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七侠本来是三流水平,因全真七子而越来越强,成为一流

《倚天屠龙记》中有个有趣现象,武当七侠的武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般来说,这种情况在金庸小说中是比较少见的,非主角类的人物,如果没有获得秘籍、传功,其武功层级基本从头到尾保持不变。就好比说《射雕英雄传》中的全真七子。《射雕》中他们的武功远远逊于黄药师等绝顶高手。到了《神雕侠侣》中,不但丝毫没有长进,还被杨过、小龙女、潇湘子、尹克西、公孙止等人超越,成为二三流的角色。

武当七侠本来是三流水平,因全真七子而越来越强,成为一流

说回武当七侠。书中开头的时候,张翠山的武功是颇为高强的,这一点在和都大锦、少林圆字辈弟子、天鹰教坛主舵主们的对比中极为鲜明。金庸也说,张翠山的武功是武当派中最强的好手,言下之意除了张三丰外,张翠山已是最厉害的一波了,和其师兄宋远桥、俞莲舟很有可能在伯仲之间。

不过,随着谢逊的出现,张翠山的武功就再也不值一提。谢逊声势极为惊人,可以说是横扫王盘山岛,可以以一己之力将包括张翠山、殷素素等人在内的全部都杀光而毫不费力。

从谢逊后来回忆自己作案的事情中也足以证明,当时的武当七侠相比他而言还是相距甚远的。因为他曾经想要击杀武当派的宋远桥。张翠山在一旁听得惊心动魄,暗想以大师兄的武功如果谢逊当时真的出手了肯定已遭毒手。很显然,谢逊的武功也高出宋远桥很多。

武当七侠本来是三流水平,因全真七子而越来越强,成为一流

但后来随着剧情的慢慢揭开,明教人物、少林高僧们慢慢出场后,我们发现其实金毛狮王谢逊的武功也并不很高。到了书中末尾屠狮大会的时候,金庸已经像我们说明武当派俞莲舟的武功和少林空性、明教范遥是在伯仲之间的。而范遥身为光明右使,其武功比之四大法王之一的金毛狮王谢逊也是明显略胜一筹的。

也就是说,经过短短20年,俞莲舟等武当派的弟子已经从二三流一跃而成为超一流高手,超越了金毛狮王谢逊。不得不说,武当派武功果然厚积薄发、后来居上。难怪武当派能屹立于江湖,和少林派并峙。

全真教和武当派的相似之处非常多,以至于我们感觉到武当派几乎就是全真教的延伸。从创派祖师到弟子都极为相似。两派都是道教,创派祖师都是当时的天下第一,门下弟子都是七位,都反抗异族统治。

包括他们的武功也很有相似之处。金庸在《射雕》、《神雕》中都极力标榜全真教内功为天下的玄门正宗,这一点在郭靖的身上体现得非常好。但令人奇怪的是,这一点居然仅仅在郭靖一个人身上得到体现,其他学全真教内功的人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好处。

武当七侠本来是三流水平,因全真七子而越来越强,成为一流

《神雕》中金庸将全真教内功和白驼山的内功作了对比,说白驼山内功初时精进很快,前10年会超出很多。而全真教内功初时不强,但厚积薄发,10年后将慢慢赶上来。结果却是令人失望的,全真七子赶了一辈子,不但丝毫没有长进,还不断被超越,成为二流角色。被霍都、达尔巴带人攻山一次,后又被金轮法王攻山一次,都是幸亏外人才避免灭亡。

可见,在全真教的身上,金庸“食言”了,他没有把全真教应有的厉害写出来。

可能是金庸也发现了自己在前作中的问题,于是《倚天屠龙记》中,金庸写出了武当派武功的发展,将武当七侠的武功作了飞速提升,使得他们名副其实。这么看来,如果没有全真七子的“失败”在前,就没有武当七侠的“成功”在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