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为什么要成立全资理财子公司,对老百姓理财有什么影响?

鑫财经


继11月26日晚间工行、农行相继宣布成立理财子公司后,国有四大行已经全部宣布设立理财子公司,而在此之前,股份制银行和一些中小银行已经率先布局,招商银行、华夏银行、北京银行、宁波银行、光大、平安、民生、广发、兴业、浦发等一共13家银行已经宣布成立理财子公司。

银行为什么要大费周章设立全资理财子公司呢?

主要是因为理财新规、资管新规的一些监管要求调整,作为配套的制度要求,在今年的10月19日发布的《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顺势发布,银行设立理财子公司,一方面是顺应监管要求,一方面在本质上还是为了强化银行理财业务风险隔离、推动银行理财回归资管业务本源,统一同类资管产品监管标准,打破刚兑,防范金融风险,拓宽民企融资渠道,提供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通道,解决民企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银行设立全资理财子公司,对老百姓理财有什么影响?

了解一下《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内容,主要利好包含6个方面:

1.允许理财子公司发行的公募理财投资股票

2.不设置理财产品销售起点

3.放开承销机构的渠道,可以通过银行代销,也可以通过其他银保监会认可的机构代销,实现银行理财产品的线上销售。

4.取消了银行理财产品中非标债券投资不得超过银行表内总资产4%的限制

5.允许理财子公司和私募基金合作

6.允许理财子公司发行分级理财

通过理财子公司的设立,以及相关要素调整,未来的理财市场将会更加专业、集中,理财子公司的设立门槛会成为银行之间的分水岭,将来的理财市场将是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头部城商行和农商行、部分外资银行的天下,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说,产品更加有权威性,产品的合规性也会更好。


不立而立


目前包括中农建工四大国有银行在内的18家银行公告宣布拟成立理财子公司。

其实,以独立公司的形式将资管业务与银行信贷、储蓄等业务分离,既回归了资管业务的本源,也有助于投资者树立风险自担的理念,切实推动刚性兑付的打破,在此背景下,《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主营业务不包括资管业务的金融机构应当设立子公司开展资管业务,《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则进一步明确指出商业银行应当通过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子公司开展理财业务。

基于合规的要求,商业银行开始密集设立理财子公司。

互联网资管新规发布之后,互联网平台的理财产品发行的渠道被切断,只能做一些持牌代销业务。所以,银行理财子公司的竞争者是信托、券商子公司、基金子公司等机构,而非互联网平台。与信托等机构相比,银行理财子公司携渠道、品牌、客户等优势,会首先在同质化程度较高的定期理财产品领域带来洗牌效应,反过来也会倒逼信托等机构加大产品创新,强化产品的差异化和错位竞争,从行业的角度看,有利于加速推动更加多元化理财产品体系的搭建和形成。

此外,理财子公司的入局,在加剧市场竞争的同时,也会凸显第三方渠道的流量和入口价值,届时,各理财产品发行机构与具备代销资质的互联网流量巨头的合作,有望进一步深化。


薛洪言


梳理一下有关理财类产品十年来的发展变化。09年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产生。出发点打破垄断提高资产配置效率。因风险控制能力较弱及监管的缺失,三年周期后全国范围内集中爆雷。然后资本及投机行为转战互金及POP,熟悉的味道相同的问题与周期,17年起集中爆雷至今。这是一个大的环境背景。接下来是个资产出清的周期。市场投资保值需求更加强烈。同样解决小微企业融资贵难问题也需要合适的工具。银行理财业务开展是顺应时代的产物,也是传统银行改革必经之路。传统利差收益逐渐退出,投资能力,风控能力,及相关投行业务是未来主要的收入来源。这是趋势,不然金融市场开放后怎么面对竞争。主动比被动好。


Look天恩


对老百姓影响不大,对普通老百姓影响更不大,爱怎么折腾怎么折腾,影响的是相关行业内的人,比如:银行内部员工,营业网点员工 部门关系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