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王死後為什麼要周公而不是姜太公輔政?

忘憂清樂閣主


這個問題不妨用《封神》原著來答一答。封神雖然是後人加工的神話故事,但如果與正史(比如《史記》)相參照,多少還是能得到一些有意思的答案。

簡單說來,有以下幾個原因。

1、親疏有別

周公是誰?武王的親弟弟!姜太公是誰?姜子牙,外姓人,儘管是伐紂之戰中功勞最大的功臣,但的確是外姓人。

《封神》第100回,列侯分封國號名諱:

文王第四子姬公旦,佐文、武、成三王,有大勳勞於天下,成王時為大宰。武王封其長子伯禽於曲阜,號為“魯”。

太公呂望起自渭水,為文、武兩朝帝師,號為師尚父,輔佐武王平定天下,有大功,封國營丘,為齊侯。

2、年紀有差

按封神原著,姜子牙九十八歲封完神後功成身退。武王向來都稱姜子牙為“相父”,這一年42歲(或51歲),可見姬發都沒姜尚大,更別說周公了。可見,在兩人年紀對比上,周公春秋鼎盛,而姜尚已經是個快要入土的老人,除非腦袋被門夾了,否則武王就不會用姜尚輔政。

3、折騰不起

武王伐紂功成於公元前1046年,克殷三年之後,前1043年,姬發就駕崩了。此時姜子牙已就封國。我在一篇文章中想像過,姜尚的這條路充滿了艱辛:本身他年紀已大,加之林深難行,視野所及,盡是狼蟲虎豹與原始森林。西岐(今寶雞岐山縣)到營丘(今山東臨淄)有多遠,地圖可以查到。因此姜尚的赴國之路,最快得半年左右,最慢得一至兩年。而且就算姜子牙半年就到了營丘,他還要馬上面臨三個問題:一是萊人爭國;二是修繕城池;三是送子就國。這一番折騰下來後,差不多也得兩三年光陰。

現在聽說天子駕崩,姜尚又得花小半年工夫趕回西岐去,最大的可能就是,他還沒奔著喪,就先把自己奔沒了。

4、武王駕崩甚速

大人物都沒想過“上天之子”的自己也會死。惟其如此,才不會過早安排身後之事;而等到他想安排的時候,已經什麼都來不及了。武王一直覺得自己還能活幾十年,孰料他竟然會走到“相父”的前面?

在武王彌留之際,恐怕他的心裡嫉妒姜尚活得更長佔了上風。

5、周公吐哺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周公輔政,教化四民,政通人和。即使恐懼流言,仍能平二監之亂。賈誼評價他說:孔子之前,黃帝之後,於中國有大關係者,周公一人而已。

周公用鐵一般的執政才能證明了自己的能力。

知子莫若父,知弟莫若兄。兄弟兩人畢竟在一起相處了40餘年光陰,周公已經用無數次機會充分證明了自己。

姬發又怎麼可能有這麼好一弟弟而棄之不用!


王事情


首先,姜子牙輔助周武王伐紂成功後,周武王分封諸侯,姜子牙的封地是齊國,周公的封地是魯國。

周武王滅商朝建立周朝時,姜子牙的年齡已經很大,周武王認為他年老,不想讓她過於操勞,所以就讓姜子牙去封地安享晚年。

其次,姜子牙很用用兵,當時姜子牙的封地齊國,齊國位置很重要,當時那裡還有商朝的屬國,讓姜子牙鎮守那裡,可以安定周朝的東方。

最後,周公旦是周武王的弟弟,他在周武王伐紂的過程中,也是立下很大功勞,他和姜子牙一個太公、一個周公,都是周武王最得力的助手。

周公旦不僅能力強,而且他是周武王的弟弟,在年齡上也要比姜子牙小,同時周武王在滅商數年後就離開了人世,而當時周公旦不僅是他的弟弟,而且一直在周朝都城輔助周武王。

所以,周武王駕崩後,主要是周公輔政。

而姜子牙被稱為太公,在周武王執政時,又稱他為“師尚父”,可見當時姜子牙的地位之尊貴。同時文王所命太公為太師,是西周王朝三公中最高之官,有參政主軍的權利。

姜子牙雖然不是周武王去世後主要的輔政大臣,但姜子牙封齊建國後,多數時間是在周都做太師輔佐周成王和周康王,同時他的兒子齊丁公也沒有在齊國而是留在周都統領王宮內軍隊。

周成王時期發生管叔、蔡叔、霍叔的三監之亂,這時的姜子牙輔助周公旦,有時坐鎮周都、運籌帷幄,有時帶兵征討,姜子牙又為周朝立下大功。

後來周成王去世,周成王又把太子託孤於姜子牙父子,姜子牙之後和大臣們一起尊太子姬釗繼位,是為周康王。在周康王六年時,姜子牙在周都去世,他的兒子齊丁公繼續輔助周康王。


其實周成王是姜子牙的外孫,而周康王就是姜子牙的重外孫,所以姜子牙和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不僅有君臣關係,而且還是有親戚關係的。


中孚鑑


姜尚雖為軍事統帥,但政治地位遠沒有周公高,且非姬姓,

周武王滅商的第二天,就確立其四弟周公旦為西周的“二號人物”,“周公旦把大鉞,畢公把小鉞,以夾武王。”“鉞”是商周重要的禮器,象徵權力。

而且,周武王曾有傳位周公旦的意圖,跟據《逸周書·度邑》記載,武王曾稱讚周公為“大有知”,認為只有周公“可瘳於茲”,能夠穩定周初的政局,因而主張“乃今我兄弟相為後”,而周公“恐,泣涕其手”,表示不能接受。

由此可知,攝政者必然是周公,不可能是姜尚。

周公攝政後,其弟管叔和蔡叔不服,認為周公要篡位,畢竟商周時期,嫡長子繼承製已經深入人心,“兄終弟及”的繼承方式早已不為人所認同。由此爆發“三監之亂”。

最後,關於周公還政成王究竟是被迫還是自願,則不得人知。


五味社


武王伐紂,周公輔政是中國歷史上被千古傳誦的美談。相傳殷商末年,商紂王帝辛暴虐殘忍,殘害忠良,戕害百姓,引來天怒人怨。西陲小國周國,經歷十幾代人用心經營,文王武王父子相繼東征,積累了深厚的實力一舉滅商。滅商第二年,周武王積勞成疾,溘然長逝,遺命弟弟周公旦輔佐兒子誦,史稱周公輔成王。


周武王滅商離不開重臣姜太公呂望的出謀劃策,精心籌劃,而牧野之戰,一日滅商,更是離不開呂望的身先士卒,臨陣衝殺,那麼武王去世前為什麼要任命弟弟周公而不是姜太公輔政呢?

姜太公釣魚圖


姜太公呂望和周公旦兩個人的身份有很大的不同,周公旦姓姬,名旦,是周武王的親弟弟,因為封邑在周邑因而被尊稱為“周公”,姜太公姓姜,呂氏,名望,被周武王稱為“師尚父”。


歷史學家認為,周族的核心姬姓一族原本起源於黃土高原,因為氣候變化才遷徙到渭河流域,和當地的土著居民姜姓融合,武王發和周公旦都娶了姜太公的女兒,這就是兩族融合的表現。由此來看,姜太公屬於外戚,是既要拉攏信任也要提防的人物,相比起親弟弟周公來講要疏遠一些。


周武王為了籌劃滅商這個幾乎不可能的偉大事業耗盡了一生的精力,在滅商之前周武王一直生活在恐懼和焦慮之中,出現了多次的失眠和惡夢,這個時候一直都是弟弟周公旦陪在他身邊,對他進行開導。在武王滅商後,武王又一次失眠惡夢,周公前往慰問,武王便交給他一個重大的任務,那就是在新都城修建明堂祭祀祖先,這實際上就是有傳位給周公的意思。

周公像


周族歷來實行嫡長子繼承製,但是常有例外,如文王的父親季歷為第三子,故而武王傳位周公雖然不合宗法制度,卻也是政局不穩之下的英明舉措,但周公為了維護宗法制度斷然拒絕了,而是選擇輔佐武王的幼子成王,自己攝政,“踐天子之位以治天下”。所以,武王的本意是傳位給周公,周公輔政其實是周公自己的選擇。

周成王


事實證明武王選擇周公是正確而英明的。週一日滅商,是因為精銳部隊在牧野之戰中迅速擊垮了商朝大軍,商紂王自焚身亡,而商朝殘餘勢力仍然強大,尤其是東夷部族,完全不認同周朝的統治。周公攝政後,武王另外兩個弟弟管叔和蔡叔心懷不滿,煽動商朝殘餘勢力和東夷部族造反,周公大舉東征三年才徹底平息了局面,周滅商的大業才算是徹底完成,周公功不可沒。


參考文獻

《尚書》

《逸周書》

楊寬:《西周史》


歷史研習社


周武王為什麼選擇周公,而不是姜太公輔佐成王了?

在選擇王位繼承人的問題上,從最高統治者的角度來講,主要關心兩方面的問題。

一是可靠性。

歷代帝王選擇輔佐幼帝的大臣首先考慮的是其忠誠度,可靠性。選擇自家兄弟自然要比外人更為可靠,即便做最壞的打算,就算周公有不臣之心,取代成王,江山也還在自家人手裡。姜太公雖然也對周王室忠心耿耿,但畢竟是外姓之人。可靠性自然大打折扣。如果各地分封的王公大臣以清君側為藉口起兵作亂

局面難以收拾,後代的國家治理很多就是因為沒有處理好這個問題才導致國家大亂。並且輔佐幼帝,不僅要管國事,也還要處理家事,

周公顯然是更好的人選。另外作為兩個肱骨大臣,一外一內也起到互相牽制的作用。

二是才能威望。

周姜二公都是文武全才,但是姜太公的的特點更多的是在軍事上,姜子牙一直以來是周文王和周武王的軍師,擅長具體的軍事謀略,戰役指揮。從我們現代的軍事理論上來講的話,既是帥才,也是將才。姜子牙被歷代皇帝和典籍尊為兵家鼻祖、武聖,他所編著的軍事著作《六韜》為後世的中國著名的軍事家孫武、鬼谷子、諸葛亮所學習和借鑑。在國家治理上,姜太公在其封地上也把齊國治理的井井有條,但是這種治理只是地區性的治理。在全局及整個周國宏觀治理上,則需要更強的思想,理論,及一套完善的治理體系。

武王姬發和周公姬旦是周文王十來個嫡出兒子中最聰明能幹,德才兼備的兩個兒子。在周文王時代作為他的左膀右臂輔佐他治理

封地,並發展壯大,最終到可以與殷商一絕雌雄。在一起長大的兄弟自然是非常瞭解自己弟弟的人品和才華。在周武王時期,周公

勸武王要修明道德,不要安逸無為,敬尊天命,遠近諸侯都不要冒犯,已經和好的諸侯不要再失去。可以說是合縱連橫的高手。武王伐紂,八百諸侯雲集,可見周王朝在天下人中的威望之高。俗話說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難。在周王朝立足未穩的情況下,在他的帶領下,周朝二次克殷,統一東方,建立以成周為中心的軍事政治中心,在周公的輔佐下,周王朝從開始建國的立足未穩,危機四伏。到周公還政時,江山穩固,從上到下井井有條。周公繼承損益前代制度所確立的嫡長子繼承製,宗法制度,井田制,禮樂制度,分封制,使得國家井然有序,政治上有君臣上下之分,有等極之別,在宗法上有大宗、小宗之別;在經濟上上分公田、私田,使民不失耕。他被尊為儒學奠基人,為周王朝800年的基業,以及後世

長達幾千年的封建制度奠定了基礎。是傑出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為“元聖”和儒學先驅。

所以周公在治理國家方面的能力以及威望要高於姜太公。可見選擇以周公為主,姜子牙等其它大臣為輔來輔佐成王是一個成功的選擇,體現了周武王的政治遠見和戰略眼光。




漫談春秋


周武王滅商後,新政權百廢待舉,按照“封建親戚,以藩屏周”。因此,武王伐紂後,最要緊的事莫過於外平內治,對外要保護好政權,擴大領土;對內要治理好國家。由於姜子牙在興周滅商中戰功卓著,是征戰的統帥,把他首封於齊地營丘(即今淄博市臨淄區)建立齊國,主要是要穩定東方。由於周起自於西,當時對周不服的東夷是周最大的隱患。所以,姜太公一就國,就面臨著很大的戰事壓力,特別是萊國等地方土著部落。通過齊國一系列戰爭,南征北戰,才使齊國成為東方大國,與魯國共同拱衛東方,後來周朝出了三藩之亂,又是姜太公親自帶兵聯合周公兩面夾擊,才平息叛亂。所以說,姜太公和周公,實際上是一文一武,一將一相,將主外,相主內,讓姜太公這個大將去就藩國,實際上就是去征討邊境。


南歌子1314


這個東西,首先年紀是一個問題。姜太公輔佐周文王的時候,那個時候都已經算是高壽了,再加上這麼長時間的替周滅了商,這其中耗費的時間以及心血都是不可估量的,姜太公等到周武王繼位以後,這個時候他年紀太大了,這當然年紀一大,很多東西就已經處理不了了,尤其是政事,你比如說周恩來周總理,很多情況之下,他的病,事實上我們大家都清楚,都是因為勞累所致,就是因為處理全國大大小小各種的事宜,這個東西最好還是交給年輕人,由老年人來處理這個東西,那真的是要了老命。

姜太公這個人更多的體現是在他的軍事能力上的體現,在了之後面臨周王朝內部的叛亂的時候,姜太公也是穩坐釣魚臺,在周的都城負責遙控指揮各項事宜,從這一點上來講,周武王是明白姜太公的地位和能力的,所以特意給了她一個適合他的工作。

另外,姜太公這個人當時忙著處理他的封地的事情,我們都知道姜太公是春秋戰國時期齊國的創始人,正是由於他的封地在這塊兒地區創建了齊國,所以我們去看齊桓公等等一系列齊國國君的名字的時候,都是姓姜,直到後來,田氏代齊,所以在周武王大封諸侯的時候,姜太公事實上還在自己封地內不保證自己的封地安全和權力。

加上週武王死的太過於突然,誰能想到,年紀輕輕的周武王一點兒不像他老子周文王一樣活那麼久,直接就死了。姜太公當時也在自己封地內部,剛剛得到這個消息,以古代的那一種通信條件和交通條件,從齊國到周最起碼幾個月的時間,這個時候,天下剛剛平定一片大亂,那此時此刻,如果說權利中心發生混亂,那麼對於周王朝來講,這就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所以趕緊任命代理人,還有繼承人是周武王姬發必須要做的事情,不能再等到姜太公從千里迢迢的齊國,花了幾個月時間趕過來最後黃花菜都涼了。

當然,周公這個人還是有能力的,我們去看商朝的統治,它是維繫在一種神權,還有血族這樣一種權力的結合上,什麼意思?商王朝的君王依靠的並不是血親之間的關係紐帶,還有就是跟上天溝通的權力,也牢牢掌握在商王的手裡,舉個例子,(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有名的王后婦好,也就是商王武丁的皇后,殺了神廟裡面的祭司,將上天的權利交給了商王武丁,成為了一段佳話,商王武丁開始所有的王都掌握著跟上天溝通的權利。這個時候王才是真正的天子。

但是我們很驚訝的發現到了周以後跟上天之間的溝通變得不再重要了,取而代之的是周黎,周禮成為了人們另外一種信仰體系。人們對於這件東西的信仰達到什麼程度大思想家孔子都對他深信不疑!這已經不是能夠用禮儀來概括了,這是一種神話,這是一種信仰。

是誰打造了這麼有才的周禮呢?就是周公!也可以從這一點上來講,周公的能力毋庸置疑,並且周公吐哺,天下歸心這句話誰都聽過。

最後一條選人的時候總不可能把權力交給其他的外人吧?那當然,姜太公也就被排除到了最高權力以外的位置。


漩渦鳴人yy


四點原因:

1. 姜子牙的能力被後人誇大了,被神化了。

2.姜子牙在武王託孤之時,年紀已經非常大了,而且已經被封為諸侯。諸侯必須去封地就職。託孤之時,姜子牙不在朝中。

3. 周公是武王的親弟弟,而姜子牙只是一個外臣。在古代這種家族門閥制度裡,肯定是同一族人更信得過。

4. 姜子牙在伐商時已經立有大功,如若再行託孤重任,很可能功高震主,形成尾大不掉之勢。


十一在上海


姜子牙到底有沒有都不一定吧!那個年月那麼長命的人基本也就是象徵意義了吧…


冬85482856


可能姜太公已經死了,怎樣請他出山時就八十多了武王死時那還有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