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期,如果評選十大富豪,都有誰?

妖鬼雜談錄


縱觀春秋戰國,實際上富饒之地並不是太多,今天的富裕地區大多處於未開發的蠻荒狀態。宋國是東周最富裕的國家,基本上以商立國,有三大經濟中心:陶丘、商丘、彭城。另外,齊國佔據鹽海之利,商業也非常發達,尤其是國都臨淄是東周時代的一線城市。當然,東周王都洛陽是天下的經濟中心,著名鉅富白圭、呂不韋等都經常往返於這裡。根據司馬遷的貨殖榜,共入圍7位,再加上戰國五大貴族,共有12人可以入圍十大富豪榜。




范蠡—綜合產業首富

產業:漁業、農業、地產(白手起家)

在小編看來,春秋時代,陶朱公范蠡當屬榜首,他是中國商業理論的開創者,是中國商人的“財神”。在宋國陶丘經營幾年便成鉅富。他的經商理念和手段都是具有劃時代意義,也是他能夠憑藉平民之身,能夠問鼎鉅富寶座最大的倚仗。比如薄利多銷等等。



范蠡離開越國後,首先在齊國創業。先是出資購買土地,養起牲畜,賺取了第一桶金。然後,擴大產業規模,豐富產品類型。進軍鹽田開發、漁業捕撈、土特產收購、日用雜貨等四大行業,獲得了數十萬金的回報。

白圭—農副產品行業首富

產業:農業(白手起家)

第二位便是“商祖”白圭,戰國時代洛陽商人,著名的經濟家和理財專家,相傳也是鬼谷子的弟子。他主張貿易致富經濟戰略。人棄我取、知進知守的理財思想至今仍然對現代人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



白圭致力於農副產品行業領域開發,以農產品、農村手工業原料和產品的大宗貿易為主要經營方向。 這些作為人們生活必需品,彈性小,價格低,但需求量大,以擴大銷售、加快商品流通為主要盈利手段。同時,白圭是義商的代表,重視扶植農業,向農民提供優質種子,保持充足的貨源。

子貢—跨國貿易界的首富

產業:跨國貿易(家族企業)

子貢是孔子的得意門生,出生於富商之家,可以說含著金鑰匙出生,比起今天的王思聰厲害多了。他主要做跨國貿易,主要市場在魯、曹兩國。同時,抓住戰爭市場,比如吳國冬天北征齊國,需要大量的絲綿。他立刻組織人馬在魯國低價收購絲綿運到吳國,結果狠狠賺了一個利差。



子貢是儒商群體的開創者,在國際貿易舞臺上地位崇高,掌握大量的優質資源和商業情報。孔門高徒是其一塊黃金招牌,具備優質的品牌美譽度,是同時代其他土豪不能相比的。同時,子貢注重無形遺產與有形資產的經營,做過出巨資救回流落到國外的魯國奴隸等義舉,這些都是無形資產的經營。

呂不韋—投資界的首富

產業:投資、跨國貿易、地產(封地)等(家族企業+發揚光大)

呂不韋出生於珠寶商之家,衛國著名的商人。早期做貿易起家,賺取利差,遂成千金之家。在開闢趙國市場時,做官商結合之路。認識質子異人後,轉身投資商,將全身身價押注於異人身上,投資未來帝國的權位。



同時,積極調動手上資源,對異人進行廣告宣傳,品牌包裝,最終異人登上了帝位,呂不韋獲得了13年的帝國丞相之位。養門客三千,經營勢力,獲得的回報是十分巨大的。但是,呂不韋缺乏政治鬥爭,在與嬴政的爭權中失敗,其一手建立的帝國產業毀滅。但呂不韋是由商人階級走向統治階級的第一人。

戰國四大公子—地產界首富

產業:地產(家族企業)

戰國四大公子無疑是戰國後一百年裡最富裕的,擁有龐大的封地,光是收租就能養活數千名門客。齊國孟嘗君、魏國信陵君、趙國平原君、楚國春申君四位是要入圍十大榜單。他們擁有顯赫的權勢,自身利益與國家命運休慼相關。同時,積極經營情報系統,發展國際關係。亦官亦商,收入來源主要是封地,其他諸如吃補貼(君王的賞賜)、拿回扣(群臣的禮物)也是大頭。



齊國孟嘗君:封地在薛國,先後擔任齊、秦、魏三國丞相,最善權謀,人生數度風生水起,但其地產收入一直穩定。但其子孫內部爭權,導致公司混亂,被齊國和魏國聯合毀滅。

魏國信陵君:封地信陵,魏國上將軍,曾擔任五國聯軍合縱長,兩度指揮攻秦聞名天下。信陵君在邯鄲大敗秦軍,解救了趙國危局,獲得了趙王封賞的鄗地,再加上魏國的信陵,共有兩塊封地,可謂是兩大地產公司。魏趙滅亡後,信陵君的地產公司充公秦朝。



趙國平原君:封地東武,是趙國丞相,趙武靈王之子。公元前251年去世,其子孫一直繼承到公元前228年趙國滅亡。平原君至少在公元前280年之前為相,所以他的地產公司至少持續了50年。邯鄲保衛戰,平原君散盡家財,是其一大挫折。

楚國春申君:封地於申,他也是一個政治投資界的大咖,投資了楚質子熊完,為自己帶來了權勢上的回報。公元前262年為相,獲得了淮北地產公司,共有12縣,在四大公子中地盤規模最大的,歷時15年。由於靠邊境,後來轉到江東,在吳國故地經營,由於公元前242年六國攻秦失敗,春申君失去了權勢。公元前238年,楚國發生宮廷政變,春申君身死族滅。



秦國地產界首富—魏冉

產業:地產(白手起家)

魏冉是宣太后的弟弟,秦國著名的權臣。憑藉皇親國戚的身份和擁立秦昭王為君之功,長期位居高位。他結黨營私,謀取個人私利,利用十數年相位,累積了萬貫家財。



公元前283年,率領秦軍進攻齊國,奪得了陶丘,併成為了其封地。陶丘是當時天下最富裕的地區之一,不僅農業發達,都是膏腴之地。而且商業貿易也是十分發達,收取租金和賦稅是十分可觀的。可以說,魏冉是天下貴族裡最富裕的,在戰國地產界無人能及。但公元前266


年,魏冉失勢,被趕出函谷關外。不久鬱鬱而終,公司垮掉,被秦國中央收回封地,改為陶郡。

寡婦清—礦業界女首富

產業:硃砂礦、水銀等開採(家族企業)

寡婦清是中國最早的女企業家,來自秦國巴郡,在戰國礦業界堪稱翹楚,連秦始皇都對其禮遇有加。 她繼承家族幾代產業,主打礦業,尤其是硃砂和水銀上深耕其領域,對於秦國的政治經濟具有重大影響。秦始皇陵裡的水銀就是其家族企業提供的。尤其是採丹砂礦上具有壟斷地位,全盛時赤金580餘萬,白銀8億萬兩,家族私衛就達到了2000餘人。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寡婦清被遷到咸陽,不久就去世。



烏氏倮—畜牧業首富

產業:牛羊養殖(家族企業)

烏氏倮來自秦國西戎之地,致力於牛羊養殖業。待牛羊長成後,賣給戎王,獲利常常是十倍,是名副其實的牛羊大王。後來得到了秦始皇的禮遇,名揚天下。

郭縱—冶鐵業首富

產業:冶鐵業(家族企業)

郭縱是趙國人,以經營冶鐵業致富。郭縱所在的郭氏家族與趙國王族保持親密的關係,壟斷了趙國冶鐵業200餘年。



猗頓—大手工業首富

產業:牛羊養殖、池鹽生產與銷售、珠寶販賣等(白手起家)

猗頓是戰國時期魏國人,也是范蠡門人。主要在山西地區開發市場,進軍畜牧、鹽田兩大產業,不到十年,與陶朱公齊名。在晉南擁有優質草場,成為發家資本。在河東開採鹽礦,從事鹽業生產與銷售,商業帝國越來越大。個人對珠寶行業也是有著深刻的認識,並可能進軍其中。



在這12位東周時代最頂尖的富豪,有5位來自地產界,有2位來自農業界,有3位來自畜牧界,有2位來自投資界,有2位來自礦界,有1位來自跨國貿易。家族企業經營的有7位,白手起家的有5位。


慵懶國王


春秋戰國時期,誰最有錢。那就看誰的軍事力量大了。

其實中國這個時候,和平發展根本談不上,誰養得起軍隊,誰最有錢,那也莫非是各國的大王了。

春秋五霸應該排的上號。之後就是戰國七雄了。

管仲,春秋五霸之一齊恆公的宰相。他是會掙錢,可是錢都是齊恆公的。

或許這也就是封建社會最明顯的性質,天下之土,莫非王土。

至於商人,那個時代的商人的地位最底下,大王想要你的錢,還不是乖乖的拿過來。


用戶在線等


大概有范蠡、白圭、猗頓、寡婦清、子貢、郭縱、烏氏倮等,其他的就不清楚了。


柘溪道人


這個有點難,春秋戰國時期將近五百年,不過我覺得呂不韋,范蠡是可以排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