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神话中有五位火神,祝融只能排第三,第1位是华夏文明的始祖

火是人类文明之源,对火的掌握和运用使人类与动物界彻底分离,从而摆脱了茹毛饮血的时代。火是一个矛盾的象征体,它既是光明,温暖的代表,同时也是暴虐,无常的代表。因人类对火的崇拜从而衍生出了“火神”这一神袛。

由于文化和信仰差异,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人类对“火神”的描述也不尽相同。在我国最著名的“火神”莫过于祝融,但实际上中国上古神话中的“火神”可不止祝融一位。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上古神话中的五位火神,其中祝融也只能屈居第三,第一位更是被称为华夏文明始祖。

一、燧人氏

上古神话中有五位火神,祝融只能排第三,第1位是华夏文明的始祖

燧人氏钻木取火的故事相信大家都曾听过,在上古时代人类还不懂得如何取火,也不懂得如何运用火种,所以上古时期的人类其实跟动物没有什么区别。但这一切都随着远祖燧人氏发明钻木取火而发生改变,人类从对火的畏惧到慢慢掌握,之后到熟练运用都要归功于燧人氏,因此燧人氏也被尊称为“火祖”,他是我们华夏文明的开创者,在《尚书大传》中他还是“远古三皇“之一,在某些神话中他也被称为“火德真君”。

二、炎帝

上古神话中有五位火神,祝融只能排第三,第1位是华夏文明的始祖

我们中国人被称为炎黄子孙,传承之一就是炎帝,同时他也是我们华夏文明的精神象征。在上古年间炎帝亲自尝百草,发明刀耕火种,并且改善人类的生活水平,因此他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但为什么炎帝也被称为火神呢?我们知道中国上古神话中有五方五帝之说,当然不同时期五帝说法也不同。其中有一种说法就是南方赤帝为炎帝,按照五行之说南方乃离火之属,所以炎帝又代表南方火德,在宗教信仰中炎帝还被称为南天帝,以荧惑星(古代称火星为荧惑)为祭祀,因此炎帝又被称为“火神”。

三、祝融

上古神话中有五位火神,祝融只能排第三,第1位是华夏文明的始祖

《山海经》中记载: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我们通常指的火神就是《山海经》中的这位,长相虽然凶恶,但祝融却是一位正义光明之神,传说祝融因发明了“击石取火”的方法,倍受人类尊敬和爱戴。

“水神”共工却因此有点儿吃味儿,人类每天都离不开水也没见得有多尊重我啊,于是天降大水把火种熄灭。这下把祝融给惹怒了,于是两位水火之神大打出手,最后以共工失败而高终。祝融之所以排第三位,还有一个原因是祝融在上古年间其实只是一个官职,也就是火正官,你想想前两位可都是帝王,你一个火神官能排的上号吗?

四、阏伯

上古神话中有五位火神,祝融只能排第三,第1位是华夏文明的始祖

阏伯是帝喾之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王子,他是我国早期的天文学家,同时还是商朝开国之祖成汤的先祖。尧帝时期阏伯被封为“火正”,他在任时发明了以火纪时的历法,并筑造观星台观测星辰变化,以此来判断一年的时节变化,因此深受民众爱戴被人尊称为“火神”。阏伯还是南宋最为崇奉的国运之神。

五、火德真君

上古神话中有五位火神,祝融只能排第三,第1位是华夏文明的始祖

上面提到在上古时期燧人氏因发明钻木取火,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温暖,人类为了纪念他尊称他为“火神”有时也称火德真君。但在大多数情况下,火德真君指的并不是燧人氏,而是另有人。

相传火德真君曾是一名忠诚的将军,他为了救自己的父母而被火烧死,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忠君报国且孝敬父母的将军而尊称他为“火神”,据说他有三头六臂,分别代表了他的母亲,父亲和自己。

另外在道教神话中有“火德星君”为火部正神,掌管天下万火。《封神演义》中的“焰中仙”罗宣死后就被封为火德星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