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汉口里为什么人气那么差啊,每次去都好凄凉?

影风来


园博园和汉口里的定位有问题。

汉口里是园博园的门户,园博园如果没有人气,汉口里想单独吸引人流,难上加难。

但现在机会来了。7号线在汉口里有一站,输送客流的基础条件来了。

园博园如何吸引客流?园博园应该吸纳非物质文化遗产、城市伴手礼、博物馆、灯光秀、活动策划及移动式商业小屋。最重要的是门票。可以吸引家庭办理大武汉旅游年卡甚至园博园年卡。

汉口里则应该多种定位,应该吸引旅客、创客、年轻人加入。除武汉特色餐饮、工艺品、旅店以外,二楼三楼可以开办茶道、国学、汉服交流等活动,吸引年轻人创新创业。

价格也是制约因素,要有部分平价甚至免费项目吸引人流,然后再针对不同群体开发相应业态。学习西塘搞汉服秀也是不错的主意。再就是民俗,节日风俗,婚俗的观摩表演。


武汉潘大观


汉口里,一个藏在武汉三环边上,远离市区繁华纷扰的民国建筑群,而且旁边就是武汉园博园,单从环境和建筑风格来说,汉口里的味道还是很不错的,很多武汉本土的文化,民俗,美食等都能在这里找到。




武汉的汉口里,类似于成都的宽窄巷子,有着老武汉自己的文化地,而且复原了很多老武汉民国时最为代表的汉正街,花楼街那些古色古香的街道及建筑,展现了老武汉人民的生活方式,而且汉口里吃喝玩学一条龙都可以尝试的到。








在园博园开园时,受旅游的影响,汉口里人气还不错,后期汉口里因为政府对它的宣传甚少,不如武汉对东湖磨山,黄鹤楼,木兰支持力度,在园博园势头过后,人气也逐渐下降,现在去的游客都是本地周边或者对老武汉气息有浓厚兴趣的朋友,当然了,还有一些婚纱摄影机构和摄影爱好者,而且汉口里位于武汉三环边,交通目前并不是很方便,而且周边人流商业气息较为匮乏,不如武汉的昙华林,周边没有学生及商业的带动,所以感觉人气一直上不来。

但是作为一个本地伪文青来说,汉口里的文化底蕴深厚,天气良好时特别适合情侣,家庭前来参观游玩,带着小朋友见识下民俗活动,也是很好的选择。


乘以几啊


我住汉口里附近,觉得几个原因吧,汉口里实际是园博园附属景点,园博园和第一门票价格高,且一票入园一次,当天不可以再入,园子那么大,逛累了想在汉口里吃个饭就得再买票了,大家都不愿意啊,自然影响了汉口里人流。第二地铁还没开,公交不多,开车去还得收停车费,原来刚开园的时候,管理方宁愿偌大停车场空着也不愿免费。第三汉口里面积不大,基本以吃饭为主,吃完了没什么其他好看的,几个楼也是二十分钟就看完了,留不住人。

汉口里的商户很多店已经换了好几拨了,管理不善,可惜了。

应该让买了园博园票的人,当天不限次数入园,吃饭,游园的免费停车。很久没逛园博园了,不知道规定改了没有。


半夜起来吐槽2016


人少,蛮好的,我们家办理的年卡,有空就去园博园,顺便在汉口里吃饭……人多了我还不去的!难得有个人少的地方……感谢啊……








邾城散人


今天刚好去了园博园和汉口里。最近一个月去了三次,对比明显,国庆节假期期间人还是很多的,都是小商小贩。商家资源很差,大部分商铺人去楼空。本以为地铁7号线的开通能带来游客,但是园博园60元的门票着实太高。

汉口里是配套园博园的,园博园吸引不来人,今天围着园博园走了一圈,大部分园子处在废弃状态。风景最好的就是东门到长江文明馆。今年夏天新来的自然博物馆成为主要吸引客流的招牌。

总的来说,汉口里招商层面没优势,人流量主要看园博园,园博园人少,汉口里必然人少。虽然节假日人多,但商家总不能只在节假日开吧。


新到消息


我觉得还是区域位子没有选好,武汉三镇,现在扩建的太大了,以前老武汉三镇繁华地是市中心。六渡桥,汉正街,钟家村,中南,街道口,这五个地方刚好在武汉市的正中间,大家来去交通方便聚人气,因为是整个武汉市的市中心。现在是,汉口片区的发展再往二七,后湖,盘龙城扩张,武昌在往光谷江夏扩张,汉阳受地理位置影响没有扩张多少,就多了个王家湾商业区。现在在来看城市的市中心,其实把汉阳打造为城市中心最好,离汉口武昌老城区都近,搞活动办商业都方便聚人气。搞的现在是,盘龙城离市区太远只有汉口的人愿意去,汉阳武昌的人都不想去,武昌光谷新区离汉口又远,汉口的人又不愿去光谷东湖。盘龙城,光谷靠的都是新外来人口的人气,本地人参于的少。自然少了武汉本地人的风土文化气氛,时间长了人气自然会下降的。汉正街和欢乐谷搬汉阳来才更合适,汉口和武昌的原住民来往都方便。这样商业和文化相融合于城市的地理位置正中心才更好聚人气,城市整体特色才更立体鲜明。以上只是本人的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沙拉238


看到这个问题我觉得十分巧合,因为上周我就去过汉口里一趟。


说实话这里的街道、设施、可供拍照的地方数不胜数,可是我到地方的时候,除了见到几位新婚夫妻搁那拍婚纱照,很少见到零散的游客,说实话有点凄凉。


也有可能是因为我是上午去的,人不是很多,但是一个这样的景点在武汉却热度很低,我觉得是很多方面造成的。


第一、位置问题,这块地方离市中心很远,位于三环边,大多数喜欢出门玩的小青年都有购物的需求,可是这里并不能满足,虽然现在地铁很方便,但是到这加上游玩的时间少说也要半天,如果只是拍拍照、吃点小吃,是很难吸引回头客增加名气的。


第二、旁边的园博园真的票价不是一般的贵,很多人说去了之后很不值当,所以热度过去之后,就越来越少人前往,这可能也是影响汉口里游客变少的原因之一。


第三、比较太多,比如说我今天去江汉路,坐个轮渡就能到户部巷,附近不远的还有昙华林、粮道街等热门区域,是不是对比汉口里选择太少了?


所以即使是这里修建得再好,没有相应的配套设施,还是很难吸引人们前往的,之前好像有人说汉口里是要收费的,这里澄清一下,是完全免费的。


不过我个人认为汉口里是一个值得一来的地方,在这可以找到很多美食,特别适合人们拍照,文化底蕴深厚,适合像我这样的伪文青前往~


旅泊网


一张门票60,谁去?又不是国家5a景区,还收死贵的门票,桂林市内所有景点对本市的人实行身份证免费,人家还是旅游城市,武汉旅游资源本来就少,就靠本地人抬桩,你非要作死收门票,不凄凉谁凄凉?本地人一说走克园博园都直摇头,两个人的钱都可以出去搓顿好的,要是一家人门票就大几百,还不如中山公园克玩一趟然后克武广吃顿好的!


冬天的贰锅头


汉口的衰弱是必然的!观念落后,守着巴掌大的地方不外扩,中环线汉口段过于狭窄,不肯容纳东西湖盘龙城。

武昌不断东扩!集中了几乎所有各大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教科文资源。特别是光谷引领的高新产业已是全国的一颗璀璨明珠!

汉口不思变,以后会衰弱的更快!


雷乌斯150960794


园博园交通本来是方便的,公交701,646路直达园博园南门,可南门关闭一年多了,硚口汉阳武昌的游客就不方便了。到东门792路发车间隔长转乘不方便,晚上八点收班。汉口里目前门面商业网点绝大部份关门落锁,的确一片凄凉。门票60元按目前武汉人的收入水平确实高了,不过武汉自然博物馆里动物标本还是吸引不少男女老少,园方的日子还能维持下去。园内观光车坐一圈20元也嫌贵了。建议降门票,降观光车票,打开园博园南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