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德国的坦克产量为何远远比不上苏联?

用户4474641449


德国人的各个军事工业生产线由于美英空军的战略轰炸机轰炸,产量赶不上苏联一些设在乌拉尔山以东的军工厂。

克虏伯最初是一个普鲁士家族姓氏,1811年弗里德里希·克虏伯以家族名义创立了克虏伯铸钢厂,这便是后来名满天下的克虏伯军工帝国的前身。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14年,克虏伯公司为德军装备了900门野战炮和300多门轻型榴弹炮。到1916年,克虏伯公司每个月就能为国家提供3000门大炮和900万发炮弹。

一战的失利导致克虏伯一度陷入低谷,苛刻的和约限制了德国生产军工武器的能力。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休战期里,克虏伯公司与整个国家一样卧薪尝胆,等待东山再起。

经历了凡尔赛和约的屈辱,希特勒上台后的克虏伯公司如凤凰涅槃一般浴火重生,此时公司的掌门人逐渐由古斯塔夫向小阿尔弗雷德过渡。与其父亲古斯塔夫一样,小阿尔弗雷德严谨、狂热、对军工事业充满激情,鉴于一战结束后的颠沛流离,初掌大权的小阿尔弗雷德毫不犹豫地把家族和公司绑上了国家的战车。

整个二战期间,克虏伯公司为德国军队提供火炮、坦克、弹药和其他各类装备,如著名的88毫米高炮、K5列车炮、一号与四号坦克、“欧根亲王号”重型巡洋舰以及众多U型潜艇均由克虏伯公司制造或参与制造。

甚至在战争后期,小阿尔弗雷德,严格意义上说的一名商人,俨然成为帝国的军械部长。其出行与工作均由党卫军团团保护,这位克虏伯的掌舵人极度守时,守卫甚至能根据他每天进出办公场所的时间来判断自己的手表是快了还是慢了。

因为公司的利益与国家的利益捆绑在一起,所以二者常常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战争初期,随着纳粹的占领区越来越大,克虏伯的产业规模也逐步走向巅峰。如同草原上的食腐动物一样,手持克虏伯武器的德军前脚刚打下一片地方,克虏伯公司后脚就来接手当地的企业。

刚开始时,克虏伯还会象征性地支付一部分费用,但后来连样子都懒得做了,干脆变成了赤裸裸地明抢了。1941年克虏伯公司吞并了南斯拉夫的铬矿公司,次年又夺取了法国蒙白勒的钨矿,仅在入侵苏联的头一年,克虏伯就从乌克兰攫取了近七千吨铬和三十多万吨铁矿。

有了原料和工厂还不能立马生产,开工还需要工人,随着生产的不断扩大,无数平民和战俘开始被强制征召。小阿尔弗雷德每天坐在飞机上从欧洲的这一端飞到另一端去建立新的工厂,克虏伯的三环标志几乎插满了欧洲的每一个角落,到1943年克虏伯的工人大军已经达到20万。

如此庞大的钢铁巨兽很自然地引来了盟军轰炸机的特殊“关照”,但克虏伯的产量却仍旧在与日俱增。1943年底,克虏伯每月可以下线坦克1000辆,到第二年盟军踏上欧洲领土时,德国坦克产量已经飙升到每月1800辆。

可惜的是强弩之末的疯狂最终没能力挽狂澜,随着盟军对鲁尔工业区的地毯式轰炸,克虏伯如同它的第三帝国一样轰然倒塌。


地图帝


苏联和德国🇩🇪早就在1922年是避开了国际联盟的监督,在俄罗斯腹地的罗斯托夫,哈尔科夫,萨马拉建设的有德国技术的飞机坦克工厂。1929年双方在喀山建立的“卡玛坦克学校",任务是为德国国防军培训坦克人才,并且为克虏伯,戴姆勒,莱茵金属等德国公司研发坦克提供试验场地,德国人自行设计的第一种坦克“Panzer1’就是在这里试验的。当然,德国人的技术超过苏联人一个档次,但是好学的苏联技术人员也学会了:德国的技术,真是历史上的一个笑不出来的笑话。

苏军T一34坦克上的不少技术是克虏伯军工厂的艺术杰作。

但是德国军工业走的是精亦求精的工匠精神,工艺工时费时费钱!!

苏联军工产品像T一34坦克和卡秋莎火箭炮,走的是概略精准,皮实抗造,T一34的设计师为了设计出来的坦克能在泥泞不堪的俄罗斯大草原驰骋,特别设计出超宽的链轨履带!T一34的速度和倾斜凯甲让德国人的装甲兵之父一一古德里安一度目瞪口呆。

号称德意志军马的4号坦克二战时期的产品产量不超过一万辆,虎式坦克产量更低。而德国军团的克星T一34坦克产品产量达到了近6万辆,越打越多的苏军T一34坦克让德军阿勃维尔"军事情报局胆战心惊,为了搞到T一34坦克的第一手情报,它下了一个命令,每个能从被击毁,击伤的丅一34坦克底盘上取下厂方出品的铜制铭牌(上有产品原始序列号,详细情况)达到了6枚,就可以回德国老家休假半个月!

而德国人的各个军事工业生产线由于美英空军的战略轰炸机没黑没的轰炸,产量不可能赶上一些设在乌拉尔山以东的军工厂。

在美国第八战略空军飞行队对德国战略滚珠轴承厂进行了不记牺牲的轰炸,更是让德国人雪上加霜,坦克的产量更赶不上苏军的了!


user4210272105487


战争资源及潜力不及苏联,其次,徳国坦克制造精密,工艺复杂,制造周期长。再次,盟军不断大规模空袭徳国生产坦克的燃料厂、炼钢厂、轴承厂、仪器厂、光学仪表厂、装配厂,使坦克月产量锐减。虽然德军备部长阿尔贝特•施佩尔通过新工艺,简化工艺流程,定向定专业等先进措施,坦克月产量奇迹般上升,但与德军前线毎日巨大消耗、苏美毎月天量生产相比,只能是杯水车薪。


枫丹白露211735932


没有总动员,人力物力资源浪费严重,管理混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