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張五哥說十三爺忠厚不能做太子,康熙帝聽了為什麼高興?

老人頭侃史


《雍正王朝》的背景,取自康熙晚年九子奪嫡階段,眾阿哥為爭奪儲君之位明爭暗鬥、互相攻擊,朝廷大臣為著自身的利益各自選邊站隊,相聚形成朋黨。

康熙有心整頓吏治,但皇子們的爭鬥導致朝廷局勢錯綜複雜,各個利益團體盤根錯節,做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牽一髮而動全身。


比如追繳國庫欠款,跟隨康熙南征北戰數十年的老臣魏東亭,被逼上吊自盡;皇十子當街賣家當、鞭打朝廷命官,完全不顧皇家顏面。眾多大臣和皇子貝勒牽涉其中,使得最後追繳欠款的任務只能是無果而終。

8歲繼位的康熙,一生經歷諸多腥風血雨的宮廷鬥爭,對身邊的任何事情都心懷三分戒備。尤其是在避暑山莊期間,半夜聞聽太子調兵的消息,心裡當真感到十分震驚。

作為皇帝,康熙隨即當機立斷,囚禁了涉嫌兵變的太子和老十三。對於主張賜死太子的大阿哥,康熙更是痛恨他連起碼的兄弟手足之情都不顧,不僅囚禁了他,並且在天寒地凍的夜裡連個火盆都不肯給他送。


作為父親,康熙十分擔心自己的晚年,會受到來自於兒子的傷害。見多了宮廷政治的爾虞我詐,康熙偶爾也會像普通的老父親一樣,渴望家庭溫馨、父子親情。

於是,當見到為顧忌父親性命,而冒死替別人頂罪的張五哥時,康熙便喜歡上了這個年輕人身上的那份孝心。等到刑部以錢買命的冤案了結,出乎所有人的預料,康熙將張五哥留在了身邊做貼身侍衛。

這次熱河之行,康熙無意間發現太子與鄭春華的亂倫私情,心中對這個兒子十分失望。兵變風波時,康熙又親眼目睹大阿哥的冷血無情,當下覺得又氣又恨。

唯有老十三顧念與太子的手足之情、君臣之義,做事不計較個人利益得失,光憑天地良心,至始至終不失“俠王”本色。

為保太子,十三阿哥不惜觸怒康熙,說出了“無情最是帝王家”的急話。康熙雖然也將他關了起來,但內心卻十分欣慰,畢竟在這麼一大幫兒子中間,還是看到了一個有情有義的。

由己及他,康熙又將視野放在了身邊的“孝子”張五哥身上。當康熙隨意問及張五哥,自己的這些個皇子哪個最好的時候,張五哥毫不猶豫得回答:“十三爺最好”。

對於這個回答,康熙並不感到意外。張五哥代人替死,是十三阿哥挺身而出揭發刑部冤案,從法場上將一隻腳踏已經進鬼門關的張五哥救了下來。有此救命之恩,張五哥出於感激之情幫十三阿哥說些好話,也在情理之中。

但是,當康熙第二句問到十三阿哥是不是最應該當太子時,張五哥卻說出“十三爺他人太直,不會轉彎,又容易輕信別人,所以他人雖好,卻當不好太子”的一番話,大大超出了康熙的意料。

然而,回過頭細細想來,張五哥所說的話,又句句都是真話、句句都是實話。

這就讓康熙十分感動了!

康熙高興之餘,當即表示要賞張五哥。而張五哥呢?抓住機會開口求的“天大的心願”,竟然還是懇求皇上放了十三爺!

這下康熙就更別提有多高興了!

眼前是淳樸善良、充滿孝心的張五哥,另一頭是為人心懷坦蕩、行俠仗義的親兒子。在這充滿算計的皇宮、朝廷,竟然還有如此真情實意的事情,怎能不讓時常處在戒備和懷疑中的康熙,心中平添一絲輕快和寬慰。

於是,康熙乾脆賞了張五哥一個“天大的面子”,派他親自到理藩院,把救命恩人十三爺給接了出來。


竹山清溪澗


因為十三爺胤祥是張五哥的救命恩人,他本以為張五哥會為了感謝十三爺的救命之恩,而在自己面前推薦他做太子,沒想到張五哥純樸善良,跟皇帝說的自己弄實話,十三爺被稱為“俠王”,人很好,但未必能做一個好太子。



皇帝聽完非常驚訝,於是就問張五哥要一個什麼恩典,張五哥不要金銀財富,不要高官厚祿,他只希望皇上能夠釋放十三爺,皇帝驚訝於他的品格,於是賞給了他一個天大的恩典――釋放胤祥,皇上為何這麼痛快呢?

第一,人人想要做太子。

既然人人想做太子,一定會抓住一切機會,向皇帝推舉,皇帝為此事頭疼不已,而張五哥不但沒有推舉十三爺,還說他不適合做太子,實在是一股清流。



第二,胤祥沒有大罪過。

胤祥就是在太子被廢的時候,太子被人誣陷起兵造反,胤祥慷慨激昂的說了幾句肺腑之言話,原本沒有什麼罪過,就是康熙爺在氣頭上,被太子氣的夠嗆,而胤祥又和太子在一起,胤祥還天不怕地不怕的維護太子,所以才被圈禁起來。



如果不是張五哥心地善良,性格純樸,說了一句大實話,胤祥也不會被這麼快放出來。


上山吧廚神


帝王心術不可猜!這一點我們得結合康熙與弘曆在射獵場的對話才能明白!當時,八阿哥故意玩噱頭,只抓活物不射殺,既顯自己本事高強又顯自己仁德。但是弘曆卻稱其為作秀!當時,康熙就很好奇,想聽聽理由。弘曆卻說,康熙一生射殺野物幾百只,但卻不影響他成為仁主!因為康熙如果沒有射殺野獸的本領也就沒法平三藩收臺灣,文治武功赫赫。有時候,作為明主,應該剛柔並濟,該殺則殺,該柔則柔,不能一味的一條路走到黑!

十三爺忠厚剛烈,對康熙來說,是一個好孩子。對張五哥來說,十三爺是個好人。當一名父親聽到別人誇他的兒子忠厚老實的時候自然很開心!這是康熙高興的理由!

至於張五哥說十三爺不適合做太子也是因為這個想法跟康熙一樣!康熙也覺得十三爺剛而不柔於國無利!張五哥無心之說,卻讓康熙有知己之感!這是康熙高興的第二個理由!


優己


首先,我們先看以下十三爺的履歷:

愛新覺羅胤祥(1686年11月16日——1730年6月18日),生於康熙二十五年十月初一,卒於雍正八年五月初四),清聖祖康熙帝十三子,母敬敏皇貴妃章佳氏。自幼跟隨胤禛(即雍正帝),曾出任軍職,掌管駐京禁軍,為他其後的政績打下好基礎。

雍正元年被封為怡親王,因對雍正朝的治績助力甚大,遂得世襲罔替的許可,是清朝有史以來第九位鐵帽子王。胤祥死後,上諡號為“賢”,雍正帝為了紀念他的功勞,下旨將其名中的“允”字改回“胤”字,成為雍正朝唯一位最終得以在名字中保留“胤”字的皇帝兄弟。

俗話說,什麼樣的性格,決定什麼樣的人生。十三阿哥胤祥,性情爽朗,為人耿直,有俠客風範,往往這樣的人,嫉惡如仇。

而太子儲君,乃是國家未來的命脈,要求很高,古時對太子要求:躬行節儉,慈仁愛人,可以嗣孝長輩,奉承祖宗廟,子萬姓,師受六經。最重要的是政治才能。

十三爺的性格註定與太子的標準相差甚遠。

知子莫若父,當張五哥說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後,這與康熙對十三阿哥的評價相吻合,張五哥也並沒有像其他人一樣,為了邀寵故意奉承皇帝。所以康熙帝聽了,不但沒生氣,反而很高興。


扯淡直通車


答:真話,康熙帝聽到了真話!

作為一代帝王,整天在深宮大院很難聽到真話,看到真情。

四阿哥胤禛曾經向自己的父皇康熙帝表示過想當一個孤臣,那麼在太子失德的這個節骨眼上,康熙對未來的皇儲問題已經有了打算。

那康熙帝心目中的皇儲到底是誰,那就是皇四阿哥胤禛,此時的四阿哥胤禛又要做孤臣,正合父皇康熙帝的心意。

為此;圈禁了十三阿哥胤祥,因為他與四阿哥胤禛走的太近了,要成全四阿哥這個未來的孤家寡人的孤臣,康熙帝暫時把十三阿哥圈禁。

下面有康熙帝與張五哥在散步的時候對話,康熙帝聽到了真話:
康熙帝問張五哥:朕那麼多皇子中間你認為誰最好?

張五哥答到:十三爺最好了!

張五哥接著說道,因為十三爺為人心懷坦蕩,忠厚講真話!
張五哥亦步亦趨的說著:
人好不一定最應該做太子,張五哥這真是講了心裡話。
這也是張五哥說的!
張五哥對皇上是絕對忠誠的。
張五哥沒有想到,康熙帝就要真話
藉此,張五哥他向康熙帝求情了!
康熙帝感覺到張五哥的幼稚與真情,更感到今天聽到的不易。
張五哥幹了一件大事,膽大包天!
康熙帝心痛兒子,借張五哥的話,又送張五哥一個好大的人情。
這真是一個天大的面子,小小的張五哥哪裡懂得帝王心術。
這真是讓張五哥措手不及。
張五哥激動了!康熙帝竟然答應了

這就是帝王心術,就是康熙帝高興以後做了讓你想不到的事情,讓你驚訝之餘還有驚魂未定。

老皇帝的心不是哪一個人能猜得出來的!
(以上圖片來自影視資料)

請關注《邸曉居MBA侃歷史》歡迎網友們一起互動、評論、留言必回覆!


日堯居k古史


因為康熙感覺遇到到了一個知音,一位能客觀評價十三皇子的人,要知道康熙囚禁十三爺是有苦衷的,當時康熙已經知道有人模仿太子筆跡調兵謀反,事發突然只能讓和太子在一起的老十三被鍋,理由是帶兵謀反的凌普曾是十三爺的部下,結果十三爺不服反說凌普還是皇阿瑪的臣子,讓康熙有些下不了臺,強行讓侍衛帶走十三爺!


十三爺雖被囚禁但有圖裡深和隆科多的照顧,日子過的十分舒坦,居然還能入洞房過蜜月!而康熙也十分惦記十三阿哥,正想找個理由把十三阿哥放出來,碰巧張五哥說出十三阿哥的好,說到康熙的心窩裡了,於是就賞了張五哥一個願望,而張五哥也深記十三阿哥的恩情,於是想康熙請求放了十三爺,康熙其實早就知道張五哥心裡的想法,於是恩准張五哥的請求,賞給張五哥一個天大的願望——放了十三阿哥胤祥!

這就是康熙的帝王心術,其實康熙早就想放了十三阿哥,但沒有太好的理由,但康熙知道胤祥是張五哥的救命恩人,而張五哥會為了感激十三爺的救命之恩,肯定會懇求康熙饒過十三阿哥的,只不過張五哥向康熙說真話的過程中,不禁意間透露出選擇太子的標準:十三爺為人太直,又不會轉彎,又容易輕信別人,所以他人雖好,卻當不好太子!而這就話反過來意思就是:人直,會變通,意志堅強不輕信別人!


那老辣的康熙心裡一想:皇子中“人直”的有四阿哥、十三阿哥、十四阿哥;“會變通”的有四阿哥,八阿哥,老十四阿哥,“堅強意志不輕信別人”的有四阿哥,這不就是說四阿哥胤禛就是太子人選嗎?最後在想想看康熙對張廷玉說過:“我給你們找了一位堅剛不可奪其志的主子”,說的也就是四阿哥胤禛!


很可能是康熙從張五哥的對話中找到選擇太子的標準和人選了,所以連說三個好!賞給張五哥一個天大的願望放了十三阿哥胤祥。

張五哥對十三爺不能當太子的看法,這算不算是選太子的民意呢?這可比八爺黨身邊的那個道士提出的“八大王,八王大”高明多了!


看歷史說古今


一是張五哥說十三爺忠厚,嫉惡如仇。這與康熙對胤祥評價一致,“十三阿哥,吾家拼命十三郎”。十三爺人品沒問題,就是以前懷疑胤祥幫助二阿哥調兵事也冰釋了。

二是張五哥說十三爺太忠厚,眼裡揉不得沙子。康熙認為九子奪嫡中沒有十三爺,或說十三爺充其量也是個影子,沒有野心,權欲不強。康熙帝心理少了一個需要考慮權衡的因素。

三是張五哥說十三爺忠厚任俠,康熙帝考慮可以培養十三爺為一個賢王,輔佐下一任皇帝,不至使下任皇帝過於孤立無助。

四是張五哥好評十三爺,康熙帝心中認為十三爺帶過兵,有一定韜略,就是被圈禁,還是有一批忠實軍官跟隨,以後對於皇權更替時穩定朝局有重大作用。

普普通通一段對話,康熙心裡轉了這麼多小九九,張五哥是不清楚了,也不需要清楚,朕就取敢說實話這一條,心裡別提多高興了。當場就賞了張五哥一個天大的面子(親拿玉佩放出十三爺)。

後來事也證明了康熙的謀劃時正確的,只能說康熙的帝王心術真是爐火純青了。


倔強的磚頭123


這段對話在劇中康熙皇帝自己就有解讀,他當場狠狠的表揚了張五哥。他講因為張五哥與皇帝說了實話、說了真心話,不說假話。但在現實中,這一點太難了!實話實說的背後也都是心機。

沒有哪一個皇帝,不想把國家治理好。但這件事很難。因為作為領導人,每天都要聽到來自下屬的報告。但哪些是真實的,哪些有水分,就需要辨別能力了。畢竟除了開國皇帝,除了那些經過激烈競爭才繼位的皇子,錦衣玉食能力平庸的皇帝太多了。每個人都願意聽好話、吉祥話、奉承話,對於負面的,哪怕是很溫和的語言,大多人從內心還是拒絕的。特別是還有一些阿諛奉承的小人們,一味唱讚歌,混淆視聽。君主們漸漸迷失了自我,覺得那些講真話的臣下是駭人聽聞、小題大做。



還有一些偉大的帝王,在位久了,面對自己的成績,也會飄飄然了。而忽略了學習,忽略了睜眼看世界,活在自高自大自我正確的邏輯中。恰恰這個階段是昏庸的開始,也是一個王朝走向沒落的伏筆。

伴君如伴虎,電視劇《雍正王朝》中,如張五哥、圖裡琛對康熙、雍正都是忠心耿耿的,但兩人也各有處事的技巧。張五哥說真話,也是一種表演。圖裡琛裝傻,也是一種策略。圖裡琛意外瞭解了八阿哥誘供肖國興的事情,讓肖供出來太子。回來如實向康熙彙報,老皇帝說“其心可誅”。明明是說老八,但圖裡琛接話說去殺了肖國興……


幾葦渡




因為張五哥這個人,是被康熙爺從冤獄囚犯被調到御前聽用。原因很簡單,張五哥沒有任何背景和後臺,底子“乾淨”,而且張五哥又是底層樸素的農民出生,沒有腹黑的政治心機。

當康熙爺問起十三阿哥如何時,他不需要考慮很多,只要把自己心中所想的說出來就行,而且這種人說的話一定是真話,康熙爺最想聽到的就是真話。

他說,十三阿哥是不適合做太子,因為他心太直,不轉彎,太輕信別人,這要是以後當了皇帝,很容易犯大錯的,康熙爺聽出了他說的意思,心直,會轉彎,不輕信人,那就是四阿哥了。

最後還賣給張五哥一個天大人情,讓他把十三阿哥從理藩院接出來。


希望我的回答能解決你的問題,,,頭條號(內涵小站)


對視影音


因為十三爺俠肝義膽,義薄雲天,嫉惡如仇是個大大的好人。但是他這種眼睛裡容不得沙子的耿直,缺乏作皇帝所需的隱忍、狠毒以及腹黑,所以當不了好皇帝。

張五哥的命是十三爺救的,妹妹又跟他有一腿——以康熙的精明與耳目,別以為這事能瞞得了他——絕大多數人都會趁機進幾句好話,以期自己的人能登上皇位,自己好跟著飛黃騰達。但張五哥沒有,說明他:

一,有眼光,大事不糊塗。

二,有大局觀,不以私情壞國家大事。

三,有什麼說什麼,對康熙忠誠。

所以,康熙非常高興,感覺自己沒挑錯人。他破格提拔張五哥為御前侍衛,其實是為雍正登基埋下一顆棋子——那時他已經看不上太子的爛泥扶不上牆,跟八爺的陰險歹毒。康熙駕崩那晚,如果不是張五哥拿出金牌令箭,赦出十三爺,讓他去豐臺殺了程文運奪得兵權,包圍暢春園;鹿死誰手還不一定呢。

康熙一看這小夥要忠有忠,要謀要謀,可以重點培養,連金牌令箭這樣的大事都託付給他了。

張五哥其實是個非常聰明的人。

十三爺死了之後,放著連總督、巡撫都要巴結的御前侍衛不作,非要給十三爺守靈去。一方面因為感情,另一方面恐怕是因為,雍正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整頓旗務,幾乎得罪了全天下的官僚。甚至引發了他們,結黨上書與調兵逼宮兩個大動作。而張五哥是雍正即位的大功臣,又是雍正鐵桿十三爺的心腹大舅子。雍正活著還有人護著他,等雍正死了,肯定要有不少人整張五哥洩憤了。

現在十三爺死了,雍正眼看不行了,抓緊找個機會,遠離政治漩渦,獨善其身。

有眼光有魄力,非大智大勇不能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