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王滅商之後驟然離世,新生周王朝是如何站穩腳跟的?

韓本熙


周朝開始之初,武王姬發早逝。周朝能夠穩定發展的很大原因是多虧了姬發的弟弟周公旦的輔佐。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四子,周武王之弟,是西周初年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封地在周,故稱周公,後人稱之為周公旦。

周公旦是一個怎樣的人呢?他是武王姬發眾多兄弟中最出眾的,聰明睿智,賢能過人,我們也知道周文王姬昌一共有一百個兒子,姬發兄弟很多,這足以凸顯周公旦是多麼優秀的一個人了。武王姬發在滅殷商之後的第二年就因操勞過度,心力交瘁而亡,臨終前將幼子姬誦託付與他,姬誦就是後來的周成王。當時姬誦還很小,周公旦自己做宰相,負責軍政大事,代行天子之職,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說周公也是第一位攝政王了。為了保證周朝的長治久安,周公制定了王位的嫡長子繼承製,餘子分封制度,形成了天子、諸侯、卿、大夫、士的等級關係,周公又對祭祀、占卜、會盟、婚嫁、喪葬等儀式做了詳細規定,形成了尊碑有別的“周禮”,穩固了統治秩序。

國家軍政大權都掌握在周公手中,有史料記載周公已然稱王了。周公這樣賢德的人是否真的稱王了呢?周公提出的嫡長子繼承製造成了武王三弟管叔姬鮮和五弟蔡叔姬度的不滿,因為按照之前的“兄終弟及”的方式,姬發去世後,管叔姬鮮就可以繼承天下,這毫不疑問的損害了其權益,管叔十分氣憤不快。武王滅紂之後,管叔被分封到了管國,而蔡叔被封到蔡國去監視紂王之子武夷,這二人心中十分不快,到處散播流言,說周公旦要謀朝篡位。

確實,根據史料記載,周公在攝政期間對外稱王。這是因為武王死後,周成王幼小,難以服天下,若沒有德高望重的君王,各被征服的部族都有反叛的可能,周王朝面臨種種危機。在這種情況下,周公只能對外稱王,他對太公、召公解釋說:“我之弗闢,無以間君王”,於是,周公旦服天子之冕,發號施令,常成王命。慢慢的,周王朝穩定了下來,但周公的苦心被管叔、蔡叔利用,散播流言,周成王不免對叔父也產生懷疑。此時,周公見周王朝也已穩定,便將大權還給了周成王,回到了封地周。

周成王後來在翻看存放卜辭的金滕箱時,發現在自己年幼生病時,周公旦為了自己能夠痊癒而寧願自己折壽的禱告詞,心中十分感動,便明白周公是被冤枉的,又將周公從封地接了回來。

周公是一個特別賢德的人,在儒家文化中是一個很重要的人物。因為儒家文化的鼻祖孔子就很待見周公,孔子對周公是十分崇敬,甚至是膜拜的。《論語》中記載,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意思是:孔子說:唉,我真的老了,因為我很久沒夢見周公了。周朝的周公制定了禮樂,而孔子的一生都在為周禮復興而奔波,孔子痛心周禮的崩壞,孔子和周公雖是不同時代的人,但可以說是神交很久了。



趣味歷史那些事兒


周武王去世後,出現了一位聖人周公旦,他挽狂瀾於既倒 ,扶大廈之將傾,不僅保住了周王朝的生命,還進一步擴大了周王室的實力。周武革命僅僅是擊滅了商王朝的統治核心區域,商王朝的外圍勢力依然十分強大,他們正在等待時機反擊周王朝,再復辟商王朝。周公旦東征的意義不低於周武王的牧野之戰,可以說沒有周公旦就沒有西周王朝!據說一支商人戰敗後,就遠渡重洋,成了印第安人的祖先!


周武王為何會英年早逝呢?他滅商後僅僅三年就駕崩了,死時才45歲,正是年富力強之時,大有作為之機。筆者認為周武王早死跟他的精神壓力太大有密切關係,他長期生活在恐懼之中,經常做惡夢;在這種情況下,一旦心願完成,心力就散了,生命也就燃燒完了。周武王的死因跟秦孝公嬴渠梁的死因一樣,都是長期處在高度緊張之中,燃燒生命以治國奮強,一旦國強願了,他們一鬆懈,也就死了。

周武王的恐懼是什麼?他恐懼的是小小的周部落無法擊敗強大的商王朝,一旦起事失敗,周部族就陷入了萬劫不復之境。對於商王朝的強大,周武王是有親身體會的:周部族就是商王朝的一個附屬,任務是抓捕羌人供商王朝用於人祭;商朝大軍曾來到周部落,兵不血刃的就帶走了周武王的父親周文王,周人根本不敢反抗商軍。牧野之戰時,周王室聯軍不足五萬,而商軍的數量不計其數,史載“商軍如林,無邊無際”!

周武王為什麼會做惡夢呢,惡夢的內容是什麼呢?周文王被商紂王抓走後,周武王三兄弟(長兄伯邑考、本人武王、四弟周公旦)去朝歌救父,他們希望用更多的羌人換回父親一命。結果商人更看重部落首領的長子,於是周武王親眼看到大哥伯邑考被做成人祭,然後分給諸侯們食用了,父親也吃了大哥的肉!周武王的惡夢就是起兵失敗後,他自己被紂王做成了人祭,弟弟周公旦則每天給他解夢,說天佑有德之人,我們不會失敗的。

擊滅商紂王后,周武王將商紂王的屍體,以及反抗周室的商朝貴族通通做成人祭,向上天獻祭以求神靈護佑周室。做完這些後,周武王依然經常做惡夢,在死前他要求弟弟周公旦將商朝王城朝歌夷為平地,燒為廢墟,以結束曾經可怕的經歷。周公旦墮朝歌之舉引發了三監之亂,商王朝東部勢力紛紛響應,意圖擊滅周朝恢復商朝。

三監之亂及東部反叛,使得周王朝面臨著生死存亡之局,周公旦聯合太公尚、召公奭進行了東征。這次東征歷時三年,滅國五十三個,殺武庚、誅管叔、放逐蔡叔,貶霍叔為庶人;嬴族首領飛廉被追殺到海邊自盡,嬴族人被西遷隴西牧馬戍邊。這次東征,不僅擊敗了東夷,還南下打敗了徐夷、淮夷,使得周王室的勢力東至大海,南至荊楚,周國從一個西部小國變成了泱泱大國!


大秦鐵鷹劍士


周武王得天下後,自夜不寐,為了鞏固政權,主要採取了四項措施:

1.繼續保持強大的武力。

成周八師

駐在雒邑的成周八師,東可以控制東方各諸侯國家,西可以保衛宗周,南可威服淮夷,北可扼幽燕。雒邑成為周王朝的東都、東方的重鎮,對鞏固周王朝的統治起了重要作用。

殷八師

駐在殷商舊都朝歌,主要是對付殷人和東夷。《小臣 言速 簋》銘載:“揸 ! 東夷大反,伯懋父以殷八師徵東夷。”可見東夷作亂是殷八師鎮壓的。

西六師

駐守鎬京一帶,保衛宗周。

2.大肆分封王族和功臣為諸侯,建立封國。

周初共分封了71個諸侯國,其中兄弟之國15個,同姓之國40餘個。封國的目的是為了讓這些諸侯國作為周王室的屏藩,同時加強對各地的統治。

周的開國功臣,如召公封於燕(河南偃師),太公望(姜子牙)封於齊(現今山東省)。

又將前王的後代,如神農氏的後人封於焦,黃帝的後人封於祝(江蘇贛榆),堯的後人封於薊(天津薊縣),舜的後人封於陳(河南淮陽),夏朝的後人封於杞(河南杞縣)。

3.建立東都洛陽,擴展周人生存空間。

為了鞏固周朝的統治,武王準備在河南伊水、洛水一帶建立新的都邑,但不久去世。其子周成王繼位,周公召公輔佐,建成了東都成周(今河南洛陽),極大地擴展了周人的生存空間,擠壓了商人的生存空間。

洛陽分為二部分。

瀍水東岸稱為成周,周王朝把殷“頑民”遷到這裡,嚴密監視。

瀍水西岸修建王城,是朝會諸侯的東都。

4.設立三監,監視殷商遺民和繼續征伐殷商的殘餘勢力。

武王滅商後,對殷商遺民實行懷柔政策,封紂王之子武庚於殷,但又分封自己三個弟弟,管叔鮮、蔡叔度和霍叔處於管國(河南鄭州),蔡國(河南上蔡),霍國(山西霍州),是為三監,包圍監視武庚及其商朝餘部。

除此之外,周武王繼續征討商朝各地諸侯殘餘力量,驅逐商朝大將飛廉於海濱,肅清殷商頑民。

據記載,周武王共滅99國,征服652國,擊斃18萬人,生俘33萬人,獲取了大量的珠寶財物。

除此之外,周公遷商貴族到成周,封弟康叔為衛侯,在殷商故地建立衛國,嚴酷統治殷商遺民。

周公告誡康叔:商人群聚飲酒,除了百工,不論是誰,全數拘獲送周京,我殺戮他們。

康叔封地最大,權勢最重,帶八師(即成周八師)兵力鎮壓商人,在當時是主要的侯國。

周王朝依靠強大的武力,編制了一個嚴密的羅網,牢牢的監視殷商遺民,鞏固了自己的統治。


燕趙節度使


毛筍應邀答題:

周武王姬發,周文王姬昌次子。文王臨終時,囑他早圖滅商。他繼位第二年,在盟(孟)津(今河南孟縣南)大會諸候,撿閱軍隊,舉行伐商演習。此時無道昏君商王紂仍沉緬於酒色之中,不加警戒,頑固拒諫,不納忠言,並濫殺直諫之臣,傷殘百姓,打擊宗室重臣,種種此舉,引起眾叛親離。武王看到滅商時機成熟,於四年一月甲子日,親率戰車三百乘虎賁三千人,甲士四萬五千人,並聯合各方國部落,在姜尚(子牙)的輔佐下,進攻商都朝歌(今河南淇縣)經牧野(淇縣西南)與紂王部隊會戰,並與陣前反戈的商奴隸兵配合,大敗商紂,紂王帝辛見大勢已去,赴登鹿臺自焚。姬發推翻了紂王的暴虐統治,建立了西周王朝,定都於鎬京(今陝西西安西南),號稱"宗周"。武王即位十一年滅商(前1066年)兩年後崩,廟號武王。

姜子牙,武王伐商時,任統兵的師氏(簡稱為師)被尊為師尚父,在與商紂會戰中,受命向商王紂挑戰,大敗商紂,殲敵立功,成王時封於齊,建都營丘(今山東淄博),地位在各封國之上。相傳他曾作兵書《六韜)系後人假託。

周武王崩後,由其幼子姬誦即位,即周成王,此時西周剛建,立足末穩,由周公旦攝理政事,安定大局。[姬旦]即周公旦,西周初政治家,文王第四子,周成王四叔。因采邑在周,故稱周公。以成王年幼,由他懾理政事,管叔、蔡叔等起而反對,散佈流言蜚語,紂子武康乘機勾結管、蔡和東夷部屬聯合叛周。周公親率大軍再次東徵,剿滅叛亂。

他將土地統一規劃,推行井地制,鞏固和加強了奴隸制國家的經濟基礎,並建立各項典章制度。一生注重禮賢下士,善待來者。西周大治。周公為了穩固西周統治,功不可沒。

周成王親政後,繼續大封諸候,加強宗法統治權力。又委託周公制禮作樂,規劃各項典章制度,奠定了西周王朝的根基。


毛筍56561098


周武王滅殷商三年後(約前1043年),積勞成疾,駕崩,時年四十五歲。雖然,周武王溘然長逝,但新生的西周王朝非但沒有亂,而且和之後的東周政權相加綿延了791年,創造了中國歷史上封建王朝的生存記錄。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首先是做對了事。周武王滅商後,論功行賞,大封諸侯。戰事停息之後,周武王從牧野回到周國都城豐地,把所獲戰俘人數和殺敵後割下的敵人左耳朵薦獻於宗廟之中,向祖先彙報討紂滅商大功告成,以告慰列祖列宗的在天之靈。然後他就開始大封諸侯。《荀子·儒效》篇記載:“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也就是說,周武王實行的是宗法制的分封制,在七十一個諸侯國,武王同胞兄弟中被封侯置國的就有十五個,而和周同宗的姬姓諸侯則有三十八個,這些封國被周王分為公、侯、伯、子、男五種爵位,四個等級,他們依據等級的高低可以得到大小不等的地盤。除了這些封建的諸侯外,又有附庸國及因地緣、血緣關係形成的諸多部族,它們共同組成了一個統一的周王朝。他為什麼這麼做呢?周武王是鑑於夏商兩朝統治秩序混亂以至於最終敗亡的歷史教訓,總結出了一條更能鞏固王朝統治的寶貴經驗,那就是“集權”,即把更多的權力集中到宗主國的手裡,尤其是政治和軍事這兩項事關王朝生死存亡的大權更是緊握不放。他任命帝后、宗親、功臣等為一方諸侯,並派遣王朝大臣在諸侯國任職,以便對各諸侯國君進行監督和約束;同時嚴格限制各諸侯國的軍隊數量,避免尾大不掉乃至謀反叛逆事情的發生。這就是所謂的“封建諸侯”。

二是選對了制度。周朝的禮樂制度非常完美,什麼樣的人該幹什麼樣的事,什麼樣的事該怎麼樣幹,都是有規可循的,如果有人壞了規矩胡來,那是要招來天下人恥笑的,甚至共同討伐的。就是在現今社會,周朝傳承下來的一些道義規範還影響著人們的行為,不能不說道德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

三是選對了人。周武王遺命弟弟周公旦輔佐兒子誦,史稱周公輔成王,這是相當成功的。武王死後,他的兒子姬誦繼承王位,這就是周成王。那時候,周成王才十三歲,剛建立的周王朝還不大穩固。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輔助成王掌管國家大事,實際上是代理天子的職權。周公盡心盡意輔助成王,管理國事,《史記》卷三十三《魯周公世家》記載:周公禮賢下士,求才心切,進食時多次吐出食物停下來不吃,急於迎客。後來就有了成語:周公吐哺,指在位者禮賢下士,成為歷史上一段佳話。


東白啟明


這就跟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傳奇人物,周公旦有關係了。曹操一句“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很好的總結了周公的歷史地位,以及當時對周公的推崇。周公因為少主年幼,總領全局穩固了周朝的統治,打敗了當時的反叛者。位高權重,受到了當時很多人的非議,說他有二心,想要篡位。但是周公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自己,也給後世留下了一個非常正面的形象。漢武帝臨終前,也是幼主年幼,無法當政,特意找來霍光為輔佐少主,並對霍光說,你就是我漢朝的周公,但是霍光後期了真辱沒了周公的大名。可見周公的行為可不是誰都能做到的。


教授教你打怪獸


周武王死於公元前1009年12月,成王尚在襁褓,所以史有,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周公旦的功勞不小,召公雖微詞,對周公有疑,但在周公的批評教育下,還是改正了缺點,理解了周公!下面最奇的姜太公,史記似乎對他在武王去世之後,無蹤無影,其實太公對武王之後,肯定是所作為的,只是初戰不利,才有周公旦親自東征三年!


嚴維權


姬發死時多大年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