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名淨裘盛戎

今日推送之《懷念名淨裘盛戎》錄自《京華感舊錄》,作者李克非(1924-1995)。《京華感舊錄》一書為李先生的隨筆集,書中回憶了很多關於老北京的

雜聞軼事,我們將此書中與梨園有關的內容分期連載推送。

懷念名淨裘盛戎

 京劇著名錶演藝術家裘盛戎逝世十個年頭了。無論梨園內行,還是廣大熱愛京劇藝術的觀眾,都深深地懷念他。

懷念名淨裘盛戎

裘盛戎、張君秋、譚富英、馬連良合影

 裘盛戎是北京“富連成”科班第四科高材生,兼之盛戎系梨園世家子弟(裘盛戎、世戎兄弟乃清末名淨裘桂仙之子),秉承家學,專攻銅錘花面。

 盛戎幼年坐科時,又在架子花臉方面刻苦鑽研,經常與葉盛章、葉盛蘭、高盛麟、李盛藻、李盛斌、陳盛蓀、劉盛蓮,孫盛文、孫盛武、蕭盛萱(蕭長華之子)、貫盛吉、高盛虹、李盛芳……合演子正陽門外廣和樓戲園。

 早在三十年代時,裘盛戎即以韻味醇厚的唱腔、吐字剛勁的唸白和富有激情的做工,吸引著大江南北成千上萬的京劇觀眾。

 《草橋關》本來是銅錘花臉常演的一出歷史題材的摺子戲,裘桂仙於民初將它發展為全部《銚期》(注:裘桂仙當年演出《銚期》一劇時,舞臺大旗上繡一“姚”字。據《後漢書》:銚期之銚。乃金字旁,非女字旁。“姚”應作“銚”。盛戎在世時,予曾與其談及此事,伊以劇中道具乃其先人遺物,為作紀念,不便更換,盛戎之一片孝心,知之者當能諒之也)。

 《銚期》的劇情是從馬武、杜茂、岑彭離京城洛陽赴草橋關接任,東漢光武帝劉秀調曲銚期還朝陪王伴駕起,直至銚期之子銚剛用太湖石壓死奸佞國丈郭榮,劉秀聽信郭妃讒言,將銚氏父子全家綁至刑場問斬,此時馬武以邊陲告急,回京救援,救得銚氏全家止。

 裘盛戎在全部《銚期》中,扮演東漢開國元勳老將銚期,他在舞臺上塑造的人物形象,雖是銀鬚飄拂,卻老當益壯,不失漢代重臣大將風度。尤其是當這位事先預料到“伴君如伴虎”的伴駕王銚期聽說其子銚剛壓死國丈郭榮時,極力按捺自己憤怒而矛盾的複雜心情,唱出了“小奴才做事真膽大,壓死了國丈犯王法。人來與爺忙綁下,也免得萬歲爺來鎖拿!”這段二黃散板,他以高亢的嗓音,含蓄的唱法,贏得滿堂喝彩!

 在銅錘唱工戲中,除了裘門本派的“看家戲”外,裘氏與譚富英、張君秋合演的《二進宮》、《鍘美案》與著名老旦演員李多奎合演的《遇皇后·打龍袍》、《赤桑鎮》諸戲中,他以深沉渾厚、韻味十足的唱腔,給廣大聽眾留下意境深遠、繞樑三日的絕響。

懷念名淨裘盛戎

裘盛戎之《姚期》

 裘氏不但擅長唱工,武功亦頗有根底,工架穩健。故架子花面的劇目如《盜御馬》,《連環套》、《蘆花蕩》、《鬧江州》、《李七長亭》、《捉放曹》等劇,演來不僅勝任愉快,而且均有獨到之處,為顧曲者所讚賞。

 裘盛戎在進入五十年代之後,儘管已是紅遍南北的名淨,而他對演唱藝術仍在繼續探索,精益求精。

 記得,一九五四年予於北京和平門外西河沿街裘家作客,伊向予徵詢其公演《銚期》及《鍘美案》的意見,予坦率提出唱詞方面的兩點建議:

 銚期在“刑場”一場的唱詞中有:“難得爾等全忠孝,留下了美名萬古標”句。因劇中人主要是對其家人奴僕而言,故不如改為“難得爾等忠義,留下美名萬古題”。此處唱詞如將“么條韻”改為“醫欺韻”,似與劇情吻合得多。

 二、《鍘美案》包拯對秦香蓮的唱詞中有:“這是紋銀三百兩,拿回家去作養廉,教子成名把書念,千萬讀書莫做官……”

 此處包拯唱“這是紋銀三百兩,拿回家去做養廉”是不夠貼切的,因為,古代只有為官吏者,才能領到朝廷賞賜的“養廉費”,包拯怎能將“養廉費”賞與並無官職的秦香蓮母子呢?故此處“做養廉”三字改為“度飢寒”,是否較為妥貼?

懷念名淨裘盛戎

裘盛戎之《鍘美案》

 裘盛戎虛懷若谷,連連點頭稱是。以後不久,他在吉祥戲院再度公演上述兩劇時,即及時修改了這兩段唱詞。

 盛戎謙遜和藹,平易近人,頗講同行義氣,絕無“名角兒”的習氣,不擺架子。

 五十年代末,他與譚富英,李多奎,陳永玲、梁小鸞、楊盛春等合組的“太平京劇社”併入“北京京劇團”時,定級評薪,大家提議:譚、裘二位,技藝在伯仲間,應享同等待遇。裘氏則聲明:“富英是我師兄,藝術比我高超,我不能同他享受同等待遇。”此種謙恭禮讓之作風,令人肅然起敬,亦為後進青年藝員作出表率。

 回憶一九四八年,前輩名淨金少山病逝,身後蕭條。盛戎慷慨解囊,以重金購得金氏所遺蟒袍數件,名為留作紀念,實則賙濟同行,梨園界傳為美談。

 盛戎雖操粉墨生涯,卻對足球運動頗為愛好,稱為“球迷”當之無愧。伊生前與足球名將史萬春、年維泗等常作綠茵場上的角逐。往昔,北京先農壇足球場每有精彩球賽,觀眾席中必能發現這位不勾花臉的“球迷”呢!

(《京華感舊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