黨轉化為捻軍的過程宣告結束,起義正式開始,這是太平軍和捻軍第一次的接觸,是兩支軍隊發生了聯繫的開始。


在太平天國全盛時期,不僅北伐部隊沒有重視捻軍的力量,南京的太平天國最高當局,也沒有把捻軍起義放在視線範圍以內,因此,兩軍沒有其他任何聯繫,只是太平軍路過而已。捻軍成員有人參加北伐,隨之北上,但他們人數不多,作用不大,沒有產生什麼影響。太平軍北伐援軍路過淮北時,捻軍起義已較上年力量壯大,人數增多,整“捻”整“捻”地參軍,使原來出發時的援軍突然增加到幾萬。當援軍到達黃河豐北渡口時,大量捻黨、白蓮教徒、失業船伕、河工民夫等加入軍隊,《山東軍興紀略》說,這時太平軍是“紅巾帕頭,旗幟五色”,《夏邑縣誌》說:“偵探謂土匪貌如賊者”。


後來,援軍在山東臨清的失敗,與這些缺乏嚴格訓練的“捻眾”有關,把這支軍隊說成是太平天國和捻軍的聯合部隊,是完全合乎事實的。但這種合作是雜亂無章的,“捻眾”的潰散招致了北伐援軍的失敗,太平軍天國將領的無能,不能把這些“捻眾”加以嚴格管理和提高,也是失敗原因之一。天京事變使洪秀全和李秀成轉變政策,聯合捻軍,增強實力。另外,稚河集兩次失守,迫使張樂行南下。雙方看到只有聯合對雙方有利。兩軍會師於霍丘城外,這是其合作的開始。

(三),合作戰時期(1857—1861)捻軍內部有反聯合的劉餓狼派,太平軍內部發生李昭壽和苗沛霖叛變。雖然聯合作戰的協議達成,但雙方都有各自的打算。

感謝您的閱讀,希望可以給您帶來好心情,小編會給大家帶來許多歷史你不知道的內容,歡迎您的關注和點贊,您的支持,將會是小編前進的最大最大最大的動力。


歷目史鑑君


捻軍和太平天國確實有那麼一點關係,但是由於雙方行事風格不同,再加上太平軍眼界太高,捻軍也不想屈居人下,所以雙方的聯繫並不緊密,但是有意思的一點是,捻軍反清,所以反倒承認太平天國,並且接收太平天國的封賞。

捻軍的壯大太平天國其實是幫了大忙的。在金田起義之前,長江以北,兩淮流域就已經有眾多捻黨流竄。捻是淮南方言,你可以理解成一股,一群。捻黨多則上千,少則數十,並沒有明確的目標,更像是一群一群佔山為王的土匪。所幹的任何事無非就是圖一口吃的。

金田起義後,太平天國迅速發展壯大,很快就佔據南京形成割據。長江以北,兩淮地區的捻黨和饑民紛紛響應太平天國。

1855年,各路捻黨在毫州會盟,推舉張樂行為盟主,捻軍這股力量正式形成。

捻軍不像太平天國一般佔據要地形成割據,再和清軍分庭抗禮。捻軍更像明末的闖軍。打一槍換一個地方。雖然難纏,但是始終無法形成大規模的勢力。

捻軍反抗清朝,因此承認太平天國的統治地位,盟主張樂行也願意依靠太平天國來謀求更大的發展。因此在1857年,捻軍南下和太平天國會師。但是捻軍不接受太平天國改編,聽封不聽調。我承認你是主,我是臣,但是我的事情還是我說了算。不過張樂行也算夠意思,積極配合太平軍作戰,取得一系列勝利。不過後期太平軍內部發生動亂,太平天國攤上個奇葩洪秀全,不問軍政,只顧自己享樂,太平軍諸將為爭權奪利內耗嚴重,太平軍很快由盛轉衰。所佔據的重要城市,武漢,安慶等地紛紛被清軍收復。

沒有了太平軍為依託,捻軍日子過得並不順。一部捻軍深入西北和徵西的太平軍匯合,張樂行部則堅持留在兩淮,最終被僧格林沁擊敗殺死。

張樂行的死對捻軍無疑是一個重大打擊,但是捻軍非常頑強。依舊活躍於河南,陝西邊界。

後來太平天國失敗,捻軍收攏太平天國殘餘勢力,推舉賴文光為首繼位在河南,山東,蘇北活躍。捻軍很難纏,他不像太平天國肯和你擺開陣式,正面對拼,往往是打一槍就跑,機動靈活的戰術讓清軍很是無奈,十幾萬捻軍分散各處打游擊。清庭也只能派出同樣是騎兵作戰,靈活機動的僧格林沁部和捻軍作戰。

當時太平天國已經被滅,清軍心頭大患已經消失,捻軍雖然煩人,但是在清庭看來不過是小問題,也沒有太多關注捻軍。直到捻軍於1865年在曹州設伏,全殲僧格林沁部,僧格林沁倉惶敗走。


再後來捻軍又和清庭纏鬥了數年,終於被分割包圍,逐一消滅。

相比較太平天國和捻軍,守仁君更喜歡捻軍。

太平天國洪秀全只顧自己一己私利,明明有如此好的開局卻不知道利用,生生把一副好牌打爛。隨便換一個有點志向的人當天王,最起碼也是劃江而治的局面。

而捻軍非常有韌性,雖起於毫末,數次被清軍擊敗,但是其仍然堅持鬥爭,和清軍死纏爛打,直到最後時刻。


守仁看劇


沒有關聯,唯一的共同點都是欺上瞞下。


廣州南—平南南


各自為王,如果是統一,將是大清最大的危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